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高士薛宝钗

大家好,小黄鹂博客开通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决定最后还是写些薛宝钗,虽然这个任务很艰巨。

红学界对薛宝钗的评价还是有过起伏的。 早期读红楼梦小说的甚至包括续作者高鄂还是很欣赏薛宝钗的,即使同情林黛玉的红评家也承认薛宝钗的为人处事颇为值得称道。

但是后来这个风气就转了,薛宝钗的为人处事变成了她阴险的地方。林黛玉和薛宝钗变成了善和恶的对立。我一直没有搞清楚这种转变的起因,私自忖度大概是因为戏剧的缘故。

薛宝钗的形象经过一个熊市的暴跌以后,开始慢慢有了反弹。毕竟从第三者的立场看来,薛宝钗并没有一定的理由非得对林黛玉谦让,也没有一定的理由说她对贾宝玉的爱不是真的。

但是我们如果抛开贾宝玉这个男主人公呢?

作者塑造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不同的形象到底是因为什么?林黛玉是柳絮才,薛宝钗是断机德,难道每一个人都体现才和德的对立么?

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觉得我们长期以来的作文一直很颓丧的,处处宣扬一种怀才不遇的牢骚和伤感。不但如此,我们还几乎因此把它的对立面称之为愤青,视之为邪恶。这样就给我们建立起了一种才和德的对立,似乎有才的人总是因为缺德的人的阻扰才失去了青云直上的机会。

这样的文风和社会心理估计还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流行,但是我们不妨从另一个程度来看林黛玉和薛宝钗。

我觉得作者并没有贬低薛宝钗的意思。虽然贾宝玉倒是对薛宝钗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反感,但是作者毕竟不是贾宝玉,贾宝玉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体现的心里有着很大的起伏和改变。

这里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在贾宝玉讥笑薛宝钗象杨贵妃的时候,薛宝钗立刻沉下脸,对贾宝玉冷嘲热讽、指桑骂槐、反唇相讥。这好像是薛宝钗惟一的一次发火,她的这次发火跟我们的印象就是她很反感杨贵妃兄妹祸国殃民的行为。另外一次就是薛宝钗借用螃蟹讽刺了当时的权贵恶少。

林黛玉也有蔑视权贵的言行诗作,但是她不如薛宝钗大胆。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这些行为,使得《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摆脱士人们怀才不遇的心态;但是在另一方面,作者赋予了这个态度更丰富的社会内容。

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林黛玉的伤心是因为对于将来未知的忧虑。 她对于贾府环境的不适应使得她产生了很大的恐惧感和自卑感,这个自卑感和恐惧感是门第和学识远远不能弥补的。

那么薛宝钗呢?如果抛开和林黛玉的对比,抛开红楼梦的社会背景,薛宝钗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是不是会活得很惬意呢?

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薛宝钗的特点就是对于过去有着太超然的态度,她似乎看透了将来。 所以她劝林黛玉不能为别人的笑话着急,笑话贾宝玉无事忙。

我觉得她这样的人也未必有很多的朋友,未必活得快乐。真正活得快乐惬意的人往往是傻乐。他们因为自己的过去自鸣得意,凭着一知半解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苦难或者说教之上。

原创文章,严禁剽窃,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