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9 22:59:34 呵呵,我都不好意思了 常遇春是个天生的先锋材料,他善于使用骑兵进行突破,选择进攻位置准确,能冷静判断战场形势,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武林高手,个人武艺也甚是了得,这一优点在后来起了极大的作用。 但他也有个致命的弱点,他嗜好杀戮,而且是最不道德的那种——杀降 古语有云,杀降不祥,从道义上说,对方已经投降,再动手似乎就不那么光彩,可他偏偏嗜好这个,这个嗜好也为朱元璋惹来了大祸。 朱元璋击败了张士诚后,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徐寿辉身上,但他明白,自己真正的对手并不是那个虚有其表的徐寿辉,而是他背后那巨大阴影——陈友谅 在这段时间里,朱元璋做出的两个决策使得他成为了最终的战争胜利者,第一个决策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正是这个决定让他避开了天下人的注意,当其他农民起义领袖帝王思想膨胀,扯张虎皮做大旗,锅里没几两米就敢开几千人的饭时,朱元璋充分利用了时间,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 另一个决策是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个人中间拿谁开刀,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张士诚比较弱,希望先对付他,并利用占据的江浙一带土地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与陈友谅决战。应该说这个决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正确的,但朱元璋在此时体现了他的天才的战略眼光。 不受他人,特别是多数人的意见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当许多人众口一辞时,很多人都会从大流,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而朱元璋正是用他的智慧告诉人们,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数人一边的。 朱元璋对他的谋士们说,你们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你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张士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就一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就很难说了。 精彩!真精彩! 如此之见识,此人不取天下,何人可取!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9 23:27:51 大战的序幕 无论怎么躲避,决战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这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共识。 至元十九年(公元1359年),陈友谅已经完全控制了天完国,他的兵比朱元璋多,训练水平也比朱元璋的士兵强,更要命的是,他的长处正是朱元璋的短处——水军 陈友谅占据了湖北和江西,也就是说,他占据了长江上游,而朱元璋占据的应天是下游,必须要仰首而战,由于他们正好在一条水路上,水战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战争方式。朱元璋一再避免决战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虽然朱元璋不懂物理,但他也知道拿渔船去和战船决战于水上,无异于自杀。 恰在此时,一件事情的发生使决战提前爆发了。这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 至元十九年(1359年)11月,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陈友谅大为吃惊,准备安排部队夺回,但事情泄漏,朱元璋有了准备,命令徐达与常遇春采用伏击方式作战,常遇春与徐达在九华山下设伏,打败了陈友谅的军队,并俘获了三千人。 此时,常遇春的老毛病犯了,他对徐达说,我要杀掉这三千人,徐达坚决不同意,并表示要上奏朱元璋,但他没有想到常遇春胆子大到惊人的程度,竟敢不经过请示,连夜将三千人全部活埋了! 常遇春杀降是有目的的,他留下了几个人没有活埋,让他们回去给陈友谅带去了一句话 我是常遇春,是我打败了你! 这下麻烦大了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0 00:23:00 陈友谅的愤怒 陈友谅真的愤怒了,自他从军以来,没有人敢再欺负他,在他面前总是畏畏缩缩的,常遇春何许人也,居然敢向自己挑衅! 他终于动手了,这次不再是小打小闹了,打到应天,把朱元璋赶回去种田! 当然这是朱元璋所不愿意看到的 这次常遇春是真的把狼招来了。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领他全中国最强大的舰队向应天进发,他的战船名字十分威风,在此要详细说说,分别是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等,就差取名为惊破天了。 船名威风,那么战船呢,应该说战船也很厉害,这些战船大都有三层楼高,各种火炮齐备,用这样的船来与朱元璋的渔船打仗是不用攻击的,只要用撞就可以了。 陈友谅在攻击前通知了张士诚,让他夹攻朱元璋,然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命令他的无敌舰队向应天出发。 陈友谅指挥作战有个很大的特点,这个人似乎从来不去仔细研究作战计划,而是率意而为,打到哪算哪,这个特点也一直让他为军事专家所垢,但客观看来,这正是他的作战特点,也是他的指挥艺术的精华之处。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攻击什么地方,敌人能知道么?碰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谁能顶得住? 朱元璋就吃了他的亏。 当朱元璋得知陈友谅率领大军攻击时,陈友谅的舰队已经攻占了军事要地采石,速度之快,让朱元璋咂舌,而应天最重要的屏障太平现在就孤零零的屹立在陈友谅的十万大军面前,由于没有想到陈的汉军攻击如此迅速,城内只有三千士兵,由花云任统帅,陈友谅在攻击太平的战役中充分显示了他的舰队的可怕实力。 他并没有让士兵去攻城,只是让士兵将船只开到太平城靠江的城墙边,并说这样就可以攻破城池了,士兵还以为他是开玩笑,当他们的巨舰到达太平城墙时,并用短梯从容的爬上了城头后,他们才相信,这是真的。此战一举歼灭了三千守军,当陈友谅的汉军从城墙爬下来时,很多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呆呆的看着汉军,他们无论如何想不通,这么高的城墙,还有长江天险,难道这些人是飞过来的?!! 太平被攻破了,应天就像一个赤裸的孩子,暴露在陈友谅的利剑下,陈友谅已经杀了徐寿辉,成为了皇帝,现在他的目标只有朱元璋,仅有一万水军,看似不堪一击的朱元璋 天下已经在我手里!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0 13:11:02 谢谢大家关照,出书或是博客我也考虑过,暂时先把文章写好吧。大家厚意,无以为报,写吧 看来上天要抛弃朱元璋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没有赢的希望,每次当他到玄武湖看到那些破烂的渔船时,总有想一把火把这些垃圾烧掉的冲动。 但事情总是有转机的,就在陈友谅大军南下之前不久,上天送了一份大礼给他,这份大礼是一个人 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朱元璋的部下胡大海攻下了处州,胡大海是一个爱惜人才的将领,他听说附近有几个隐士很有才能,便派人去请,所谓隐士,是指神龙见首不见尾,别人已经吃完午饭,他还在洗脸的那种人,未必真有本事,但不管如何,多拉一个人下水总是好的。 这几位隐士的名字分别是叶琛、 章溢、刘基。 前两个人接到邀请,立刻就来了,可是最后的这个刘基是怎么请都不来。 胡大海觉得此人架子太大,不想再去请了,可有人对他说,叶琛和章溢请不请无所谓,这个刘基一定要请,因为这个人懂天文。 今天的人们对天文学的兴趣有限,可在当时,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本事,不是什么人都能学的,属于帝王之学的一种,地上的君王们觉得辽阔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虚荣,便把自己的命运和天上的星星联系在一起,出生的时候是天星下凡(一般要刮风下雨),即位时候是紫微星闪耀,被人夺位是异星夺宫,死的时候的是流星落地。 总而言之,都和星星有关,懂这门学问的何止是人才,简直是奇才。 于是胡大海就上报朱元璋,朱元璋甚是感兴趣,便派了一个叫孙炎的人来召刘基,但刘基就是不给面子,逼急了就回赠了一把宝剑给孙炎,这是一个不友好的举动,而孙炎眼见使命不能完成,也急了,撕下了温情的面具,对刘基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这把剑应该应该献给天子,天子用剑专门斩杀那些不听话的人(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 刘基明白了,这个眼前亏吃不得,乖乖的去朱元璋的手下干活。但当时的朱元璋对他的真实能力并不了解,把他看成算命先生之类的角色。 金子总会发光的 作者:海棠姑姑 回复日期:2006-3-20 13:52:11 我要坚持一星期不看,到时候好看长一点的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0 13:54:09 当太平失守的消息传到了应天后,朱元璋召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在会议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部分(注意这个词)主张逃跑,另外一部分主张退守紫金山,但这两部分人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放弃应天。 这些平日自吹神机妙算的谋士在此时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除了痛骂常遇春外,他们做的事情也只是吹嘘汉军的强大,太平如何失守,自己的军队如何差等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绝不能战,战则必亡。 朱元璋失望的看着这些人,他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打好了包裹,给老婆孩子准备了逃跑的车辆,随时准备投靠新的老板,然后在他摔跤倒地的时候再踩上一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从来都是这些人的特长。 此时,他看到了脸色阴晴不定的刘基,似乎有话要说,他开口问道:“刘基,你有话说?说吧”。 刘基的那些同僚们停止了议论,看着刘基,自从这个人到了朱元璋手下担任谋士后,沉默寡言,也没有出过什么主意,大家不怎么瞧得起他,只是因为此人脾气很好,从不发火,人缘倒还不差。 刘基站了起来,长时间的等待和倾听已经消磨了他所有的耐心,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不再是一个好好先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刘伯温! 他用轻蔑的眼光俯视着这些平日自视甚高的所谓才子们,用一种几乎歇斯底里的语气大声说道: 那些说要投降和逃跑的人应该立刻杀掉!你们就这么胆怯吗!现在敌人虽然强大,但却骄横,只要我们诱敌深入,使用伏兵攻击,打败陈友谅是很容易的!一味只想着逃跑的人,难道也有脸自称为臣吗?! 他训斥了那些懦弱的人,并详细分析了局势,告诉所有的人,陈友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周围的人被他惊呆了,愣愣的看着他 如果我们失去了应天,还能去哪里呢,我虽力薄,也能拼命!要走你们走,我绝不走! 我哪里也不去,誓与应天共存亡! 他的声音如同狂风暴雨,扫荡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0 17:47:56 再次谢谢大家的关照,一定尽力写好 朱元璋百感交集,看着这么多的所谓从龙之臣只为自己打算,而这个刚刚到自己手下干活的人却能以自己的勇气说出与城共存亡这样的话,他不是没有畏惧感,他很明白,如果陈友谅攻下了应天,自己多年奋斗的心血会毁之一旦,他也会像徐寿辉一样成为陈友谅皇位的垫脚石,不可能做和尚,不可能做农民,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他当然想一战歼灭陈友谅,让这个讨厌的人从世界上消失,可是陈友谅太强大了,强大到似乎无法战胜,那庞大的战船就象可怕的怪兽,会将他和他那弱小的水军吞没。 那就躲躲吧,可是又能躲到哪里去呢,滁州?濠州?像狗一样被人追来追去,最后又像狗一样被人杀死? 刘基的话给了他勇气,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尚有如此决心,我又畏惧什么!我本一无所有,经过多少的艰难险阻才走到今天,难道就不能放手一搏吗! 他站了起来,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斩钉截铁的吐出了四个字:此地决战! 在确定了战略方向后,他召集谋士谈论如何对敌,大凡这个时候,狗头军师们会提出一大堆建议,好的坏的都有,就看拿主意的人识不识货,这是个一本万利的工作,如果建议对了,而且被使用了,自己就会成为大功臣,如果没有被使用,事后也可以证明自己有先见之明,如果出的是坏主意,那也没关系,老婆不好找,老板还是好找的,换一个就是了。 有谋士说,应该先攻下太平,然后以太平为屏障与陈友谅决战。 又有谋士说,应趁陈友谅立足未稳,马上出击与他决战,击敌半渡,可收全功。 我们客观的来看,这两种主意似乎都不错,提出谋略的人也是很有见识的,但真的行得通吗? 朱元璋再度表现出了他的军事天才,这种天份将在今后不断的帮助他 他分析道,先攻太平是不行的,因为太平城坚固,不能保证一定能攻下来,即使攻下来后,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守住,陈友谅就会一鼓作气攻克太平继而攻击应天,而那时主力部队已经极为疲劳,根本守不住应天。主动出击决战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舍弃坚城不守,贸然出击,一旦未能与敌军进行决战或是战败,整个战局就会陷入被动。 最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用手指向了应天城外的龙湾 “就在这里”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0 18:52:21 朱元璋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自己的水军不如陈友谅,他决定把陈友谅诱上岸来,引他进入预定地点,设伏打他。他分析了陈友谅水军的进攻方向,认为陈友谅的水军一定会经过长江,进入秦淮河并直抵南京城墙之下,在这条水路上,战船唯一的阻碍是长江到南京西城墙的三叉江上的一座木制桥,这座桥的名字叫江东桥。 如果陈友谅走这条路,朱元璋的军队将直接面对汉军的可怕舰队,所以不能让陈友谅走这条路。 朱元璋为陈友谅的汉军选定的墓地是龙湾。龙湾有一大片的开阔地,汉军到此地只能上岸,而自己的军队能利用当地的石灰山作屏蔽,随时可以在后面突袭汉军。这里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朱元璋召集了他的高级将领们,这些人和他一起从濠州打倒应天,个个身经百战,朱元璋充分的信任他们,在这些将领面前,朱元璋一扫之前的犹豫和踌躇,带着自信的表情宣布了他的计划。 首先,他指示驻守城正北方的邵荣放弃阵地,因为他镇守正是那个关键的地方——龙湾。 其次,他命令杨靖、赵德胜、常遇春、徐达带领部队埋伏在龙湾和南城,一旦汉军进入伏击圈就进行攻击。 最后,他本人带着预备队驻扎在西北面的狮子山,作为最后的决战力量。 “此次攻击,我为总指挥,当我挥舞红色旗帜时,即代表敌军已经到达,当我挥舞黄色旗帜时,你们就要全力进攻,决战只在此时!” 然而徐达提出了疑问:如果陈友谅军不攻占龙湾,而直接从秦淮河攻击应天,这个计划是无法执行的。 是的,说的有道理,陈友谅带领的是水军,必定会走水路,他又凭什么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和朱元璋打陆地战呢。 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他指着将领中的一个人说道:“这就要靠你了”。 这个人叫康茂才 这是一个战略意义上的阴谋,康茂才原先是陈友谅手下大将,后来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与陈友谅有着秘密接触,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两面间谍,是朱元璋埋在陈友谅身边的一颗棋子。 康茂才早已派人送信给陈友谅,说他将倒戈,建议陈友谅采取水路进攻,他将会在江东桥与陈友谅回合,并将这座唯一阻挡水军前进的桥梁挪开,让陈友谅的水军经过秦淮河直抵南京城墙之下。陈友谅大喜过望,并表示一定会在胜利后重赏康茂才,在得到陈友谅的回音后,朱元璋命令李善长连夜重造了一座石桥。 这座石桥将给予陈友谅最为沉重的精神打击。 朱元璋宣布了他的全部作战计划,以坚定的目光看着他的将领们:“我们自濠州出发以来,经历了无数困苦,打败了无数敌人,才取得今天的一方土地,虽然陈友谅比我们强大,但只要我们敢于迎战,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我相信我是对的” 作者:battlefront 回复日期:2006-3-20 18:54:23 支持楼主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0 20:10:48 朱元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门。 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很多人在你耳边提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将他们手中的钥匙交给你,让你去选择,但这个游戏最残酷的地方在于 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 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拿破仑 朱元璋在那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在无数的建议中,坚持了自己的看法,牢牢地抓住了那把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 他的成功不是侥幸的,他当之无愧 他正等待着陈友谅的到来 陈友谅此时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他已经成为了皇帝,现在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面前低着头,聆听他的训示,他的舰队已经兵临城下,应天指日可克,朱元璋将永远消失在世界上,这片大地上的百姓将在他的管理下,成为他的臣民。 我不是渔民的后代,从来都不是!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安插在朱元璋军中的康茂才已经成为我的内线,他将在明天为我打开通往应天的道路,我的舰队将一往无前,征服这个富庶的地方,然后就是张士诚,他不过是个软弱的家伙,决不会是我的对手,我将是最后的胜利者!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0 21:05:15 多谢支持,将历史的真实性和可读性结合一直是我的梦想 至正二十年(1360年)6月23日,也就是徐寿辉被杀后的第七天,陈友谅率领他的舰队沿秦淮河一路进攻,到达了江东桥,陈友谅难掩激动的心情,亲自登岸,在夜色中轻声叫出了联络的暗号: 老康! 无人应答 第二声 老康! 仍旧无人回答 陈友谅借着皎洁月光仔细观察了江东桥,他惊奇的发现这并不是康茂才所说的木桥,而是石桥! 陈友谅感觉血液凝固了,他喊出了之前无数人喊过,之后还会有无数人喊的名言: 中计! 按照他的估计,此时应该是“火把丛生,杀声遍地,伏兵杀出”,可是在他惊慌一阵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一向精明的陈友谅现在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康茂才莫非是有事来不了了? 无论如何,这里很危险,不能久留。 正在此时,他得到了消息,自己的弟弟陈友仁已经统率一万人马在新河口之北的龙湾登陆,并击败了驻守在此地的军队,正等待大军的到来。 那就去龙湾登陆吧。 陈友谅命令船队加快速度,于当日下午到达了龙湾,之后他组织士兵上岸,一切都很顺利,但他不知道的是,一双眼睛正在不远处的狮子山上看着他 那是朱元璋的眼睛 他的预料没有错,陈友谅果然放弃了在江东桥进攻的企图,他是一个疑心重的人,必然选择稳妥的进攻方法。 在确定所有的士兵都进入了伏击圈后,朱元璋摇动了红旗。 此时,隐藏在石灰山后、 应天南城、大胜关的五路军队从不同的地方出现,但他们并没有摇旗呐喊,而是静静的看着汉军,他们没有接到进攻的命令。 汉军的士兵们终于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大的麻袋里,敌人就在眼前,甚至可以看见他们盔甲上的反光,而这些敌人纹丝不动,正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们,那种眼神好似家乡过年时屠户看着圈里的猪羊。 战场上出现了可怕的宁静 比死亡更可怕 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他们并没有在这种可怕的沉默中等待多久,狮子山上的朱元璋挥动了黄旗。 五路军队在徐达、常遇春、冯胜的率领下对汉军展开了轮番冲击,骑兵来往纵横,所向披靡!早已经惊慌失措的汉军无法抵抗,他们纷纷奔向自己的船只,然而此时正是退潮之时,船只搁浅,大多数汉军只能跳入长江逃生。陈友谅挤进能够开动的小船上逃命,一路逃到九江,胜利的梦想就此破灭。 此战汉军在战场上留下了20000具尸体,7000名俘虏,而朱元璋的军队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还俘获了100艘大舶和数百条小船,朱元璋借助这些船只为即将到来的最后决战做好了准备。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1 09:30:46 多谢大家支持,昨天实在太累,写完最后一篇倒头就睡着了,真是累,现在每天大约写四篇,其实按照我自己的打算,每天只能写一篇,校对后才发出,实在为大家所感动,无以为报,增加了写作量,边写边改。也写了这么多了,索性就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吧 其实我很佩服有些朋友,一写就是几十万字,其实我也想写快,但这篇文章写快实在太难,可能有些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文的史料来源很复杂,各种历史观点都有,比如马皇后的名字,有的史书说是马秀英,有的说没有名字,再如朱元璋参加起义,有的史书说是汤和写信导致,有的说是他自己参加,还有朱重八名字的来历,共有三种说法,一个是我所列,另一个慈洵同志已列出,还有一种是说朱元璋出生时身上有虫爬,所以叫朱虫爬,后来才叫朱重八,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我每碰到此种情况,总是异常小心,都是学者考证,都是史书之言,经过自己考量后进行选择。而明代之史料耗如烟海,此文章的史料来源大约有二十余种,除去最基本的明史、简明明史、续资治通鉴、通考、明史稿(王鸿绪)、明史(孟森)、明朝纪事本末、剑桥中华明朝史等十余种官方史料外,还有十余种明清一代的史学评论、笔记、杂谈等。每次写作时总是搜肠刮肚,考虑怎么组织材料,怎么取舍,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这篇文章基本没有长篇大段的翻译文言文或是引用史料,这是因为我觉得那样写实在是一种应付人的方法。将已有的史料翻译成通俗语言再加点插科打诨,似乎不太合适,倒不如写几个史料来源让人自己去看的好。所以此文是用我消化取舍史料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的,采用了一些小说笔法。并加入一些心理分析和经济政治军事制度发展的讨论。 此文的史料来源度应该说是比较高的,文中大约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有史料来源的,人物的某些动作语言、甚至在某些场景描写中也是这样,比如陈友谅杀徐寿辉那一段,谋杀发生的时间、地点、徐寿辉去的原因、谋杀方式、凶器以及当时的天气,都是有史可考的。 所以实在是辛苦,我这个人不敢胡说八道,随意编造历史,只好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因为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历史的真实性就没有历史,写得再好也不是。用我自己的话说,这个叫戴着镣铐跳舞(苦笑)。 还是说回资料问题,我所在的地方有一所著名大学,该大学图书馆有两本珍本清朝人笔记,所谓珍本就是你买不到也看不着,我跑去借,图书馆的小姐把眼一抬,你谁啊你,凭什么借。没办法,回单位找领导开介绍信,领导看到我申请去查资料也是一头雾水,还是鼓励两句给我开了。回去拿介绍信给人家,脸色才好看点 “这书很珍贵的啊,就在这里看,别损坏了”。喔, “你不是司法部门的吗,看这种书干嘛” 没什么,就是看看, “你是我们在我们学校读在职研究生的吧” 不是,就是看看 “那你是要写东西,找资料的吧” 真不是(当时还没有想写),就是看看 她也不问了,把书拿给我,我最后听到的一句话是“这小伙子,真逗” 小姐,你才逗啊 说实话,资料有了不一定是好事,因为除了那本剑桥史,其他的几乎全部是文言文,翻译过来已经不容易,还要理解消化,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尽量不引用。这几十本厚砖头推在我身上,实在让人痛苦,所以我痛恨文言文,极度痛恨,发誓不写让人看不懂的文章。 上面有朋友已经说过,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的好看是很难两全的,我很同意这一点 所以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这样的一种类型,能反映历史的真实,但同时要通俗,好看,让人读了轻松,并从中了解那个时代的某些制度和制度的成因,如果诸位能在轻松中感到有所得,我就很满足了。 文章写出来就是要让人看明白的,阅读应该是乐趣和知识的结合体,不是吗 上面有朋友说把我的文章说给自己的妈妈和奶奶听,她们也很喜欢 我认为,这是对我文章的最高评价 我一定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