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的阴影—回望明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谈论清朝并不是想去比较历史上那个朝代更强大,或那个朝代对中国历史贡献最大。直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超级强权,对于全世界一直是一个“盛世”。而到了清朝中国为何彻底落在了世界后面? 

先进生产力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展;或者说资本主义为什么在欧洲产生了。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西汉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之所以被认为是盛世,并不仅是由于其当时高居世界首位的物质生产水平. 更重要的是汉朝和唐朝的文化与精神面貌。

汉唐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和最高昂的民族精神,而这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品格和财富。清朝早期虽然也让人看到一线希望,但康雍乾在制造盛世景象的同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已经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皇权,从而使整个国家机器完全僵化,失去活力。

鸦片战争后中国屡战屡败,表面原因是西方的“坚船利炮”,实际上这种极端保守的封建专制制度本身才是根本原因。清朝只是运用这种制度的最后一家,中国历史一路下来秦汉隋唐宋元明,哪个脱得开关系?清朝末期中国之所以没有被完全的殖民化,与其说是还有一个没落腐朽的王朝存在,不如说是还有一个行将垂死的制度存在。

不管怎样,历史已经选择了清朝,从1644年到1911年共268年,前后有十个皇帝。位居二,三,四位的皇帝:康熙在位61年,雍正在位13年,乾隆在位60年,共134年,正好是清朝的一半。乾隆禅位于嘉庆皇帝后仅仅44年,就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一败涂地。以后的几十年中,中国始终处于被列强不断侵略、割地赔款、几乎被瓜分的危难之中,直到1911年清王朝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

顺治入关的时候,当时的世界上,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刚刚开始萌芽,法国还没有发生大革命,德国没有统一,美国还没有成立,俄国没有进行农奴制的改革,日本也没有明治维新。这时的清朝依然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不容否认,清朝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重农轻商、禁锢思想、轻视科学的政策,极大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但我们如果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责任完全归咎于清朝,则是有失公允的。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有一个量变的漫长过程,清朝的治国理念并没有任何创新,依然是前朝的沿袭和强化。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战败求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屈辱和苦难,实际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种种积弊与矛盾,在资本主义列强大规模入侵的历史条件下的总爆发;或者说新兴的,工业化的生产力击溃了曾经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农耕文明。这个源于欧洲的工业化浪潮,在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启动下,伴随着文化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势不可挡之势击垮了中国。

事实上从明朝中后期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就已经走向了没落和腐朽,清朝的“康雍乾盛世”只是给这个奄奄一息的制度打了最后一针强心剂,也不过是回光返照,落日余辉罢了。

评价康雍乾三朝的历史地位,不妨把它放在世界历史的总坐标中来观察,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上、下两卷,上卷是公元1500年前,下卷是公元1500年之后,把公元1500年做一个分水岭。他说:公元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当中,而直到公元1500年后,各个种族集团,各大洲才有了直接的交往,彼此之间有了真正的相互了解。换句话说,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欧洲从这个分水岭开始走向了世界。因此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本来只想回望一下清朝,承史迷兄,黄杨兄及各位启发,又看到公元1500年这个分水岭,就借用大家砸的砖头让自己站高一点,能回望得远一些,张望一下明朝。

明朝(1368年至1644年)对称的跨过了公元1500年。与明朝相对应,欧洲国家在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正方兴未艾。新兴的殖民文化也蓬勃发展,此时的欧洲渴望了解世界,他们四处出击:

1486年,葡萄牙人迪亚斯发现后来被称为“好望角”的风暴角;
1498年,葡萄牙人达·迦马绕过好望角,找到通往印度的航路;
1492年至150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1520年,葡萄牙人麦哲伦从大西洋来到了太平洋,环绕地球一周。 追随着这些先驱者,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闻风而动,疯狂地去满世界殖民。

明朝也没闲着,早在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就下西洋了。比哥伦布和麦哲伦早了近一个世纪,明朝的中国处在绝对的领先地位。

郑和当时的舰队是全世界最大的也是最强的舰队,比一个半世纪后的无敌舰队强大得多。但是中国到过那么远的地方,非洲,阿拉伯国家,中国没有留下一个总督,没有留下一个士兵,没有要一块殖民地,仅仅以郑和是中华文化的和平使者,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文化能够解释吗?试想若自郑和下西洋以后,中国从此也打开国门,四处出击,占地殖民。中国历史会改写,世界历史也会改写。由此看到农耕文明的局限性使中国错过了这一极好的历史机遇。

无独有偶,中国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他写了一本书:《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是1587年,这本书写得好,它通过万历十五年这平常的一年,那一年发生了几件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做了个案分析,很深刻地描述出明朝政治的腐败,和走向衰落的原因。在明代中后期,国力确实很强大,手工业非常发达,经济繁荣,思想活跃,但依然没有跟上世界的步伐。中国本来有可能走向现代化的机会没有去把握。有人把这一失策归结为明末的政治动乱,农民起义,清兵入关等等,我觉得不是主要原因,症结在于制度本身,制度禁锢了观念的与时俱进。

而此时的西方,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冲击下,整个16世纪,欧洲在进行宗教改革,把自由意识从宗教的禁锢中分离出来。最具代表的是1543年波兰人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是宇宙中心的观点。随后经德国人开普勒,意大利人伽利略等的宣传,动摇了黑暗的神学基础,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欧洲的思想从此自由了。

看明朝的中后期,万历时代(1572年至1620年),张居正从1573年也开始进行改革。虽然短短几年就夭折了,但对明朝中后期仍然产生了影响。

政治上,在传统的君主制度下,其它的制约因素也在产生。天主教的传入是其一;而东林党人联合民间的各方势力,在东南遥执朝政,和中央集权相对垒。对于东林党人而言,他们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帝国的财政和军事,企图拯救这个腐烂的皇朝;直至张溥创建复社,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复社虽无政党的名目,其实在行使政党的功能,也是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罕见的真正意义上的在野党。

学术上,中国科学史上的颠峰之著,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完成于天启三年(1623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均完成于崇祯十年(1637年),方以智的《通雅》和《物理小识》则完稿于崇祯十二年和十六年,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巨著,都在短时期内密集的产生。

方以智说:“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通雅》卷首之一)。作为十七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上的成就,在于全面总结了中国的古代科学文化,亦融合了西方的新思想新成就。

虽然明代以虐待士大夫著称,但士大夫们仍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以自己的生命维持着知识的体面。

即使有这样一个好的形势,但由于明代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追求一个盛世的表象。在明朝高度的君主专制下,大搞厂卫特务机构,推行八股取士,钳制思想。郑和下西洋以后,明朝实行“片板不许下海”的国策,对工商业横征暴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西方此时在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明朝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的弊病如果和已经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相比,落后已经非常明显了。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整体实力仍遥遥领先,而欧洲则刚刚起步。中国本来完全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优点,进行赶超。只可惜由于滞后腐朽的体制,集权的优越感和农耕文明的短视阻碍了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由于时间上的巧合,现在把明末的现代化曙光夭折的原因归结为满人入关,我觉得是不科学的。这里有一个因果关系,正是因为明朝的治国理念的僵化腐朽,才造成了后期的乱象,才没有把握住历史机遇。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去看,中国直到康乾时代对于世界都是一个盛世,只不过康乾是这一漫长盛世的终结。清朝初期的统治者急于想巩固皇权,只得去发扬光大已有的宋明理学,因为一套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治国理念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个盛世的。

造成清朝把自己和世界的发展割裂开的症结在于一脉相承的封建政治制度,而这个制度有着“农耕文明”这一肥沃的土壤让它茁壮成长。后来中国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原因在观念上,造成观念僵化腐朽的原因在制度上。这种制度需要用“太平盛世”,用“稳定压倒一切”作借口而愚民与专制,压制自由的生活环境与活泼的学术气氛以换取政权的稳固。

22 Nov. 2005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