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愿珍惜还拥有的爱

写也好,画也罢,多少年自己的一个梦. 走一路,寻一路,梦难成真, 好在怀里还揣着希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记忆中第一次见到妈妈那是我快七岁的时候,是在两天吵杂的火车和满是灰尘的汽车的颠簸后。记得爸爸指着一栋小楼的一角对我说‘我们到家了’。已经不记得那天看见妈妈的时候妈妈是怎样的表情,只记得那个家是灰色的,门边唯一的窗玻璃上有个主席头像和一个红色的忠字,以后的日子我就在那个连家具都是属于国家的的简陋的小家里住下了。


  从有记忆开始就不知道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子,童年里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我很少听到‘妈妈’这两个字,只知道我妈妈和爸爸还有个弟弟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住,听外婆说是妈妈生了弟弟以后就把我留在了外婆家。自从回到了妈妈身边后才知道妈妈是个老师,也知道了家里很穷,在那个年代,虽然爸妈都上班,为了养家糊口和给祖父母们寄一点钱,还是要一分分的计算着过日子。不记得曾被妈妈拥抱过,在我的记忆里也不曾有过母女之间的那种卿卿近近的记忆,只知道妈妈爱弟弟比爱我要多些。以后的日子上学,放学,平平淡淡的过着。。。。。。

每年过年的时候是每年我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妈妈会给我和弟弟一人做一套新衣服,这也许就是我的童年可以留在记忆中的唯一的美好的事吧。
  记得十一岁多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妈妈托她的一个同事要带我回外婆家,妈妈送我到汽车站,我上车的时候,她站在我身后,对我说了句‘要听外婆的话’,那时的我心里想的是妈妈并不爱我,也许她也并不再乎我是否离去。我没有回一下头地很‘潇洒’的走了,没有到别也没有和她说一声‘再见’。
  很多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那一次的‘潇洒’让她伤心了很久。

  又见到妈妈是又过了两年以后,全家搬回了南方,妈妈的身体经过几十年大西北的寒冷和贫穷变得很差,而我又一次地回到了家中,慢慢的成了家里的帮手,也慢慢地开始体会到了妈妈的幸苦和不易。从小很少被妈妈管教的我养成了独立不羁的性格,就算离家再远也只是和她说一声再见或打一个招呼。对常常来来去去的我来说,家似乎只是我的一个车站,我临时停靠的地方,有时只是在家里停留几天。
  现在想想她一定也为此耽了不少的心,受了不少的怕。

  来美国的时候是我最后一次离开妈妈,我把女儿交给了她,她领着女儿送我到楼下,我手摸着她的脸上看着她那含着泪水的望着我眼睛对她承诺说‘过两年我就会回来的’,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点了点头。
  两年多后朋友带来了我的女儿,从女儿的一举一动中我常常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在和女儿之间的点点滴滴中似乎也越来越能懂得了做妈妈的感受,慢慢的学会给她写写信,打打电话,问问她好不好,给她一点安慰。想着将来有一天等我安定下来,接她来,好好地陪陪她。

  没想到的是,那一次的道别是我一生中最后的一次见到她,她走了,永远的走了。在我为身份而在美国奋斗的日子里,她的身体却一天天的差下去,爸爸和弟弟不敢告诉我她病的很厉害的原因是‘怕没有安定身份的我回去以后将来会有麻烦’,也怕正怀孕的我过度伤心。很久很久以后从舅舅们那里知道,妈妈她到最后的一刻眼睛还是望着病房的门口的。他们知道,她那是在等我。我也知道,因为我知道我有过一个‘承诺’,一个没有完成,也再永远无法完成的‘承诺’。她走的让我的心痛,真的好痛。。。。


  许多年了每次一到母亲节,看到商店里那一束束为母亲节准备的玫瑰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她,也就会想起那一次‘潇洒’地离开她的愧疚和最后一次‘承诺’时她眼睛里的那闪闪的泪花,很想很想对她说一句:‘妈妈对不起!’您能听到么?

写于2006-05-05 母亲节前

为人父 发表评论于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
背负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我们这些心里满怀孝心的儿女们为了自己孩子的前程和自己的前程,留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一个人在国内孤单的生活,飘洋过海来到自认为能给我们和孩子前程的国家闯荡。而我们的母亲们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对我们的祝愿和牵挂。又有多少人为了绿卡,在母亲重病的弥留之际不能守在母亲的床头,为母亲尽最后的孝心。生活可能会永远这样继续下去,当我们有心、有力、也有机会孝顺母亲的时候,母亲已经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人间最不能耽误的就是孝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