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陈毅粟裕的分歧之一
在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中,粟裕中箭落马, 而且在事后, 粟裕的战功竟然被当作错误被大批特批。粟裕转中写到1958年原华东军区和野战军的主要负责人,在苏中有的县提及“粟裕”和“七战七捷”的信件上正式批示:“这并不好,也无必要”。从此粟裕指挥的毛泽东高度评价过的“七战七捷”在苏中大地也不敢提了。 谁是原华东军区和野战军的主要负责人呢? 华东军区主要领导人是陈、饶、张,华东野战军主要领导人是陈、粟、谭。那么华东军区和野战军主要领导人只能是指陈。
实际上, 七战七捷是第一次打败美式装备的敌军。 不仅受到中央军委的大力表扬, 而且是作为榜样推广, 被林彪称之为“神仙仗”的。
当七战七捷传到延安时,朱德、彭德怀在刘少奇的住所一起庆祝这一胜利。 朱德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他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 延安总部发言人8月29日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我粟裕将军所部在广大民兵配合之下保卫苏中,自7月13日至8月27日七战七捷,这一事件对于今后的战局的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 我中原大军之突围胜利,及苏中保卫战胜利,已奠定解放区军民之胜利信心”。
毛泽东无比兴奋地向全军推荐粟裕和他的战法,称"苏中战役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的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但是就在七战七捷的时候,陈毅粟裕在一系列的问题上有了分歧。 首先在中央(1946年6月11日的电报)决定要外线作战,敌进我进,攻其敌后时, 粟裕表示要采取内线作战的方式。并且早在1946年5月31日,粟裕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曾山联名发电给陈毅和中央军委,提出内线作战,而且粟裕首次提出向陈毅要兵, 让陈毅配合粟裕。
陈毅在接到中央的电报后,于6月12日发出致华中分局并告中共中央的电报,表示“中央巳真(即6月11日)电悉。请分局根据此方针执行”。而且陈毅明显的不赞同粟裕的看法,认为有优先淮南,保卫(津浦)路东, 执行中央的指示, 而且拒绝给以兵援。 粟裕却坚持认为在苏中作战比在淮南作战更为有利。 在兵力使用上,应当集中于主要作战方向。为此建议将五旅调至高邮附近,首先集中兵力于苏中方向。待苏中作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再适时将主力西移,以挽回淮南一时之损失。
陈毅于6月18日和19日先后发出给华中野战军的复电,表示“一般同意粟所提主力集结使用原则”,但是坚持将五旅调往淮南。对于敌情的判断,认为我们对“顽之进攻情况素不明了”,敌人“目前先进攻天长可能性大”。在作战部署上,主张“让敌先动,放开两手,让敌深入,然后择一路歼灭之,再逐次横扫。作战方案不可预先肯定”。
6月26日陈毅在接到中央的电报后即电令华中野战军主力西进淮南,执行津浦路蚌浦段作战任务,首先“集中陶(勇)、王(必成)两纵、五旅及谢(祥军)纵在六台、天长之间整训”。
对此,粟裕有不同的看法。粟裕说:“仗是非打不可的,南边走得脱,北边也走不脱。苏中是我们的老根据地,地形复杂,物产丰富,群众基础好,有苏皖、鲁南、豫皖、中原各方策应,条件是很好的。要打就在这里打。”6月27日,粟裕发电报给中央军委、陈毅军长和华中军区,提出了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的建议。但是6月30日,陈毅给军委并告华中野战军的电报说:“我们认为七月间非打不可,则王陶纵队应立即西开,保证于七月十五日到七月二十日前后能按时发起战斗”。陈毅对于粟裕的意见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还是坚持中央的战略方针。
后来中央再考虑了粟裕的意见后,逐渐倾向于内线作战方针。7月4日,中央军委毅然决定先在内线作战,指出:“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这个决定,实际上批准了华中军区的建议。
随后粟裕取得了宣(家堡)秦(兴)之战的胜利,这是苏中战役的第一仗
随着形势的发展, 粟裕感觉到兵力不够,要大量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需要增兵。 因此于7月25日向华中军区、陈毅军长、中共中央报告:“我们经十天或半个月之休整与兵源及干部补充,尚可再战。但以当面尚有顽十师(旅)之众,而我们仅能集中三万五千人(官兵在内)之野战军于一个突击方向,于短时期中恐难使战局打开更大局面。现目前我淮南部队形势,很难保住天长与盱眙。果若如此,则淮南仅以少数坚持即可。故建议在淮北战役尚未大打时,仍将五旅调至苏中参战,比留淮南更为有效。如何?盼考虑。”
但是这个时候的陈毅还在执行外线出击的作战计划,已率领山东野战军主力从鲁南到达淮北。接到粟裕的电报后,陈毅于7月27日复电,提出:“淮南五旅不改东调仍留淮南,粟部亦宜逐渐向西转移”。7月28日,再次强调,“五旅不宜东调,因津浦线是主战线已苦兵力不足”。
粟裕接到陈毅的复示,认为有必要向中共中央、陈毅军长、华中军区陈述自己的意见,再次提出五旅东调、集中兵力歼敌的建议,同时对“只有全面大打才能制服蒋分区蚕食的狡计”的论断表明自己的看法。他说:“我各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应互相配合外,在战役上似不应要求一定之配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而在单独作战,以自己力量解决当面敌人,否则会影响到另一战略区之机动。依目前华中兵力,实无法组成两个野战军。现天长、盱眙既失,五旅等部留在淮南已无大作用。因此建议将淮南主力大部东移苏中参战。只要苏中局面打开,则淮南形势亦可能逐渐改善,而后我再以主力西移,则淮南局面亦可能打开。”
两个人的不同意见已经呈与中央军委面前。对此,8月2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粟裕并告和华中军区的电报,询问:“一个月内在苏中再歼敌两个旅有可能否?如你们能在八月内歼敌两个旅,南线情况即将改观,那时粟可率主力转至淮南作战” 8月5日,粟裕答复中央军委8月2日电报的询问,第三次建议五旅到苏中参战,集中兵力在苏中大量歼敌。在战争年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下级向上级提建议,同样的内容,只允许提出3次。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了。因此,粟裕采取十分郑重的态度,使用了“斗胆直陈”的措辞。现有资料表明,解放战争期间的电报中,这是他第一次使用这样的措词。
8月6日和7日,毛泽东先后为中央军委起草两份电报:一份电报给陈毅,说“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主力西调为有利。因粟部西调过早,一则苏中人心不顺;二则敌军亦将早日西调。如西面仗打不好,怨言必多,故不如让粟部在苏中再打一仗(不论胜负)然后西调,各方皆无话说”
此时,苏中出现有利战机;粟裕急电报告“歼敌良机已到”,“如以五旅加入苏中作战,则苏中战局很可能于最近有新的开展”。中央军委指示“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 这个指示表明,中央军委已经确认苏中为主要作战方向,并接受了粟裕的建议。
最后陈毅终于在8月8日复电,“同意以一、六师、七纵及五旅集中东(台)海(安)间待机歼敌”
事后的战事的发展却充分证明了粟裕的战略眼光是对的。陈毅既不同意粟裕的看法,也不给以兵力的增援。最后,在中央军委的干预下,五旅终于配给粟裕,得以尝到胜利的滋味。
随着粟裕的“七战七捷”的结束, 彻底证明了粟裕的正确的战略思想,但是粟裕和陈毅的关系是否因此而受到影响, 则是人见仁智了。 不过, 1958年后的批倒批臭“七战七捷”却还是说明了点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