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奈尔毒药



日前听到一则趣闻:

一位来自中国的阔太太问来访的客人,“你知道我这个手提包是花了多少钱买来的吗?”来客瞟了手提包一眼,知道是货真价实的巴黎名牌货,于是不敢造次,说怎么着也得四五千加币吧?阔太太嗤之以鼻,一板一眼,掷地有声,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报出了价钱:“四,万,加,币,加税!”访客差点心肌梗塞。

我还听说,多伦多有些赶时髦的留学生,跑去LV专卖店买个最新款的皮包,炫耀了两个礼拜后又跑去退货,如是往复,还沾沾自喜。

无独有偶,刚刚在网上又看到一场有关真假名牌之争:

“据国际调查机构Synovate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72.3%的香港受访人同意购买冒牌手袋、珠宝及电子产品属错误行为,意识远高于美国(31.4%)、塞尔维亚(52.3%)和阿联酋(46.8%)。承认曾经购买过冒牌货品的香港人为42%,而美国则为57%、塞尔维亚为80%、阿联酋为81%。这说明购买假冒商品是全球性的问题。


  “购买假货已经成为一件很酷、很时髦的事情。”来自纽约的商标律师路易斯•埃德勒抱怨说,他曾经代理过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的知识产权官司。

  美国的专家认为,助长这种购买假货风潮的是许多中国假货的质量越来越高。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档品牌在中国生产,假货的仿造也获得了许多便利的条件。“

于是我想起很久以前在哪本书看到的这个名词:夏奈尔毒药(Chanel Poisoning). 它指的是我们对名牌的崇尚已经偏离了它原始的本意----独具匠心的设计,一丝不苟的工艺和傲视群伦的品味。它已经蜕化成财富的符号,阔气的象征。这种风气不断地毒害我们的时尚品味和鉴赏能力。我们用名牌把自己武装到牙齿,活像一本能走路的银行存折,向世人昭示自己的身家财富。

这种名牌拜物教反过来也毒害了名牌的传统和品质。看看不久前LV推出的缀满红樱桃的皮具,其俗不可耐连国内乡镇企业的粗劣产品都自叹不如。但人们还是趋之若鹜,就因为它是LV。人们在乎的已经不是它的质量,而是它的符号。

这样看来,使用假冒名牌者应该可以理直气壮的了。首先,他们颠覆了名牌为一小撮豪门显贵服务的概念,让名牌效应走入寻常百姓家。这是无形而有效的免费广告。而名牌产家们根本不必顾虑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会影响它们的营销业绩。道理很简单:真正崇尚名牌的忠实拥趸是不屑于与普罗大众同流合污去使用假冒名牌的。 他们的虚荣心,攀比心和自尊心不允许他们(她们)和假名牌沾上一点点边。他们(她们)永远需要用一种很自豪的口吻来问你:

“知道我这个手提包是花了多少钱买来的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