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札记 5:暖席备问泸西令
唠唠叨叨地说了云南的一些事情,小牛不免觉得有些烦人,耐心也像冰箱里的黄油,一天比一天消瘦了。今天就不再以时间按部就班,先说说7-8世纪南诏和唐朝的逸事,我主要讲郑回。
8世纪的南诏,强盛无比, 几次打败了大唐的军队, 甚至让20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将淹死,真是太牛了。由于南诏的强盛,导致西川, 也就是四川的西部和南部成为南诏的菜园子,想进就进, 想出就出, 想什么时候进出就什么时候进出。 有点夸张,大致也不差。
公元756年,也就是唐肃宗至德元年, 南诏攻西川,附录了当时任泸西令的郑回。泸西, 大致是今天四川西昌的邛海。郑回被俘虏了之后,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在云南历史上留下了漂亮的一笔。
郑回何许人也?
旧唐书说:郑回者,本相州人, 天宝中举明经,授 州泸西县令。 州陷,为所俘。 阁罗凤以回有儒学, 更名为蛮利,甚爱重之,命教凤加(人加)异。及异牟寻立,又命教其子寻阁劝。 回久为蛮师, 凡授学, 虽牟寻,阁劝, 回得挞,故牟寻以下皆严惮之。 蛮谓相为清平官,凡置六人。 牟寻以为清平官, 事皆咨之,秉政用事。 余清平官五人, 事回卑谨, 或有过,回则挞之。 回尝言于异牟寻曰:‘自昔南诏尝款附中国,中国尚礼义, 以惠养为物, 无所求取。近弃蕃归唐,无远戍之劳, 重税之困, 利莫大焉。’ 异牟寻善其言,谋内附者十余年。
郑回见佐时, 多所指导,故佐时探得其情, 乃请异牟寻斩土蕃使者, 以示归唐。
几个人名解释一下。 阁罗凤者,南诏国王。凤加异者, 阁罗凤之子。 异牟寻者, 凤之子。 寻阁劝者,异牟寻之子。佐,指崔佐,唐使,大约792年到南诏,寻求与南诏重盟旧约, 对付土蕃。
回到郑回。他在天宝年间中了明经, 当了县令,旋即被俘虏。到了南诏,因为文学出众,被南诏王阁罗凤聘请为太子太傅,教太子读书, 可谓隆遇。后来又连任几个太子的老师, 可谓不世之恩。 陈寅恪的祖父也不过两任帝师,教出了两个糊涂虫。 郑回教的可比他强得多。
太子少保,太子太傅, 这些其实只是荣誉地位,没有多大实权。郑回不仅是帝师, 也是国师。南诏 朝廷有清平官六位,清平官相当于宰相,简单地比较。 郑回是排名第一的宰相,而且生气了还可以打其他的宰相。 打宰相也没什么了不得的, 郑回连太子都打过, 胆子真大, 小牛推测不仅吃了豹子胆,老虎的胆也吃了。当时,云南境内的老虎很多。南诏王世常用虎皮,后来就慢慢没有了,绝迹了,郑回想必对此也有贡献。 多余加一句, 老虎在南诏的语言中叫做波罗。
郑回长寿。公元808年,白居易代替唐宪宗起草了“与南诏清平官书”, 其中提到了蛮利。也就是郑回。如果唐室确信他还活着话,郑回在南诏生活了52年。所以郑回应该很年轻的时候就中了明经,了不起啊。那时的科举,不容易。
郑回在南诏朝廷很有发言权,8世纪末南诏和唐朝重新结盟,有他的劝说之功。他对异牟寻说,吐蕃压榨南诏太狠, 南诏的军队在中亚替吐蕃打仗, 南诏还要提供其他物资,吐蕃的军队还在铁桥(世界上第一个悬桥)虎视眈眈。比照以前唐朝对南诏的好处,南诏和吐蕃的联盟亏到家了。不如重新和唐朝和好。但是,唐朝也努力争取南诏的盟约,主动向南诏伸出橄榄枝。于是一拍即合。
郑回大致死于公元9世纪。他的家族后来也是南诏的大族。其七世孙郑买嗣,害死了南诏的婴儿皇帝, 结束了南诏,建立一个短暂的王朝, 曰大长和国。
我以南诏的故事, 写了一首诗,兹录于下:
铜鼓一声动长安 蛮人欢喜去云南
暖席备问泸西令 破镜重温隔世缘
杨花半落乌衣巷 韦编长系红毛番
一掬湖水一掬怨 几重雁影几重山
暖席备问泸西令 指的就是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