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惜别】一文的重写随想

互相提携勉励;为我,为你,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海外闯出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奉献自己的绵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关于【惜别】一文的重写随想


【惜别】前后写了九个章节(最后章节的“后记”尚未完成)。原型的悼文本不分章节,在整理修改的过程中,发现因为原型本是悼文,因此某些方面无法面面俱到,故决定重写。原以为为重写而命名的副标题及划分的章节没有什么问题了;然而写着写着觉得有必要对副标题和章节上做一些必要的更改和调整,因此望诸位谅解海涵。

我和我的遗妻是在解放初期的婴儿潮那个年代出生的,和现在我长女一辈的新生代不同,因此命运便没有象新生代那样幸运了。三反五反打击右派时期我们正呱呱落地,大跃进的狂热浪潮我们已开始记事。朦胧中记得那时我祖父开设袜厂时的织袜机。设备等,甚至连我家大门的铜扣及栅门的铁栅都因大跃进被强制奉献了。

我们的童年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忍饥挨饿中挺过来的。说是三年自然灾害,其实绝大的成分应该是人为造成的:大跃进、高产田的浮夸风加上苏联的逼债,更由于毛泽东的世界革命大后方的错误理念以至不得不让国内的百姓们勒紧腰带;令成千百万的人民因饥饿而枉死非命。。。

少年时期正赶上文革的腥风血雨,青春又捐给了上山下乡。但恰恰是上山下乡八年与农民划等号的时期,严峻的现实和生存的残酷令我不得不开始对人生进行痛苦的反思,从而进一步开始质疑当时政府对我们的教育灌输的可信性,更对当时的成份论深痛恶绝。

受惠于邓小平的猛然醒悟,千百万远离家门的游子有幸得以返城就业。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对政治对入党提干已完全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无论单位领导如何说服最终仍无法动摇我的决心;凭着自己的毅力学得一技之长并为喜来登宾馆的青睐,虽几经周折终得以跳槽。

然而虽在独资企业,但当时大环境还是没有什么大变,只是口袋里比人家多几张钞票而已。深受成份论之害,从未谋面的,由解放前夕赴台而后终身在海外漂泊的伯父成了我的无妄之灾;令我在下乡期间无论表现如何出色仍均与入党、参军、招工、升学无缘;而说真话更使我受苦不浅。。。

心有余悸的我每当回想父亲文革被整的惨样,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要经常告,七八年再来一次” 的余音时刻震撼着我,使我最后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优厚的薪金决意出国。海外漂泊奋斗数十年,虽然可以说我是出国创业的失败者,然而我并没有因此后悔。

我从来不赞同我母亲“是出国害了我的一生”的说法。因为之所以令我陷入今天的困境,其实不完全因为出了国。平心而论在刚刚来加的三五年间,我应该是满足的。积累第一桶金,在异国他乡重新创家立业虽然辛苦,然而当时尚是大陆在蒙城创业渺渺可数的幸运儿之一的我,更为靠自身能力赤手空拳开辟了一块天地而自豪。

大陆投资的失败虽然由于大陆某些地方官员的腐败所致,然根本的原因是我在大陆亲友的自身问题令他人有机可乘;同时和我自身从开始便不把大陆的投资作为自己创业的一部分,仅仅将此作为帮助家人脱贫致富的错误理念有相当的关系。虽然在我搜集到的证据面前加国有关机构为了顾及大陆的市场而不愿和大陆有关方面交涉,但这个帐应该算在我自己头上。

当然我遗妻的不幸和接之而来在我身上发生的种种不幸不公,加国及魁省的官僚机构,是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的,更因人种、文化、语言等方方面面反映出来的歧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便是为什么我的社工一再鼓励我将我的不幸和经历写作成书的真正原因。而嫉恶如仇,易动感情,总是喜欢为弱者打抱不平的作风亦是令我深陷绝境的另一个原因。

希望我的努力至少能为大家作为借鉴,从而少走不必要的弯路。以下的网页是我诉求不平,还我公道的最新进展: 

REQUEST OF REFUSAL EXPLANATIO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14670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