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日子难忘》之三
登帝国大厦前后
位于华尔街西北的这片世界金融心脏区――世界贸易中心,是由以‘双子塔’为主楼,地底相通的七座建筑物组成,地库七层。‘双子塔’灰飞烟灭不几天,又一座三十几层的建筑物倒塌。灾后第七天,还有人从废墟之下的地库里打出呼救电话。接到电话的亲人,除了撕心裂肺的痛,无计可施。为减轻已入天堂者的痛苦,还要忍着痛、更要忍着泪,给垂死者送去安慰。这真实而非虚构、而又极其残酷的人间与地狱、阴阳永相隔的通话,凄怆之状旷古未闻。
灾后第18天,帝国大厦开放(门票收入作救灾款)。该大厦首次向公众开放是1931年5月1日;直至1973年“双子塔”(观景台在南塔楼107层)正是启用前,一直充作纽约地标。信息一经发布。蜂拥前往者,络绎不绝。开放当天,我们也排到了第五大道350号大门左侧的长队里。40分钟后,进入40层一处大厅里,继续排队。又过了半个小时,才上到86层、四周设有三米多高铁护拦的观景台(据说,当年曾有轻身者于此跳楼,便加设了如此之高的护拦,且尖端向内弯成弧线)。我们来自万里之遥的东半球,有幸登上这座古昔之年的大厦,搁在平常,兴奋难免。可今日今时,哪有这回事。人们举步沉重、神情肃穆。凭栏俯瞰,南面的“双子塔”废墟,一片狼藉:被高温扭曲的钢架结构:燋黑、狰狞,奇形怪状;其间还散绕着白烟。人们默默举起摄像机或相机,留下这悲怆千古的一幕。
从观景台下来,又去爆炸“原点”。路径华尔街一带,脚下都是厚厚一层灰,踏下去“噗,噗”有声;街道靠“双子塔”一侧的大厦,与地面垂直的墙角线,有的竟歪歪扭扭的,让人看了不寒而栗。还不曾到达“原点”,已见黑压压人一片,无法进去,迟疑片刻,便打道回府了。
不久,我们又决定去波士顿走走。想趁回国前,去看看久负盛名的“哈佛”及其途径之地“耶鲁”;去看看哪千古流芳、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史的“一分钟人”雕像(若有敌情,一分钟即可赶到的民兵)。不料,布什当晚发表电视讲话,说近几天恐怖分子要袭击波士顿。万般无奈,第二天就去华人旅行社退了钱。
11月底,我们怀着波士顿之旅未能成形的遗憾,也怀着对罹难者的哀伤,返回深圳。可那段耳闻目见、与“9.11”无不相关的日子,确乎难忘,尤其是废墟之上,那一缕缕携着冤魂、经久不散的白烟,至今还在记忆里时隐时现。
临窗苦思,不得其解。莫非文明越轨、人性错位?若敌对双方各以灭杀无辜、为其筹码,世界哪有人道、公理可言,那人类殷殷期盼的、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将是一场永远的梦。
今年,希思罗机场骇人听闻的“8.10”之险,幸为人类挫败了又一个从天而降的悲剧重演。功莫大焉!六架行将升空的飞机、及其预定同归于尽的目标――美国的三个机场。其间该有多少宝贵的生命及其家人,要对此感恩不尽!残酷的现实警示活着的人们,务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