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象:4岁的儿子
所谓变魔术法,是我自己起的名字,为了吸引儿子的。实际上就是利用汉字的组合性进行拼字与拆字。
儿子大概3岁时学写字的,那时的儿子特别迷THOMAS的火车系列。有一天问我中文火车怎么写的。我也没在意,随手在他的小画板上写了“火车”两字,就去忙我的事了。不一会儿,儿子拿着画板来给我看他写的“火车”两字。“火”写对了,“车”字少了一横。当时我很惊讶,好好地表扬了他一番。之后,他总是问我一些字怎么写,我每次都写在他的画板上。真让我动了教他写字念头的,是有一天早上他拿着小画板给我看,还说:“妈妈,这就是你的黄字。”我当时真是又惊又喜,儿子如此爱学习,岂能不教他。于是,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教起儿子学中文。
教儿子学习,并没有按书而教,而是从儿子感兴趣的东西教起,这样儿子学起来就有动力了。当儿子学会一些字后我就想,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叫太慢了,为了方便教也为了他方便记,我说“小小,我们来变魔术吧!”儿子一听,就来劲儿了,这阶段的孩子以游戏为中心,一听游戏就高兴。所以有这年龄段孩子的父母们可以多开展些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各种东西。
那天,教他“木”字,先教会他“木”字的读音,(我没教拼音,怕把他弄糊涂了)然后一笔一画地写给他看,边写边念“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所以儿子现在知道一个字的笔画的读法,如“乙”,他知道是“横折弯勾”。写完,我就组词,“木头”,然后让他再想,组些有“木”字的词。这一步他也喜欢,会很认真地去想,有时候有些字不好组词,他就组了一个句子。接着告诉他,开始边魔术了,让他看清楚。我在“木”字的旁边加了一个“木”,就变成了另一个字,是“林”,树林的林,“林”字为什么有两个木呢,因为林子是由很多的树木组成的。然后,在“林”字上面再加个“木”,就变成了“森”字,“森林”就是有更多的大树木了,所以“森”字比“林”字又多一个“木”。这么一讲,儿子就高兴了。再告诉他“木”字加多一点,就是“术”,算术的“术”,在“木”字下面加一横,就是“本”,一本书的本。这时,儿子抢过笔,说:“我来变,我来变。”他在“木”字上面加了两点,说:“这是米字,米饭的米。”每次变魔术,不能变太多,太多了,就不好记了。若有些字,不能加笔画的,就减笔画。如“你”字,除了告诉他可以加“心”,还可以告诉他,少了单人旁,就是“尔”字,“尔”字少了上面的部分,就是”小“字。总之,中国汉字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总能想出法子来加加减减。
教儿子学习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添画法。可以说,这也是游戏的一种。比如,我先在画板上画一条小河,告诉他是“小河”,让他在画板上画样东西。他就在河边画了一棵树,到我了,我就在树下画了朵画,他在树旁画了桌子椅子,我就画几个汽球,他再画几个小人。这样,一幅画就画好了,“小朋友们在野外开PARTY”。有时候,儿子会越画越多,什么东西都加进去,画板都得满满的没空位了。画完画,我就让他把认识的字写出来,比如“小河”的“小”字,“人”字等,不认识,不会写的字,我就写出来教他念,因为是游戏,不要强调孩子非记得不可,让他有个印象就好了,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再仔细教。还有时侯,会通过画好的一幅画,让他讲个故事。
通过这样的学习,儿子知道了一些字的部首名称,笔画名称,会组词,会写字等。但有点不好的是,不按笔画顺序写字。儿子从小就是“画”字。我感觉他把一个字当成画,记住了“画”里有什么,在什么位置,然后“画”出来的。比如,他写“锐”字,你若看他写字,是不知道他要写什么字的,只有等他写完了,才会明白他写的是什么。有次一个朋友看他写完字,笑翻了。“锐”字,他先写“口”,再写“儿”再写两点,最后写“金”字旁,“金”字旁也不是按顺序来的。不过,对此,我也没有很严格地要求他,只是我写的时候,让他看着,边写边说,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因为是“画”的字,有些字看上去真有点书法的意味。
以上是我在教儿子学习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启示。
附:小小三岁多写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