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流行的一个版本是这样的:“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谤屈原。楚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後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後, 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後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姓的心中。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据说屈原投江後,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撑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 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上面的传说大家都知道了,以下是正文--->文:LOVER(辣舞)
还记得《英雄》一片,秦王说出自己统一中国、结束七国多年战乱的雄心壮志,残剑总结出:“秦王不能杀”,到后来,刺客无名也放过了秦王,这虽然是个电影,但最终,秦王统一全中国,以万里长城划出了中国版图的雏形,统一了货币,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建造出了赛过金字塔的壮观陵墓,秦王在后人看来,功多于过。
狠不幸,屈原在楚国,倘若秦国没有打下楚国,那时至今日,可能就没有中国,最多,是个类似于今日独联体的国家,也不会全国上下吃粽子了,最多最多,就是汨罗附近的一个民俗,类似于我们武汉这儿的热干面,或者有那“掉渣烧饼”的影响力就不错了。
各为其主,从屈原当时所在的楚国来看,他是个爱国者,忠臣,但在秦王看来,他是个顽逆不化的硬骨头,是心腹大患,可惜他被楚王给驱逐了,最后郁郁不得志,跳江而死。从革命的潮流看,屈原是个反革命,如果楚王听了他的话,如果楚国强大了,也许就不会被秦国所灭亡,天下从此两分,甚至还是八分,今天的中国很可能就不叫中国,今天的版图也不会这么大,也可能是前苏联破裂成的独联体模样,也可能是美国模式中的最大的两个“州”,天知道呢?一个当时的爱国者在后世看来,某种角度来说,很可能就是反革命。
同样地,岳飞抗金和屈原阻秦一样,最终失败了,到底他是不是爱国英雄?不知道,反正成吉思汗终于赢了,他的孙子忽必烈打到了欧洲,把我国版图划到了一个惊人的尺寸,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是侵略,从某个角度来说,岳飞是个爱国英雄,但也是一个误国英雄,是个反革命,因为他输了,因为那时候的宋朝确实腐败堕落腐朽昏庸,他还效忠着,是个忠臣,是个狭隘的“爱国英雄”。因为后来元朝后的明朝、清朝,疆土都在急剧缩小!只有元朝的疆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时候,而岳飞抗金兵的行为其实是螳臂当车,屈原也一样。
有人看到这里会说我荒谬,那我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秦始皇是不是中国人?成吉思汗,忽必烈是不是中国人?努尔哈赤是不是中国人?显然都是!不然我们不成了世世代代被外国人统治着了?那么,为中国留下这么大一片疆土的皇帝们,他们的敌人是不是中国版图形成过程中的敌人和绊脚石?显然,屈原和岳飞就是特硬特硬的两块绊脚石。中国是什么?祖国是什么?我们无法再想象那个时代,无法再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国家”的含义,我们只能以今天中国的版图,保护今天中国土地上的每一片版图为己任。
再看今日陈水扁,不也是一块妨碍祖国统一的绊脚石?倘若他今日跳水自杀而亡,我们会给台湾海峡里投一些粽子吗?也许会,也许不会。蒋介石肯定是中国人,台湾肯定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当年蒋介石没有去台湾,而是用武力打下其他国家,算是侵略吗?现在我们是否能认为他们打下的那块地是中国国土呢?如果蒋介石在打下的那块地方“立国”,北京是否会承认呢?不可知,对于历史上的事情,也许没有什么“如果”,也许“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永恒的真理,“反清复明”失败了,如果成功,今天看来也是历史的倒退,历史的滚滚车轮在不停前进,对于过去的,我们只能缅怀,用粽子这样的东西去缅怀。
顺便提一下,当年一坛雄黄酒倒下江去,显然不可能实现这么大的“污染”,就在今天看来也是违法犯罪行为,因为他们用雄黄酒毒昏杀害的,正是一只世界濒危动物“扬子鳄”,那可是“活化石”啊,当时是壮举,在今天看来,就得判刑了。
端午节,让我们记得一些历史,随着岁月流逝,一些传统节日也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慢慢变了味道,被洋节所打败,成为送礼的借口。不翻日历不问人,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是哪天,倒知道情人节是哪天,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洋日历打败了农历,这就是与时俱进吧,同样地,端午节不吃粽子吃“麦当劳”,也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