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浩气笔底雄风(风流人物之一)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胸  有  浩  气  笔  底  雄  风

    ——品读著名书画艺术家李铎先生

        没有认识李铎先生以前,先生于我是个谜。

        认识李铎先生以后,先生于我是本书。

        打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先生赏心悦目的字。

        先生的字,上溯秦篆魏碑汉隶唐楷,下追颜柳欧赵苏黄米蔡,兼及二王、旭素、王铎、傅山,广集博采,兼收并蓄,独树一帜,独秀成峰,在当今中国书坛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以魏隶入行,冶魏碑汉隶于一炉,集百家神韵于一身,既有魏碑的沉雄跌宕之气,又有汉隶的肃穆古拙之风。形成古拙沉雄、苍劲有力、雍容大气、舒展流畅的独特风格,于朴素中见秀美,于凝重中见端庄,于娟秀中见劲节,于飘逸中见沉稳,给人万千意象:

        伟岸如昆仑:横空出世,巍然屹立;崩崖截铁,卧鼎悬冰;大气磅礴,气贯长虹。

        壮美如江河: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波澜壮阔,一泻千里;势若奔雷,浴月吞天。

        浩气如苍松:雄健刚劲,干铁枝铜;蓬蓬勃勃,郁郁葱葱;英姿挺拔,昂首苍穹。

        高韵如寒梅:傲霜斗雪,笑傲群芳;老树新蕾,凌寒怒放;高雅坚贞,香气袭人。

        他的字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美。

        他的字被国内外数十家权威博物馆、纪念馆收藏。

        他的字在神州各地被制匾勒碑刻石,供今人欣赏,留后人瞻仰。

        他的扛鼎之作——兵家宝典《孙子兵法》碑拓,作为书法艺术的瑰宝载入史册。

        他的字多次应邀在日本、东南亚、港澳台展出,并广为流传到欧美、亚非、联合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极为广泛和深远,为弘扬华夏文化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走上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一次见到先生的字,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1976年十月,恶贯满盈的“四人帮”被永远钉立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是时,郭沫若老喜不自禁,填词一阙《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给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同年底,荣宝斋印制挂历,请人画了一幅《三打白骨精》的扇面,又请以擅长郭体而名满京城的李铎先生写上郭老的《水调歌头》词。挂历一经面世,立即风靡全国,李铎先生的名字也因之在神州大地不胫而走。被人誉为“郭体传人”、“郭沫若第二”。有诗赞曰:

铁画羲之骨,银钩郭老风。

妙笔为大众,诗书一炉青。

        自此,李铎以郭老书风独步中国书坛,无人出其右。

        从学生时代就对郭老书风情有独钟的我,此时自然十分心仪李铎,他成了我的书法偶像。那时,以我个人所好,我把他与舒同老、启功老,并称为中国书坛“三雄”。

        八十年代中期,在我开始漂流欧洲之前,我曾和中国画坛的一位前辈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在人们论及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书法史的时候,不能不论及李铎,他在这一时期,无疑是中国书坛的杰出代表,其影响之大、之广、之深、之远,是任何一位书家所不能比拟的。

        前辈却并不完全赞同我的观点,其理由是李铎固然是位优秀的书家,但他写的是郭体,不是自己的体。郭沫若作为雄视古今的一代文学巨匠,其书法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书坛的秉旗执旌者,不仅誉满华夏,而且在东南亚乃至国际上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影响波及几代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李铎以郭体书写的《满江红》词,影响虽然巨大,但那仍是郭老的余威所在。在一段时间内,与其说是人们奔李铎而去,倒不如说是奔郭体而去,人们仰慕的是郭老书风,还不是李铎的书艺。这一现象可以称之为“郭沫若效应”。李铎要想独树一帜、独秀成峰,必须摆脱郭体,必须要变。否则烛光在阳光下面,永远显示不出自身的光辉。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位书家以写像、写神、写绝别人的字体而名垂青史。李铎如果不变,必将被后来居上者超越。
前辈的话虽然刺耳,但说得确有道理,我无力反驳,况且这时确有几位书家锋头正健,大有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之势。

        “不过你放心,李铎肯定会变,而且正在变,不信,我们拭目以待。”前辈笑着说。

        九十年代后期,我从欧洲漂流回来,李铎正以其扛鼎之作——兵家宝典《孙子兵法》碑拓在中国书坛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看他的字,果然已无郭体影踪,卓然自成一家。此时,舒同老已作古人,按我个人所好,把李铎与启功、沈鹏、欧阳中石、刘炳森并称为中国书坛“五岳”。我再次找到那位前辈,重申了我的观点。这回,前辈表示赞同。

        我问前辈:当初你何以断定李铎一定会变?

        前辈笑道:以我对李铎的了解,他是个大智大勇者,以他的才情和学养,绝对不可能停留在郭体上。这位前辈就是不久前作古的中国画坛泰斗刘海粟大师的高足、泼墨牡丹大家李凌云先生。

        李凌云先生的判断没有错,李铎是个大智大勇的书家,他没有把郭体作为自己的艺术定位。他深知:华之外观者博浮誉于一时,质之中藏者得赏音于千古。放胆文章拚命酒,诗歌切忌随人后。随人作计,落人窠臼,不仅是诗家之大忌,也是书家之大忌。他以“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训,一个猛子扎进书法的海洋,潜入深水,采珠选玉,取精用弘。几年以后,他凭借体内的艺术元气浮出水面,在经历了“临立变创”的阵痛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修炼后,终于羽化成蝶。自开一格,自成一家,独秀于万象书坛;并以其卓越的成就,成为中国书坛的领袖之一,中国军旅书坛德高望重、众望所归、秉旗执旌的领军人物。

        与字一样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先生五彩缤纷的画。先生的画以前我没见过,不仅我没见过,连他的许多学生和朋友都没见过。其原因是先生秘而不宣、藏而不露。直到他举办《孙子兵法》碑拓展时,人们才一睹其画的风采。先生长袖善舞,画意雄强,老笔纷披,气宇轩昂。尤以苍松古藤、梅兰竹菊最为摄人心魄。诗言志,画寄情。先生以此表达了他的云松襟抱,古藤情怀,抒发了他与竹菊比洁、共梅兰齐芳的心志。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最喜欢先生的诗词。李铎先生是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词,以前见得不多,只是我在撰写《李铎传》时,才有幸系统地读到了他现存的200余首格律诗词和楹联。先生的诗词,或咏于戎马倥偬之际,或诵于杖策出行之旅,或题于友人字画之上,或写于序文信札之中。托物言志,寄事抒怀;笔随时代,寓意深邃;大气磅礴,壮阔豪放;精能古雅,挥洒万象。

婉约如林间小溪,低吟浅唱;

壮阔如龙吟虎啸,激越昂扬;

秀美如花舞风中,风情万种;

峻朗如荷立斜阳,丰姿绰约。

        启功大师盛赞李铎极富诗才,无失古律,其韵迭出。

        格律诗词,法度易守,神髓难摄,创新更难。除了要求严格的工仗、对偶、韵律以外,要在几十字、最多百余字的尺幅之中,一吐胸中逸气,展示丰富内涵,并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没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很难为之。处理不当,或被生冷手气所滞,或被狭隘胸襟所淤,给人以晦涩冷僻、呆滞刻板、生搬硬套、刻意雕琢的感觉。由此,从建国以后,格律诗词不被提倡。

        “文革”以后,随着国门的洞开,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在中国纷纷登陆,“朦胧诗”、“现代诗”成了诗坛的“主打”,就连自五四运动以来雄踞诗坛几十年的韵律诗也谙然淡出,退为其次。格律诗词更是无人问津,见到她犹如见到文物般地稀罕和珍贵,以致令有识之士发出了“救救诗词”的呼吁。

        使我极为敬佩的是,在格律诗词几被遗忘的今天,先生依然钟情于格律诗词,始终不渝地张扬着自己的艺术个性,在他雄风阔步前行的路上,留下了一串天地浩气日月歌。先生的诗词不仅使广大的文学爱好者看到了格律诗词的无穷魅力,而且为当前的文坛填补了一项空白。可以想见,《李铎诗词》的出版,必将播惠书林,甘饴后人。

        李铎先生的《论书断语》,是他的书法理论力作,堪称《书家宝典》。从学书诀窍到临立变创,从用笔用墨到谋篇布局,从书风书艺到文品人品,从书艺赏析到书源流脉,凡与学书有关的方方面面,无不一一论及。析微探幽,广征博引;纵横捭阖,议论风生;匠心独运,自出机杼;鞭辟入里,切中肯綮。更著词翰优美,妙语连珠,诚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满盘生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先生不仅在书艺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书论上也是“即从巴峡通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直入“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景地。

        遥想当年书生意气,风华正茂之时,我也喜舞文弄墨,然今至六旬,回首来路,文有所获,墨却无果。析其原因,文有“师之传道授业解惑”,而墨终因无师难于自通。笔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漂流海外,萍踪无定,居无常所,实在无有条件去静心修炼。然于文,虽无名师指点,却有《诗话》、《词话》、《文心雕龙》“诸师”相伴左右,日读一篇,日悟一得,日久天长,积思释疑。付诸实施,厚积薄发。九十年代客居莫斯科期间,我同时在《莫斯科晚报》、《龙报》上开设两个专栏,几年下来,结集《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俄罗斯采风》、《江南杂坛》三本。于墨,无毛笔可作硬笔书,然写到一定程度,便陷于自我的迷宫难以自拔,这时就极需有人指点。然环顾四周,人海茫茫,皆是金发碧眼,何处去寻师访师拜师?偶尔回国休假,兴致来时,买纸购墨,也是胡乱涂鸦而已。无奈平时不胖,补也难壮。如果那时能有先生的《论书断语》相伴,日读一篇,日悟一得,则我的人生可能大有改观。没准儿文也风流,墨也出彩,万象书坛,亦能秀之矣。

        如今,随着国门的洞开,像我这样经年漂流海外的人大有人在,其中不乏书法爱好者,但他们将比我幸运得多,携一本《论书断语》,走到哪,学到哪,再不会像我一样,以无言的结局而告终。

        李铎先生不仅是卓越的书画艺术家、书法理论家、优秀的诗人,而且还是成就卓著的书法教育家。多年来,他以弘扬国粹为宗旨,热心于书法的推广、普及和教育。他是中国书协顾问、中国书法函授大学的教授、北京市硬笔书法学会会长、北京兴华艺林书画院院长、众多书法组织的顾问,在军内外负有“学生三千众、桃李满天下”的美誉。先生执教,一丝不苟,要求甚严。他提倡“师承传统但不囿于传统,师承古人但不囿于古人”,“独辟蹊径、自开一格、自成风貌,雄强一路”;坚决反对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他提倡书风清正,字如其人,胸有浩气,笔底雄风;反对俗气、媚气、邪气和霸悍之气。在他循循善诱的教导下,许多学生脱颖而出,或成为书法名家,或成为书坛新秀,或成为教学骨干。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两周年举办的“李铎师生书法展”上,先生和他众弟子的书作,赢得了广大书法爱好者和海外侨胞、港澳台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李铎先生热心于公众事业,多年来,他先后向亚运工程、希望工程、扶贫助学工程、儿童基金会、妇女基金会、残疾人基金会、社会各界、驻外使领馆、国际友人、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无偿捐赠了数以万计的作品;向灾区人民、希望小学、家乡人民、母校、抗非典前线、海啸受灾国,捐赠了近百万元人民币,数千套被褥和衣服,以及大量的作品。他一次又一次地向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他的高风亮节,他的爱心义举,受到人民大众的高度赞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李铎待人,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肝胆相照。他深恶痛绝那种“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的小人嘴脸;“巧舌如簧、播弄是非;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流氓作风;“搞阴谋、玩手段、耍权术、设陷阱”的无耻行为。他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心里容不得半点污秽。

        先生身为名人名家,却从不张扬,始终保持低调。人们都说先生是“通天的人”,此话不假,他和许多国家领导人有所交往,结下很深的友谊。1995年他在军博举办《孙子兵法》碑拓展时,几乎在京的国家领导人都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国家领导人观看个人书展,这在建国以来还是首次,这不仅是中国书法界的盛事,更是先生的殊荣。然而他从不以此炫耀自己。“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便是先生的风骨。

        我这人有个怪癖,从不对人轻言“佩服”两字。这倒不是自命不凡、恃才傲物,也不是这些年漂流海外,见多了伟人、名人,便拿“村长不当干部”。而实在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使我佩服。别看有些“家”和“星”,表面上挺像回事,可实际上,恕我直言,实在是一般般。台上台下,字里字外,画里画外,完全判若两人。歌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实在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可也不是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能解释得了的。

        当我读完先生这本书,掩卷沉思,细细品味之后,我要由衷地说:佩服。先生之所以令我敬佩,在于他:

        执著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与竹菊比洁、共梅兰齐芳的心志;

        天地浩气日月歌的豪情;

        洒向人间皆是情的爱心;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泊;

        身在闹市、物我两忘的宁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高风;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亮节。

        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他是一个襟怀坦白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谦虚谨慎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如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所说的大写的人!

        佛家云:

        德者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

        仁者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

        贤者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佛家禅语,同样饱含辩证法。

        以此概括先生全貌,最为贴切不过。

 

2005年春节写于洛杉矶《菊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