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远去的亲人(1)-姥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早对姥姥的印象是从她跳忠字舞开始的. 当时我大概四, 五岁的样子. 那时候我家住在筒子楼里. 印象中好几次, 姥姥她们那样年纪的人聚在家委会的一间靠大门口的屋子里一起学跳舞. 我就坐在小板凳上看着, 居然学会了她们边跳边唱的那首歌而且到现在还记得. 姥姥们扭着8 字舞步唱到: 咱们老婆子六十三, 年龄虽大心不老, 下定决心学毛选, 字字句句记心间, 123215, 321215. 也是凭着这种革命热情, 大字不识一个的姥姥把<愚公移山>, <纪念白求恩>, 背得滚瓜烂熟. 每天晚上我已经躺下了, 她老人家就盘腿坐在我身边的床沿上, 戴着一副老花镜一字一句的刻苦功读. 遇上不会念的字还拿笔作上记号, 第二天等隔壁上学的大姐姐回来, 再去请教. 我认为毛主席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可以使忆万人民灵魂深处闹革命. 这是后来那一位领导人都做不到的. 不知那时的人们为什么那样傻. 每一个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带着疤痕. 无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都是悲剧的成份居多. 我的两个叔叔, 血缘上是亲哥倆但直到现在都老死不相往来. 我从没问过父亲原因, 想他也不甚清楚, 但我知道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原因. 都说一笑泯千仇, 但这思想上的隔阂也是很难泯得了的. 姥姥随着日子穿梭在她的两个北京的女儿家, 偶尔也到河北老家的另一个女儿家住住. 姥姥就这么默默地守着她的子孙们, 在千次万次的家务重复中渡着她的时光. 最使我终生遗憾的是错过了姥姥的忆苦思甜报告. 记得那时正赶上邢台地震, 楼前的小树林里还有地震棚. 棚子就成了报告的地点. 忆苦报告也不是我们这些小学生提出的. 是比我们高几年级的中学生们要请姥姥她们几个讲. 当时我家隔壁还有一个姥姥. 她旧时嫁人作小当了富农老婆. 两个报告人分别作了报告. 不记得为什么我要去上学在他们听姥姥做报告的时候. 等我赶到地震棚时, 姥姥的话音刚落. 我只看到她在擦眼泪. 后来我的一个要好的大朋友告诉我: 你姥姥真苦. 不象那个富农姥姥. 还说她要写作文就写我姥姥的忆苦思甜报告. 我那时只觉得她的阶级意识比我高. 自豪的她, 好象作报告的是她姥姥似的. 我从那次再没机会听姥姥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只短短续续听妈说起过: 姥姥二十九岁守寡, 含辛如苦把她们仔妹仨拉扯大. 姥姥终生不甘就是没有一个儿子. 她作为一个外性寡妇受尽了村里人的白眼. 我想这也是她进城以后很少回去的主要原因. 也难怪她对男孩子特别宠爱, 尤其是我家弟弟那更是当成她的心肝宝贝. 姥姥一辈子都是那样任劳任怨, 辛辛苦苦, 跟着我们这个并不富裕的家. 在我印象中姥姥很少得病, 身体最好. 没想到她老人家刚六十出头却突然得了子宫癌而且一发现就是晚期. 真是天不随人愿. 本想那样艰苦的日子都挺过来了. 往后生活越来越好了, 她老人家为什么就没有这个富气呢? 最后的半年姥姥执意要回老家也声言一定要土葬. 只可惜她病重时正赶上我将进行高考. 妈特意带弟弟回去看她. 不知姥姥弥留之际有何牵挂, 又有什么放心不下. 这么十多年一晃就过去了. 碌碌无为的忙着过生活也没好好想过我的逝去的姥姥大人. 人就是如此的奇怪, 在你欢乐的时候很难体会到痛苦. 既使想到了也找不到感觉. 可当你痛苦的时候, 整个世界都是悲伤, 既使要笑一笑也成了苦笑. 在欢乐离我越来越远的时候, 我正走入他们的世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