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日本:无名的黄金之都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日本,有因盛产金箔而闻名的黄金之城,也有因整个佛堂都覆盖着金箔而闻名的黄金之都。黄金之城在日本海岸的金泽,而黄金之都则在内陆地区的平泉。我们跨越日本的山水田间,从青森向默默无闻的平泉飞奔而去。

平泉

平泉



平泉

平泉

对于被海洋环抱,内陆多山的日本来说,最不缺的就是宜人的山水。在三个星期的本州岛自驾中,我们经过无数山川、湖泊和河流。它们在盛夏里带给我们的清凉和享受,以及途中美味又健康的餐饮,让我们每每想起,都想再一次光临日本,其中就包括这段近7个小时的漫长旅途。刚开出酒店不久,我们就进入了森林中。不一会儿开始下雨,随之山中升起了大雾,我叫苦不迭。虽然我在雾气弥漫中无法开快,但森林中飘飘荡荡的雾气却让我们觉得像仙境一样。我放慢车速,开始沉浸在这仙气飘飘的氛围里。

去奥入濑溪流沿途

奥入濑溪流沿途

奥入濑溪流沿途

森林中都是盘山道,一路开来,我对这种路已经驾轻就熟。路上的车也不多,不一会就开到了青森县的田代高原。高原上不仅有1500多米的八甲田火山,也有因该火山活动而产生的湿地,还有日本菊花和樱花在盛夏里开放,一片宜人的好风光。在不知拐了多少弯后,我们与长14公里的奥入濑溪流相遇。溪流的尽头是它的水源地十和田湖,该路段被列入了日本的特别名胜地和天然纪念物。幸运的是,虽然此时仍然是乌云满天,但雨停了。我们在森林中逆着溪流前行,发现日本政府在溪流边的石户休息处设置了步道。本来一路上没遇到什么车的我们在这里发现了无数的车辆,路边的免费停车场几乎都满了。我找了一个空位停下,走下车,竟然看见了从台湾来的旅行团。

这里是对外国人来说是一个小众景点,但对日本人来说,却是一个著名景点。因而此地除了这个台湾旅行团和我们外,都是日本人。从石户休息处到入湖处,被苍郁茂密的大树深深覆盖着的奥入濑溪流沿途布满了瀑布,这让奥入濑溪流有了“瀑布街道”之称。虽然我们知道长途漫漫,但怎奈瀑布对我们太有吸引力,我们不能不在这里徒步。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步道很多地方都建在树荫下,因此湿热的空气在步道上减少很多。我们呼吸着浓浓的负氧离子,朝第一个瀑布走去,步道旁的木板上是关于石户和岩石小屋的介绍。介绍上说:“户”在当地方言中是小屋子的意思,也就是说,“石户”是用石头建成的小屋子,即岩石小屋之意。实际上,它是一块大型的岩石,被一颗巨大的桂树所支撑形成的。这里有着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位叫松的美女盗贼常常掠取过路旅客的钱物,她就住在岩石小屋里。

森林中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七叶树、连香树、水胡桃和山毛榉等树。踩着林间松软的泥土,漫步在时而轻缓,时而有激流的河边,我们觉得分外惬意。穿过马门桥,奥入濑溪流的落差开始变大,震耳的流水声从远处就能听到。因为沿途的奇石、岩壁和密林于一体,还有潺潺的流水和阿修罗之激流与我们相伴,所以到达千筋瀑布时,我们走了两公里多都不自知,一点儿累的感觉也没有。这个隐藏在树林间的瀑布太“秀气”了,差不多丝丝地往下流,若不仔细看,都无法注意到它的存在。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跟存在感不强的千筋瀑布相比,离石户休息区近3公里的云井瀑布是游人必到的景点。被森林包围的它高20米,分成了三段,水量丰富,从悬崖处飞泻而下时,水花四溅,蔚为壮观,是奥入濑溪流中最具观赏价值的瀑布之一。很多游人把这个瀑布作为游览奥入濑溪流的终点,我们不累,于是沿着溪流想去看更多的瀑布。这一次,步道中几乎看不见一个人,我们独享夏日里林间的新绿和清澈的流水。还没走多远,我们就见到了白布瀑布。瀑布如一条白练一般从悬崖上飞落而下,只可惜,它被树枝遮住了些许“容颜”,我们不能看清它的全貌。

人都是贪心的,我们以为白布瀑布的前方还有更惊艳我们的瀑布,因而不停地往前走。又走了2公里多,才看到一个小得可怜的玉廉瀑布。它就像从山中留下的水流,一点儿也没有瀑布的样子。我们看到玉廉瀑布的前方有一个指示牌,上面说铫子大瀑布离这里1.5公里。我想若是走到铫子大瀑布,再折返停车点,我们要在奥入濑溪流走15公里,这难度有点儿大。我让先生在马路边等我,自己走了6公里去取车,累得我一身是汗。接到先生后,我把车开到了铫子大瀑布,它的对面是白系瀑布。白系瀑布很“温柔”,水流经过不同阶梯流下来,有些赏心悦目,但铫子大瀑布却很“凶猛”。高7米、宽20米的它水流如注,向下喷涌。它跟云井瀑布一样,都是奥入濑溪流的“网红”点。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奥入濑溪流

虽然奥入濑溪流是日本人最喜爱的自然风光之一,但它跟加拿大班芙公园的瀑布相比,就像一个“提不起来的阿斗”。不管怎样,数世纪以来成为日本画家和诗人灵感源泉的奥入濑溪流让我们的旅途多了几分趣味,这趣味中也包括给奥入濑溪流提供水源的十和田湖。横跨青森县和秋田县的十和田湖呈漏斗状,因2千多年前的火山运动形成。日本国会中央大厅四周描绘日本春夏秋冬的油画中,夏季便以它为主题。 这里的人也超多,停车场收费,每台车500日元,3美元多。此地的卫生间很有意思,门把手上伸出一个平台,上面贴心地告知,此处可以放置一公斤的物品。去了世界上那么多国家,日本的卫生间是最人性化的。

十和田湖

十和田湖

十和田湖

湖泊,我们在世界上的不同国家看过很多,十和田湖除了蔚蓝至澄的湖水外,跟别的国家的最大不同是它有一个十和田神社,还有一个“少女之像”,这个全裸的少女铜像成为了十和田湖的象征之一。而十和田神社则是十和田湖的另一个象征,据说它建于平安时代初期,即公元9世纪初。它是日本东北部最大的山岳灵场,曾是山中徒步者的修行地。当地流传着平安时代的一位武将跟十和田湖中的大蛇斗法的传说,至今该神社都是当地的灵力聚集地之一。在占卜中,神社的人会把纸浮于十和田湖的水面,然后根据纸张的沉浮来判断愿望能否实现。

听起来挺神的,我们沿着十和田湖的湖岸走向这个神社。神社建在山里,氛围清幽,我们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只是这里的神社鸟居是原木色的,而不是日本其它神社的朱红色。离开十和田湖,我们便跟日本清澈的河水和湖泊告别,代替它们的,是翠绿的稻田,而日本不高的山,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线。经过秋田县的鹿角市时,我们还看到了一大片苹果林和葡萄园。我们知道日本的大米非常好吃,以至于我们在日本时顿顿早饭都吃米饭。可是日本的大米是“土生土长”的吗?

十和田神社

十和田神社

十和田神社

十和田神社

应该不是。中国的考古人员在湖南省出土了公元前1万年前的稻谷,因而此地被认为是水稻种植的发源地。一些专家说,稻米在绳纹时代晚期,即公元前3千年到公元前300年从中国传入了日本,这时间跨度也太长了吧。不管日本的稻米何时来到日本,日本的大米都在日本被广泛种植,自驾途中我们感觉日本人只要有一块空地就会钟水稻。开进平泉町前,我们看见了久违的太阳。路边的稻田在灿烂的阳光下,在远山的映衬下,越发显得嫩绿,生机勃勃。

去平泉町沿途

平泉町沿途

平泉町,位于日本的岩手县,“玛丽亚”台风就是从这个县穿过,进入日本海的,我们差一点遇上它。我之所以舍弃了沿太平洋之路自驾,一是因为奥入濑溪流,二是因为平泉町里的一系列寺院和庭园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百里奔赴,只为它们而来。今天的平泉町,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镇,但是它在平安时代末期,即12世纪的中国南宋时,却是仅次于京都的第二大城市,人口达10万多人,这都得归功于当地的蕃主平泉藤原氏。

这个最初是平安政府武将的家族趁着平安时代走向没落,一边扩张自己的势力,一边靠贸易大发横财。富裕起来的这个家族开始致力于本地区的文化建设,前四代蕃主用百年的时间兴建了中尊寺、毛越寺等寺庙和庭园等佛教净土建筑群,从而发展出了独特的平原文化,并使其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繁盛中心。我们对平泉的拜访就从最重要的中尊寺开始。如此重要的寺庙一定要收停车费的,400日元,不到3美元。寺庙在山上,我们要在森林中爬坡才能到达。令我们没想到的是,中尊寺是一片建筑群,这些建筑都建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一看这里就是钟灵毓秀之地。

中尊寺

中尊寺

中尊寺

中尊寺

中尊寺

中尊寺是天台宗东北大本山,始建于公元850年,由天台宗三祖之一的慈觉大师兴建,他是日本到中国的最后一批遣唐史中的一员。到了12世纪初的藤原家族时,他们开始大规模扩建这里,当时只为追悼在战乱中丧生的众多人士。藤原家的这种做法也许是感动了佛祖,从此他们家族便以佛教为核心,在平泉维持了近100年的盛世。虽然在之后的流年里许多建筑物和宝物因火灾烧毁,但日本第一座被认定为国宝建筑物的金色堂等建筑物及绘画和雕刻等仍保存良好,这让中尊寺显得更为弥足珍贵。

既然金色堂是中尊寺的“宝贝”,那我们就在绿意盎然中径直走向它,沿路经过八幡堂、赤堂稻荷神社、辩庆堂、地藏堂、禧善院、药师堂和观音堂。这些中尊寺的寺庙都免费,但金色堂要1千日元,不到7美元,里面收藏了3千件文化财产。建于公元1124年的国宝金色堂是中尊寺所有建筑物中,唯一保存至今的。整座佛堂都使用金箔亮漆涂覆后再缀以金银饰品,试图在现世中呈现一片金色的极乐净土。就是因为它,平泉才获得了“黄金之都”的美名,它也成了平泉黄金文化的象征。

中尊寺金色堂

中尊寺金色堂

中尊寺金色堂



中尊寺金色堂

中尊寺金色堂

这里的主佛是身披金箔的阿弥陀如来,两侧是同样披着金箔的药师如来和观音如来,还有金光闪闪的六尊地藏菩萨等。除了豪华无比的金箔以外,金色堂里还用了夜光贝螺钿、象牙和宝石等来装饰,水平达到了平安时代佛教美术的最高峰。藤原家族充分利用他们用重金打造的金色堂,前三代蕃主的遗体和第四代蕃主的首级都在这里,这在日本,甚至全球都相当罕见。

在宝物遍地的中尊寺,还有在深蓝色的纸上用一行金字、一行银色交错书写而成的经书,这种书写方式达到了日本写经史的顶峰。我们走出金色堂,沿着两旁都是树龄超过300年的杉树古木和竹林的参拜道走向中尊寺的制高点,在那里远眺美丽的山川,对中尊寺的印象好极了。令我们惊讶的是,这里还有敬拜中国12个属相的小神殿。

中尊寺

中尊寺

中尊寺

中尊寺

中尊寺

中尊寺

跟重量级的中尊寺相比,同样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离中尊寺一公里多的毛越寺重量轻了很多,但它也是由慈觉大师兴建的,12世纪时藤原家族把它扩建成了有名的庭园。我们不想再花停车费,于是走了过去。我家先生中途看见一个可以免费停车和免费上网的博物馆就再也不想走了,进去吹空调,我一个人在湿热的天气里经过熊野三社,然后走进了毛越寺。这里的门票700日元,4美元多。里面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湖泊,还有《作庭记》中记载的从山中引水入池,蜿蜒流过平原的水渠,也有假山哈沙洲及岛屿和立石。遗憾的是,曾经的寺庙遭遇多次火灾后绝大部分已经消失殆尽,但平泉人却把这座寺庙和周围的庭园恢复了原样,寺内的宝物观展示了此地挖掘出的佛像等。

毛越寺



毛越寺



毛越寺

毛越寺

毛越寺

在花了2美元门票,对位于山中供奉着知名武士源义经木制雕像的高馆义经堂一瞥,并吃过简单的午饭后,我们便启程赶往当晚提供我们最爱的一泊两食的酒店,在最后55公里时我上了高速,高速费12美元,一点儿也不便宜。我们没想到,第二天我们就要跟登陆东京和日本东海岸的“安比”台风相遇,我们将在欣喜与纠结中告别日本。



高馆义经堂

高馆义经堂

平泉博物馆

平泉熊野三社

平泉餐饮

路线

 
鸽哨 发表评论于
多谢好文分享,你的文笔和历史知识交相辉映,赞
lily0824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不客气,也谢谢你的留言。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