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辩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的出炉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差距一百年”的结论给作着 “强国梦”的人们一盆兜头冷水。难道我们真的只有按照作者们的说法妄自菲薄吗? GDP为基础的计算是以接受国际垄断资本定价规则为基本假设的,为什么要让我们的 发展去遵守别人订下的规则呢?GDP层层增长的思路不过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我 们又有什么理由必须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呢? 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本源。其实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什么才是我们心目中的强国,怎样 按照自己的思路建成一个我们心目中的强国。我们知道,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 竞争基本上是尊从“丛林法则”,即弱肉强食、成王败寇。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下来,发展下去的才能算强国。那么在这种环境中的“强”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呢?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较强的打击能力和抗打击能力。这两种能力又分布在经济、 政治、和军事三个方面。 军事能力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本能力。军事上的打击能力又可以分为战略(核)打 击力和战术(常规)打击力。战略打击力是可以衡量的,比如,多大距离内的敌国 可以被完全摧毁。战术打击力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衡量,比如,陆地国境线多大距 离内对敌人的摧毁能力,海岸线多大距离内对敌人的摧毁能力。中国的战略打击力 量足以摧毁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而陆地常规打击力也排在世界前列。海上打击力 略弱一些,但也具有上千公里的纵深打击力。按这些标准来看,中国是哪种意义上 的弱国呢?又比谁差一百年呢?当然,台湾问题的存在及倭寇积极干预的态势可能 要求我们具体同时毁灭美倭两国的能力,我们距这个目标的差距即使有也应该不会 太远。这也正是我们强国的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再来说军事上的抗打击能力。 抗打击能力是由国家的幅园、人口数量及其分布特征、民心士气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比如说,倭寇,几亿人口龟缩于几个面积不大的小岛,密度集中其抗打击能力就无 法与中国相比。在抗美援朝的立国之战中,我们靠着强大的民心士气,在硬实力较 弱的情况下,也表现了强大的打击力和抗打击力。 国际政治中的打击力和抗打击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对抗敌对国家或国家集团政治压 力的能力。由于冷战的历史原因,当今国际政治的基本局面仍然是美国一超独霸。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美国近年来的霸权主义行径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抵 制和愤怒。美欧之间分歧渐增,伊斯兰世界对美国的仇恨增长,这些都在逐步地削 弱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打击能力。而我们中国早期有毛泽东时代支援第三世界国家 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近期有韬光养晦、与邻为伴、及上海合作组织的具体作 为,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政治中虽然甚少使用政治打击力但抗打击能力 则是不容置疑的。欧盟对华军售的解禁与其说有多大的军事意义不如说更大的是政 治意义因为它标志着美国对中国政治打击力的大幅度下降。一个国家政治上抗打击 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有着较长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历史,这使我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但我们也必须看到, 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的增大、贪污腐败的猖獗、地区割据势力的出现正在逐步 削弱我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降低我们的民心士气。要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就必须从制度、法律等方面避免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出现和漫延。 “经济制裁”这个霸权主义者津津乐道的东西就是经济打击力和抗打击力较量的例 子。国家A的经济体系对国家B有依赖性就构成了国家B对国家A的经济打击力。这个 打击力的大小是由这种依赖性的结构和程度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对 外贸易有了迅猛的发展。这一方面提高了我们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是某种形式 的经济打击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也增大了敌人对我们 的经济打击力)。我国经济抗打击能力的弱点主要是:1)对敌对的美倭两国的市场 依赖性和一定程度的技术依赖性,2)庞大的美元(日元)外汇储备,3)庞大的进 口石油依赖性。这些弱点都是我们在强国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讲, 还是应该逐步降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毕竟我们强国的目的是增加自己 国民的物资消费水平和财富拥有量,而不是为人作嫁,为别人提供廉价消费品。调 整经济结构,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率,增强技术开发能力等有利 於提高经济抗打击力的措施才是强国的正道。 从理论上讲,当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完全平衡时,该国货币对标准结算货币的汇率 可以是任意值。这就是GDP崇拜的理论谬误。GDP崇拜的危险性不在于其结论的荒谬 性,而在于其结论可能把我们引导到错误的发展道路上去。只有彻底抛弃以美元结 算体系为基础的所谓“强国”(“现代化”)标准(GDP也好,GDI也好),按照国家民 族生存和发展的实质需要去制定强国的标准,才能彻底消除洋奴买办思维,按照 “拿来主义”,选择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人的强国梦是一定能实现的。 渔樵闲话 20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