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非洲不应让中国“帮倒忙”(ZT)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在许多领域,中国一直在争取非洲的支持。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总理温家宝继外交部长李肇星和国家主席胡锦涛之后,刚刚完成中国高层领导人的第三次非洲之行。 现在,许多非洲国家将中国视为快速发展的典范,并寄望中国履行诺言。进入新千年以来,中非贸易已经翻了四倍,并且朝着有利于非洲的方向倾斜。今年头4个月里,中国从非洲的进口(主要是石油)较去年同期上升了一半。 然而,一些非洲人发现,中国对非洲大陆所表现出的兴趣,存在一个人们过于熟悉的模式,即把非洲当作原材料的来源地和中国制成品的垄断销售地。中国领导人最新这次非洲之行,部分就是为了让南非等国政府放心,双边关系将带来均衡的好处。 中国提供给非洲的许多优惠,与西方捐助国提供的一样:援助、债务减免、药品、培训、技术支持和关税免除。从红海到几内亚湾,中国的国营企业已承诺出资数十亿美元,用于石油勘探和生产。中国已对安哥拉成为石油出口国投下战略赌注,为保障未来石油供应提供了巨额“抵押”。这是一种任何西方国家都无法提供的长期“套餐”(至少自法国的石油工业私有化以来是如此),而且还不附带任何条件。 中国与苏丹和津巴布韦有着特别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还延伸到军售领域。但中国对忽视人权侵犯的指控还算敏感,因而在高层访问的路线中排除了这两个国家。不过,中国在北京隆重接待了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近期还接待过津巴布韦副总统乔伊斯·穆菊茹(Joyce Mujuru),以及苏丹一个高级代表团。 对非洲来说,坐看中国与西方捐助国和投资者相争,是一种诱人的选择。在冷战年代,非洲国家领导人变得擅长在西方、苏联和中国的相互对抗中周旋。这种策略带来了回报。另一方面,冷战留下了我们目前所见到的非洲:基本上是一系列发展失败。 存在的一个风险是,与中国关系的蓬勃发展,将有损某些非洲国家领导人的努力和西方合作伙伴的渴望,即促进更负责任的政府,增进透明度和共享国家收入。这些努力获得成功,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它们将使非洲大部分地区成为不断成长的市场和可靠的供应国。中国应当在区域和双边层面与非洲来往。西方国家也应更多与北京在非洲政策上进行接触。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对非洲大陆是个巨大机遇。但非洲需要聪明地抓住这个良机。 译者/诸彦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