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自以擁有真理,妨礙文明進步,成為保守勢力的代言人。
──「宗教,怎竟然發展得像基督教這樣人多勢眾?」之六
中世紀蠻族蹂躪歐洲,羅馬公教是時之唯一國際勢力,成為文明堡壘保有當代最優秀的教育、學術、藝術,同時看護身心病患孤兒寡婦,近代史家隨著認識深入對該段日子已不再輕易標籤為「黑暗時代」。十二世紀天主教士邀請穆、猶學者協助,把古希臘譯著及穆民學術繙成拉丁文重建西方知識遺產。十五世紀君堡淪陷,改名伊斯坦堡,希羅古典學者逃亡至意大利,發掘塵封的古抄本,開放心靈的新視野。文藝復興不只由人文學者帶動,也受教廷蔭佑,即使教宗的興趣也常由神學旁及政、法、史、地、數等學術,鼓勵文藝,羅馬因成歐洲文化薈萃之都。十六十七世紀,改教邉訛槌前罹?耖_路,新教倫理作主忠僕培育商德,清教徒以良心自由移居新大陸為人權奠下根基。改革聲中公教內部也起興革,教宗權自此受到議會制衡,成為代議政治進程最早成熟的範例。然問題是,這個代理了文化已上千年的教團,一旦要面對文藝復興中個人覺醒的新要求,宗教統禦範圍之外需確保獨立人文世界,即變得反應過敏。地球繞日,判為異端,但二百年後不得不自教會「禁書目錄」剔名。上個世紀進化論還是邪說,百年後教宗宣佈與神創論可以相容。教會已漸明白,宗教外還存在各種不同的領域,神學不等同法律、藝術、科學,然時或禁不住仍想離開本務出頭指指點點。五百年來耶教並非不與時俱進,她已自覺規範本身真理的界域並願開放維持對話,只惜這一學習過程跟日新月異的時代比較,難免顯得冗長。
(十月十日起全文逐日連載,歡迎讀者討論。
本文原創,轉載或徵引,請說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