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正是赏菊的最佳时节。若说百花丛中最喜之物,除了象征“百年好合”寓意、清新纯洁的白百合,便是这绽放于深秋、笑立于秋霜间的菊花了。
看到菊花便联想起了有关菊花的诗词。“一自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至今。”大观园才女林潇湘这两句诗,道出了菊花的命运:菊花栽培属我国最早的花卉之一,却是在彭泽先生之后,才出现大批的吟咏之作,佳篇盈什,不可胜计。骆宾王、杜甫、晚唐小李杜、陶渊明等历代文人均有传世名作,连那个鄙夷桃花的刘禹锡,也称颂菊花是“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认为“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可以说,咏菊诗章,从屈原的“夕餐秋菊之落英”到秋瑾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赏菊、咏菊、赞菊。而各个赏花者心境和情怀各异,菊花也以不同的芳姿呈现于笔下:或为淡泊洒脱的隐逸君子,或为清丽冷艳的巾帼英侠,或为失意落魄的文人学士,或为矫矫不群的伟岸使者……均将菊花作为谦谦君子、作为自己的化身来歌颂,借物抒怀,借物咏人。
有关菊花之诗词众多,对《红楼梦》和花卉痴爱至极的我,尤喜《红楼梦》中曹雪芹关于菊花的诗赋。曹雪芹先生为他笔下的大观园内的诗社所安排的最热闹的一次聚会,便是持螯赏菊之会,那宴会催生了十二首吟菊佳作,从“忆菊”开始,访、种、对、供、咏、画、问、簪、影、梦而至“残菊”,三秋妙景尽收其中,竟成菊谱了。曹老自己也认为这种“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的一虚一实写法,“前无古人,不落俗套”,“又新颖又大方”。诗成之后,又借红楼中诸才子佳人之口,彼此称赞不绝,李纨总结“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的确,曹雪芹若非作家而是诗人,仅凭这十二首菊花诗也可独步清代诗坛了。不过,在十二首菊花诗之中,我最欣赏林潇湘的“问菊”一首:“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充满理性的思索,远胜“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的纤细娇柔。
说到菊花之诗,又看到了窗前的花儿。 每日沉浸于文山书堆中,在文字中追逐人生的价值,放飞自己的思绪。工作闲暇间隙,凝眸笑视窗前的花儿,心里洋溢着一股幸福的温馨和深深的感动,看着眼前的花儿,片刻间被一片白、黄、绿着了底色,耳边回荡着一曲“明天会更好”的欢歌,思绪便飘了出去。心中再也没有白居易“独坐黄昏谁是伴”的感慨。
人常语,观朝霞,能领略到五彩斑斓、灿烂如霞的生命;观白云,能欣赏到卷舒自如、自由自在的曼妙姿态;观山峦,能体会到灵秀高拔、直耸云宵的气魄伟岸;观云海,能领悟到宽阔无边、缥缈朦胧的境界。面对绿竹时,能学习到竹之文静高雅、虚心进取、乐于奉献的美德;面对菊花,能学习到菊之笑迎风霜雨露的坚强品格;面对岸芷汀兰,能学习到人的品格芬芳幽远,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眼前这两盆秋菊,散发着淡淡的馨香,放于园中迎秋阳而绽放;置于室内独自成芬芳,能在岁末百花皆竭尽殚时盛开,不正象人在晚年节操弥坚,在逆境时迎难而上?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古人观万物皆可抒怀,而我们涉身世上,谁都会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
俯身嗅一把菊香,心里想到了“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的画境;和菊花默默对视,心中涌起了“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的心境;回首度过的人生岁月,心中升起了“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的感悟;举手执笔写赞扬菊花的文章,心中想起了“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流水皆文章”的诗句;回首曾经的挫折和苦痛,感谢生活的赐福,心中不再有“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的慨叹了。
又是一年菊花香,值此秋菊飘香的日子,望欣然小文能引出朋友们的诗文佳句,全当抛砖引玉之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