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登神的山? (推荐)

主啊!让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赐我以你的眼光把他们看待, 让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诸于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宽深的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前言

神的選民從五湖四海集結到神的聖山朝拜神。朝聖的路上,他們會歡欣快樂的唱歌,尤其要登上聖殿的山(耶路撒冷)途中他們充滿了雀躍的心,一心想進神的殿來朝見神,奉獻禮物。因此在《舊約聖經˙詩篇》中就有朝聖者的詩篇,不管選民是從北地加利利或鄰近的地中海地區來,他們都有這樣的心志,要親自瞻仰聖殿的華美,聆聽神的訓誨。

二、朝聖者的詩篇

我們來看兩個稍為相同的朝聖者的詩篇,它引出古代以色列民朝拜神的情形。一是在《舊約聖經˙詩篇》第15篇:「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詩十五1)這是修辭學上的「提問」,是特地的發問,而答案是自顯的、清楚的,不必回答,大家都知道;有時為加強語氣而重申他的重要性。之後就「回答」:「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他不以舌頭讒謗人,不惡待朋友,也不隨夥毀謗鄰里。他眼中藐視匪類,卻尊重那敬畏耶和華的人。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詩十五2~5)

我們若想住在神的聖山,行事為人、處世待人的原則,就須正直、公義、諏崱2灰陨囝^毀謗人,不虧待朋友。他眼中有正氣,不喜歡為非作歹的事;卻很尊重那敬畏神的人。有時為了神的緣故,即使遭受虧損也在所不惜。如果位居管理人的職務,他不放債收取利息,也不收受賄賂。舊約聖經有很鮮明的倫理教訓,通常是以人道主義為主,再來是以神的公義與慈愛作為選民行事為人的基本原則。假使選民的行為合乎上述標準,他才有資格住在神的聖山,見神的面。

另一篇在《舊約聖經˙詩篇》第24篇:「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他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詩廿四1、2),這節的主題,是頌讚神創造的偉大,因祂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詩篇中記載神創造的詩篇,例如第33、104篇等,皆是重要的篇章。

歌頌神的創造大能力後,就彼此對問。也許在路上大家用齊唱、合唱方式,一方面等待進入神的殿;一方面排解時間,表達歡樂的心情。或者在神的殿中有利未聖歌隊在吟唱著,用合唱或對唱的形式表達。有一個人會站出來用獨唱方式突出地唱著:「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祂的聖所?」(詩廿四3)另一個人會用對唱方式唱著:「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詩廿四4)這裡用手、用心,用人的誓言,來表白全然棄絕一切的不義、詭詐之決心。

後來詩篇作者根據他們的應對回答來作評論:「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義。」(詩廿四5)手潔心清的人,必蒙神賜福,讓神看為合宜的、正義的,神認為是好的,也就是神的國、神的義這方面的事。這些朝聖者是誰呢?詩篇說:「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面的雅各。」(詩廿四6)他們是尋求神的族類,是獨居的百姓,神所揀選、所立約的以色列民。他們理當到神面前,到神立為祂名下的聖殿來朝拜、奉獻、祭祀。

三、何時登神的山

摩西五經中規定(出廿三14~16),以色列民要一年三次,在重要的節期,來到神的聖殿,向神奉獻禮物。

1.除酵節

是緊跟著在前一天晚上的逾越節(正月14日的晚上),之後有一星期的除酵節,要吃無酵餅。舊的律法稱為亞筆月,等到選民從巴比倫被擄歸回後,亞筆月改稱尼散月,是猶太曆的正月,也就是中國陽曆三月中旬至四月初。這時期他們守第一個節期,是逾越節與除酵節,紀念神在逾越節的晚上,拯救他們出埃及大恩典的事蹟。

2.收割節

根據摩西的律法,從逾越節起算七個星期,七七四十九天的第二天,就是第五十天,是五旬節,也是收割節。要向神守節期,並獻上田間所種、勞碌得來初熟之物,感謝神的賞賜雨水,能有收成。

3.收藏節

到了第七個月,也就是中國陽曆九月。該月有三個重要的節期:七月1日是吹角節,是他們農曆的新年,代表一年復始。七月10日是贖罪日,大祭司要為萬民贖罪。七月15至21日,是收藏節,也稱為住棚節,是紀念神帶領他們出埃後,在曠野流蕩中,蒙受神的引領、保守。

在一年中的三個重要的節期,以色列民會往耶路撒冷去;但有些窮人無法如此勞頓、費財去聖殿守三次節,以後的律法師就規定,只要一年守節一次即可。

四、錫安山的特徵

他們來到耶路撒冷,這是政治、宗教的中心,是神親自揀選、立名的重要地方。詩篇記載:「卻揀選猶大支派──祂所喜愛的錫安山;蓋造祂的聖所,好像高峰,又像祂建立永存之地」(詩七八68、69,一三二13、14)。神揀選猶大支派,就是大衛的支派,在祂所喜愛的錫安山,蓋造祂的聖所,好像高峰,又像祂建立永存之地。

從世界宗教的現象來看,聖所通常有二個特徵,一是建在地的中央地帶(結五章列邦之「中」與結卅八12世界「中間」,均以「人之肚臍」指地之中心),另一是建在最高之處(賽二2~4)。以色列地是世界的中央,而且錫安山超越眾山。有這二個特點,加上神所喜愛的大衛王系,神說要在此地蓋造祂的聖所,立祂的名,而且祂要居住,在這地祂的名要彰顯為大,祂的訓誨、祂的教導,都要從此地流出;而且萬方各地的人要流歸聖城,來作禮拜,獻禮物,向神陡妫?I取神藉著祭司所給的律法上的知識,因此聖所是重要的地方,是大衛王朝所建立的政治中心,更是神立名的宗教中心。所以我們提到錫安山、聖殿山、耶路撒冷,它的意義就在此。

如果信徒心中有聖殿,他們的心思、眼光都掛在聖所這邊,他們的信仰是不會落空的,他們的心、行為完全跟神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敬虔人應有的表現。萬一有一天聖殿不幸被毀,他們會怎麼說?詩篇中記載以色列民被擄的哀歌:「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詩一三七3~6)一個男人不能失去有稚?记傻挠沂郑?虼宋胰敉?浬瘢??浡}殿,寧可不能養家過活,這是很大的決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愛,例如車子、房子等;但是神比這些更重要,我寧願有神,不要這些東西。如果我不把神看為最重要,我寧可舌頭貼於上膛,成為啞巴,不能說話。難怪古代的選民將聖殿朝拜看為很重要的事,從很多詩篇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心思。有人說我曾經求過耶和華真神,我仍要繼續尋求,目標是一生一世要住在神的殿中,瞻仰聖城的華美,在神的殿裡陡妗⑵砬螅ㄔ娯テ?)。這是古代的選民對神殿的密契,神也將這些人視為珍寶。

五、靠神勝過軟弱

行行重行行,萬水千山,靠神勇往直前,這是朝聖者的心境。他們從約旦河東登上800公尺的聖殿山,沿途時常遭遇艱苦阻擋,又因山路崎嶇、狹隘難以行走,有時會因肉體軟弱,腳酸腿軟,灰心喪志,不想繼續行走。但他們一轉念之間,心中思想:我這樣長途跋涉,為了什麼?是為了朝見神!我們信仰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得救,讓神面對面看著我們,豈可因中途的困難而放棄?因此重新燃起熱忱,乃要靠神得著力量。

詩篇描述:「靠?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他們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錫安朝見神。」(詩八四5~7)。神使艱難之地成為泉源之地;而不毛荒蕪的曠野之地,神會賜下雨水,使其福氣滿盈。

六、登神山的條件

以上是描述朝聖者的努力與心情。信仰之路就像登神的山之路,行走要倚靠神才有力量,必力上加力,各人才能到聖殿朝見神。為了達成朝見神的目標,神對人的信仰與生活是有要求的。例如安息日,我們知道這是神的聖日,心中要作好準備,不論在心靈、道德、陡娴确矫妫?駮??笪覀儽е?畏N心態來,我們心思行為是否合乎神的要求?所以詩篇中問道:誰能登上神的山?誰能進入神的殿?我們到神的面前要謹慎,心情要預備妥當,要心清手潔。

我們可以從朝聖者的詩篇學習一些道理,敬拜神應該有屬靈品德上的要求,如果不合乎神的公義與慈愛,而且生活上、行為上不被神看重,這樣的人就沒有資格登神的山,進入神的殿。心中依靠神,嚮往登神山的人有福氣了,因為他們急切地求見神,有饑渴慕義的心,神看重的就是這種心態。看我們是否饑渴,急需神的話語來滋潤。尊重神的話語,晝夜思想神的律法,在行為上,不跟從惡人的計郑?徽驹谧锶说牡缆飞希?蛔?谝C慢人的座位,這人便為有福(詩一1、2)!所以用「跟從」、「站立」、「坐下」,這些動作,表示我們人生的行蹤、舉止動作。

我們是屬聖的、屬靈的、屬真的,是屬天上真神的,與世俗、罪惡是有分別的,我們乃以朝聖者的心情來拜神。神說我是聖,你也要聖。有這樣的資格,加上我們急切需要神的眷顧與垂聽,這樣的人就會蒙神賜福。就像主耶穌在湖邊的山上,教導談論「福氣」一樣,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太五3、 6、8)

如果我們無心,或只有口頭上拜神,不像舊約時代神要求選民盡心、盡意、盡性、盡力愛主你的神(可十二30;申六4~9),那麼,我們的信仰只是表面而已。盡心是我們的情感,我們愛的是神,我們與神十分親密,如同父子關係一般;我們的心交給祂,全心的奉獻。盡意是我們的悟性、了解、意志、決定力。

我們說愛神要實踐出來,真心追求了解祂,用悟性真知道祂。盡性是本我靈魂的深處,內心真正愛神,不受外界影響。既然是真諓壑鳎?斎灰?钩鋈?砹α縼恚?褪且?M力愛主你的神。神所看能進神山登神殿的人,就是這些人,而我們就是這些人。雖然有時候無法完全做到,或做不到,但要努力靠主,心中有力量,就能完全做到。這是我們要進神山登神殿很好靈修的勉勵。

在詩篇中第120~134篇的上行之詩,是聖徒登上聖殿一級級的階梯時,或登上神的山坡路上所唱的詩歌。它們描寫神的聖城、神的恩典;我們在神的面前求平安、求興旺;我們為神出力、唱歌、撒種,流淚撒種,歡呼收割。上行詩中也複習神的保護與治理,如果沒有神看守我們的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一二七1)。如果沒有神保守我們,我們的勞碌就枉然、落空。

登神山的時候,朝聖者一直述說神的恩典,這是恩典數算之路。因此我們每日、每週崇拜神的時候,也要數算神的恩典。事無大小,你可以看到神的創造大地、自然宇宙,一花、一草、一石,都能體驗出神的創造。不論從大千寰宇或微沙寸心,皆能體驗出神真偉大,神是創造主。

詩篇作者有時會邀約讀者仰望夜空,思想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你就會想起詩篇第八篇所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詩八4)宇宙中,神創造地球讓我們居住,並且蒙神保守;人何等渺小,竟蒙神派遣管理萬物;我們會說話、思想、推理;我們會認識、頌讚神,會治理人生,這些都是神偉大的恩典。

我們除了思想神的創造,也想起神的救贖。舊約時代,神拯救以色列民出埃及,所以有了出埃及的傳統,有了律法的傳統。有摩西律法在西乃山的契約,才有今天的選民國度,才有律法與恩典。神的救贖是極偉大的,如果我們是以色列民,應不會忘記出埃及的大事。所以詩篇第105篇、106篇,以及95篇的一部分,稱為「歷史詩篇」,在述說神救他們出埃及、行曠野、進迦南的情形,因此以色列民沒有將他們的生活、崇拜,與神的救贖分別。

今天是新約時代,我們同樣唱聖詩,也讀詩篇。萬世以來,末世才顯現的天上各種屬靈福氣,在主耶穌裡成全了(弗一3~5)。今天我們能成為神國、神家的人,是因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偉大的救贖。所以我們來到神的殿,為要紀念神的聖日、事奉與靈修。我們不可脫離創造、救贖,與神合一的屬靈要求。因為我們已經登了神的山,進入神的殿,是神國的人。因此我們要一生不斷要求自己的行為,達到「心清手潔」的地步。

我們的「心」在哪裡?「正心」將心執中擺正;「找狻故且饽钫嬲;我們就可以「修身」,注重個人的修養;「齊家」就是家庭和睦、興旺。如此推展出去,社會、國家就可以「治國」進而「平天下」,這是神最基本的要求。

至少我們要從靈修開始,從心清做起。你的心在哪裡?你真的愛主嗎?你的心擺在神國神義上嗎?如果我們抓住這點,就能符合「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你的心在哪裡,你的目標就在那裡。眼睛、耳朵、手腳也就往那裡去。所以,有一顆愛神的心,是我們今天對神最基本的條件。

耶穌也特別強調:「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諏嵃莸k。」(約四24)我們要努力做到這點。其次,「手」代表我們舉止行動,生活為人,手不貪取,手不越分,手不壓制,手不行欺詐的事,這是蒙悅納的。

七、結論

聖經用彎曲、悖謬、邪惡、不信來形容世界的黑暗,然而今日信徒應該彼此勉勵,我們要作世界的光,不能與世人同流合污,我們要心清手潔。外界雖然惡臭、黑暗,但我們有基督的香氣,成為世界的光、世界的鹽。只要努力,就能實踐。有這樣的準備、精神與屬靈的品質,我們就能登神的山,進入神的殿,這是神要求的,我們也要勉勵自己達成。

從詩篇中,我們看到古聖徒愛主的心,以及實際的行動。從神的眼光與要求來看,我們要盡心、盡意、盡性、盡力愛主你的神,因為祂是我們獨一的救主,並賞賜恩典。我們的信仰需堅固紮實,不是形式的,而是用饑渴慕義、心清手潔的心,來見神的面,向祂求告,祂必悅納,這也是我們的本分。願每個人對神的道理與要求,都能深入了解並實踐。阿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