北美故事(二)

在美国,忙忙碌碌地求生存,谋发展,我虽一直想写些什么记下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可还真不曾想过要写成一本书。但经过9。11事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美国人远不如中国人关注奥运 沈敏特   奥运会落下帷幕之后不久,我接到陈思进的电子邮件。他告诉我,美国人对於 奥运会的关注远不如中国人,包括在美国的中国人,那么强烈。   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在中国的收视率特高,尤其是有中国运动员的赛事。而在 美国与平时体育节目的收视率差别不大。这与时差有点关系,在雅典的比赛时间恰 是 美国的深夜到黎明;看来一些美国人的想法是自己的睡眠比赛事重要,不大愿意 牺牲睡眠去观看比赛;再加上在美国,奥运会转播由NBC一家买下,通过一个需要付 费 的有线台播出,很多家庭不曾开通这个频道,因而看的人更少;但这些因素并不 影 响中国观众的收视兴趣;熬夜或是半夜里爬起来的人多得是。那些天上班打哈欠 的原因几乎完全一样:半夜看比赛。   为了奥运会,中国的报纸几乎家家设专版、专刊、增刊,而在美国除了那位发 出要包揽全部游泳金牌豪言的奇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有专版之外,其他奥运会的 报导与平时体育报导几乎一样。   是美国人不重视体育吗?不是!美国人重视体育的观念与做法有自己的特点。 他们的体育观念是:建设全民体育国家。体现这个观念的做法是:体育成为教育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成为居民社区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贯串在从幼儿教 育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又渗透在居民社区的全方位。在学校和社区,免费使用的 场地和设施,如篮球场、网球场、田径运动场、游泳池,到处可见。美国没有官方 的体育行政机构,去选拔和特训运动员,只是给普通居民提供更多参加运动的空间 和机会;而奥运会的运动员从全民体育的网络中涌现出来、推举出来。在这里,全 民健身的体育活动成了竞技体育的强大的基础。   很有意思的是,那些有体育天赋的人,常常首先是自我发现、自我培养,自己 花钱请社区的教练来训练自已?据说,每小时25美元左右,是一般工薪族能够承受的。 然后通过参加比赛,在竞争中用优异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如果成绩突出,就到 奥运会上去比试比试。我估计他们大概没有等待“伯乐”来发现来赏识的心理;一 切依靠自己的争取和奋斗。   由於广泛的参与,体育的神秘色彩淡化了,人们不再雾里看花,不再把体坛当 作神坛;体育日常化、平常化了。胜了,获得冠军了,固然快乐以至於激动,也不 妨热泪盈眶,但也不见得有多么了不起,仿佛关乎国家的兴亡盛衰。  因此,输 了也不会有仿佛天要塌下来的压力。对中国女足失利而向国人道歉,他们是打死也 搞不懂的。参加体育活动已如一日三餐那么平常,谁会因为今天多吃了一点,就认 为这是国家强大的标帜;今天胃口不好少吃了一点,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   在体育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心态和观念,倒是真正值得深思的! 注:本文部分情节摘自《闯荡北美》(陈思进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30日出版) (沈敏特,中国作家、评论家、教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制作中心创作室主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