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评论:防美日「网奸」舆论扰华 国人中但凡有那么点爱国气节的人士,应当观察到美国政府近年来奉行反恐怖主义全球战略之后,尤其注重对第三世界国家青年人的洗脑工作。 据总部设在北美的一家中文BBS网站对经常在网上发表文章人的背景调查,美国CIA、日本雇用了一批人专门在网上张贴攻击整个中国的文章和假消息。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编制假新闻和雇人扰乱人心上有过不少臭名昭著的前科。前些时候美国的公众电台有过一次特别报道,称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央情报局高薪雇用萨尔瓦多的叛变者,用一个在美国的电台,每天向萨尔瓦多发所谓「新闻」,散布谣言,为推翻当时的社会主义政党,挑动人心,制造混乱。 网上散布祸国谣言 事后,中央情报局得出结论:这种手法很有效,以后便雇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节者,用他们祖国的母语来散布谣言。 美国情报机构已经这样搞了很多年了。现在中国正在逐步崛起,他们当然会无所不用其极地来设法阻止中国前进的步伐。 在年初网上评选的《2005年网络八大口水仗》排行榜上,「汉奸」与「愤青」被排在了第二位。 在网上众所周知的是,美国每年花数千万甚至上亿美金在中国进行资助和渗透,豢养了一批「网络汉奸」,这些人多数为国内的无良学生或无业、失业阶层。 他们定时领取美国发给的宣传语以及薪金,多者每月能拿到数千元报酬,出没于中文各大论坛、门户网站,由于能拿到丰厚薪金,他们已堕落成职业性的「汉奸」,又因为往往以不同笔名大量发帖,往往给人以国人多支持美、日的感觉,发帖内容极有规律,攻击政府、国家、爱国者(尤喜辱骂、诬蔑、诽谤反美反日同胞),据闻中国大陆的知名学者丁小平教授自从在2004年2月接受了记者蒲红果的采访道出「美国在华雇用网络特务危害中国」一事后便成反华敌对势力迫害的目标。 「网奸」们极力打击中国的英雄人物。据「网络汉奸」们「考证」,岳飞根本不是忠臣,秦桧倒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应该平反。他们还极力对中国人进行种族攻击,大肆宣扬中国人如何丑陋,如何只配当劣等民族,如何吃狗肉不人道,如何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全世界污染白人社区等等。故意挑动中国不同地区的人民窝里斗。新疆人「该造反」,西藏人「该独立」等。总之,中国越乱越好。他们知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读点历史分辨忠奸 逢中必反对,逢外必吹捧。对美、日歌功颂德,美国炸了中国大使馆炸得对,撞了中国飞机那是因为中国飞机太好斗,美国人在媒体上公开的幸灾乐祸那是人家的幽默。极力称颂美国的自由、民主及对外侵略战争,对所有反美反日势力一概加之以「粪青」、「爱国贼」、「太子党」、「共狗」等不一而足的称号。中国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们极易被其蛊惑。 美国、日本的这一手是相当高明的,因为这区区几千万甚或上亿的投资有可能换来的是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失去思考能力,从而有可能沦为他国的「文化奴隶」。因此,对于「网络汉奸」、「网络特务」国人绝不可小觑。 「网络汉奸」们制造的信息来源何在?大部分是从美国、日本来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听从美日喉舌所发出的声音。我们于是开始认为美国、日本的所谓正义才是正义,我们放弃英雄祖先留给我们的自卫反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信念,丢弃掉我们民族先进的文化,拜倒在美国、日本的文化和精神诱惑面前。我们的国人,尤其是八十年代后生的,笔者建议大家先把本民族的历史真正看懂了,再把世界史仔细研究一下,不要以为我们政府说的就是令人厌烦的说教,美、日的东西即使是垃圾堆里的也是香的。 日本是有规划的,全世界都在看他们的动画片,看他们的电视剧,用他们的电器,很多人疯狂的崇拜日本,在中国,也不在少数!国人接触的都是外面的文化,而中国人又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感兴趣,当有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别人的东西的时候,我们连后悔都来不及。 文化攻略害苦少年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新的时代、新的形式、新的任务,要求新闻事业也要努力探索、创新,以适应新变化。笔者的建议是,我们也要用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旦发现反华言论的论坛和网站,但凡爱国同胞理应及时通风报信,群起而攻之。这天下的中国人到底是爱国的多,就看大家是否能团结一心,为我们民族的共同利益一起来出力了。海外的中国人也决不能逆来顺受,做不敢吭声的绵羊,到头来任人宰割。应该像犹太人那样团结一心,为了民族的共同利益一致对外,绝不被那些编造谎言、扰乱人心、惟恐天下不乱的别有用心的「网络汉奸」蒙蔽。 目前一目了然的「民族奸细病」需要治理。我们要警惕美国政府的亡华网络文化战略和文化方面攻势,一旦文化方面的攻势奏效,民族遭侵略后就再无反击能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欲用「和平演变」之策颠覆中国大陆政权,曾把颠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现在又把希望放在了我们第五代和第六代身上,同时又对爱国青年进行攻击和羞辱。把爱国青年比喻成「粪青」就是他们的杰作。 「网络汉奸」无时无刻不在为中国制造著各种各样的耻辱,中国人要警醒了。 作者:郑求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