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印象,循序渐进

新加坡印象,循序渐进
初来咋到
记得还很清晰,下飞机走出机场的那一刹那,潮潮的味道迎面扑来, 坐在和好几个朋友一起合租的VAIN 里去学校给我们安排的住处。 那是晚上, 车驶在高速公路上,隐隐约约看到两旁花草树木繁荣昌盛,井井有条, 心理赞叹:真漂亮。和想象中的新加坡没有多大落差。陌生感一点点,多的是新鲜感。接下来的几天,办入学手续, 结伴到处走。兴致盎然。

冲击阶段
新鲜感慢慢消减后,就开始想家,一味地觉得还是中国好。 总觉得新加坡少了点儿什么, 人文气息,生活气息, 中国式的热情,亦或是人和人之间的那种默契。生活着有一种飘的感觉。一些观念冲击着我的头脑。

淡淡的人际关系冲击着我。
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有天我和两个当地的同学一起去印讲义,投币打印机,其中一个先付的钱,印象当中是总共6毛钱,当我拿起讲义准备走的时候,看到另一个同学在算钱给先付的那位,立马意思到,我也应该 付钱给人家。为这件事儿,我心里琢磨着,别扭着,怎么算那么清呢,就两毛也要分?

金钱观念冲击着我
新加坡人特爱钱,有一个算是比较CLOSE 的新加坡同学,经常聊聊天儿的那种, 大部分话题都和钱相关的,比如毕业后要挣多少钱,每年要存多少才够退休后花销,从谈话当中可以看到他们对钱的精打细算。不象中国人在一起谈的是可以归入思想的那一类。精神孤独着,迷惑着。  

模糊阶段
生活着,接受着,发现着,改变着。人和人之间关系很简单,有时走在路上会有陌生人对我笑,也会礼貌性地回之,心情会因之变得好起来,似乎人并不是那么冷漠。 去EEELAB, 每次都要经过几道门,有些重的那种门, 如果有新加坡人也要经过,他一定会拉着门让你先过,这时心里会升起一种感激,想其实新加坡人挺礼貌的。后来搬家,住到了一新加坡人家里, 是一个 四口之家,背景是受的英文教育。女主人是半个家庭主妇,上半天班儿的那种。每次作蛋糕或者是朋友聚会都会邀上我,或者是周末去海边骑单车,也会叫上我一起,她有一个10来岁的女儿,活泼可爱,一起玩儿挺开心,心里暖暖的。

转变阶段
去年和一中国朋友聊天,谈以后的去向,回国,留新还是去美国。从那时开始思量新加坡,脑袋里想到的竞都是优点,工作环境好,同事关系简单,老板公平,生活方便,新加坡几乎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唯一不足的是,一直在内心深处抵触的是觉得和这里的人之间没有那种浑然天成的默锲,这里的人没有我们拥有的留在血液里几千年的那种激情。但是想到回国,已经没有以前归心似箭的冲动了。竞有点儿舍不得。昨晚和好朋友一起去看晚场的DAVENCI CODE,

看完都3点了,但精神还很好,心情也不错,可能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缘故吧。坐计程车回家的路上看到夜的新加坡,宁静,安详,也不失华丽,但一点儿也不张扬,有点儿象新加坡人。心里微笑了一下。 

我想,不管以后去哪里,新加坡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