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之578 --- 中印消费群体崛起推动革新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摘自9月2日美国《新闻周刊》

  中国轿车市场规模今年预计为300万辆,排名世界第三。中国现在是手机用户
最多的国家,用户数已达到3.5亿,预计2009年将接近6亿;两年后,中国接
入宽带的住户数量将超过美国。人们或许不太注意,印度消费市场像中国5年前一样
,处于爆炸增长阶段。自2000年以来,印度手机用户已从560万人增加到55
00万人。

  另外,中印消费者和企业需要最新技术和产品。研究表明,两国年轻人时下的态
度和追求犹如几十年前的美国年轻人。营销企业格雷全球集团对中印两国上千名年轻
人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年轻人乐观面对未来,相信成功在自己手中,认为拥有高品
质的商品是一种地位象征。

  格雷集团北京办事处执行董事乔希·李说,在中国,年轻人每隔3个月换一部高
端手机的做法相当流行,因为旧款手机表明“你已经不前卫和新潮了”。这说明中印
两国将成为新一代多媒体产品、网络设备和无线网络服务的大实验场,在制定全球产
品标准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飞利浦公司主管半导体产品的副总裁莱昂·赫森预言,在电子产品方面,“我们
将看到几年后中国会从一个追随者变成潮流开创者”。

  尽管中印现在拥有巨大优势,但两国切不能自以为成为新兴“超级大国”是十拿
九稳的事。如今,中印只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只相当于日本的一半。两国必
须快速发展,才能为每年数以亿计的新加入劳动大军的人提供工作,确保更多的人不
会重新跌入贫困行列。

  两国除了必须面对环境显著恶化,如环绕在上海和孟买上空的烟雾,还要面对社
会纷争、战争和金融危机等现实风险。

  与此同时,随着工资上升幅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不少技术发达地区,廉价劳动
力的优势不可能永远保持。中印将经历许多个繁荣和萧条周期。无论中国还是印度,
都还没有塑造像三星、诺基亚或丰田那样的企业,无法集开发、制造和营销世界级产
品于一身。

  然而,两国已经挺过以往的危机,拥有巨大的潜力。在中国,真正的发展刚刚开
始波及人均年收入仅有354美元的8亿农民。

  印度的长期发展潜力可能更高一些。由于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可就业人口将
在2015年达到顶峰10亿人,然后持续减少,继而不得不为退休待遇有限的老年
人群体提供保障。印度19岁以下的人口现有将近5亿,生育率更高一些,到本世纪
中叶,印度人口预计将达到16亿,比中国多2.2亿。这可能成为动荡的根源,但
如果政府能够为民众提供教育和机会,那么,人口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优势

 

来源:经济参考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