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散见于国内多家报刊的《粟裕授衔的真相》一文提到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的故事。
我认为粟裕“二让司令”有根有据,无须赘述,但让元帅之事未必是真。
据我所知,“毛泽东是要给粟裕授元帅的,是粟裕高风亮节,自己不要,把元帅让了”这种说法出自邸延生的报告文学《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新华出版社,2000年),只是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一家之言,而且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时间和场合,毕竟授衔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众所周知,中央军委正式下发《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的时间是1955年的春天,但授衔的事在军队和国家的高层酝酿已久。中央军委发出指示的时候,挑头的罗荣桓(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长)已带领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事实上,完全可以这么说,元帅的人选在1954年9月28日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时就确定了。
我们看一下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军委沿革: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0月19日任命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1年11月5日增补林彪、高岗为副主席;
1954年春,高岗倒台。1954年6月19日增补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副主席。
可以说1955年的十大元帅就在上述的副主席名单中了!
随后于1954年9月28日成立新的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任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军委委员,黄克诚任秘书长,彭德怀主持日常工作。
按照我国的军官服役条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人是应该授军衔的,实际上在最初的方案中,毛泽东为大元帅,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授元帅。
而毛、周、刘、邓确实主动让掉了大元帅、元帅军衔。
粟裕并不在新军委领导中,而且论资历远比不上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的任何一个人(这十人中除罗荣桓外均是1945年“七大”期间当选的军委委员)。另外,这十大元帅授衔时都是中共中央委员,朱德、彭德怀、林彪更是政治局委员,而粟裕授衔时只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我们可以做进一步比较,当时和粟裕一同授衔大将的人中,张云逸和黄克诚是中共中央委员。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张云逸在华东方面的军职绝大部分时间高于粟裕:叶挺任新四军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张云逸任副军长;华野成立,张云逸又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
另外,拟议中的大将名单中原来还有谭震林、李先念、张鼎丞、邓子恢(当然这四人因为已经在地方工作,最后让出了大将军衔),他们当时都是中共中央委员,历史上的军职不低于粟裕,比如说1945年粟裕一让司令员让的就是张鼎丞,而且是张鼎丞让司令在前,粟裕让司令在后,毕竟张鼎丞原来就是粟裕的首长。
简而言之,1945年粟裕一让司令员让的是张鼎丞,1948年二让司令员让的是陈毅。可1955年的十大元帅哪个是粟裕让的?十个里面谁要粟裕让?
另外,从授衔当天陈帅、叶帅的对话就可知道粟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元帅。
因此,我们应该慎言粟裕让帅。
当然,慎言粟裕让帅,并不是要否认粟裕的丰功伟绩,而是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