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昨――怀念奶奶


这第二篇旧作,是比“迷失的苦难”更早一年写的。奶奶是我记事以来失去的最亲近的人,因为她过世之后我再没有回去过她生前的住处,所以直到近四年后的现在,我仍然常常觉得她还在北京,微笑着在她茉莉飘香的四合院儿里等我回去。

 

在我所有平媒发表过的文章之中,这篇是被改动最少的一篇(我自己编辑自己文章的情况除外)。其实这篇文字当中写到的,很多是我个人童年的琐事,对读者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但是编辑没有去掉那些部分,对我为奶奶而存留的记忆是莫大的安慰。

 


  




今天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旧金山除了雾比平日更浓以外,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是于我,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奶奶今天在北京火化。正如我在电话中对堂妹所说的,奶奶的去世,使得我觉得一个时代过去了。奶奶带走了北京宣武门那个胡同所有的温暖。一直以来,那是我在北京唯一的家。现在我没有这个家了。

 

从小随爸爸妈妈四处飘泊,但知道他们在北京有一个家。小院里有很多间屋子,有奶奶种的文竹,茉莉,海棠,还有好大的客厅。客厅里老早以前有一张弹簧床,对于小小的我极其新鲜,就在上面跳个不停,一个大头朝下摔在瓷砖地板上,留下一个永久的教训。

 

奶奶那时还没有很老,会带我去吃糖耳朵和四川饭店的担担面,还拉着我的手上街买菜,买切面。奶奶的手很细软,帮我用香皂洗脸,滑滑暖暖的感觉现在还记得。后来北京开了第一家肯德基,在前门。奶奶很喜欢吃,就带我去,要撒很多花椒盐,真是中西合壁。这就是奶奶,喜欢喝好茶,又热衷喝可乐。

 

这个圣诞节T来看我们,还提起小时候,大家在奶奶那里相聚。大人坐大桌,小孩坐小桌,各有各的乐趣。那时候NS,还有我,是住在外地的。寒暑假才回去。有一年S蹿高了一大截,人也突然漂亮了。在胡同口遇上,不敢相认。T更有意思。因为是孩子中最小的,也最像小孩子。一年半载没见面,便会害羞好一阵子,要一起玩儿一会儿才又自然起来。但她玩儿起来也很疯。有一次女排夺冠,她高兴得跳起来,抓住里院小屋的房梁荡悠,以为自己是郎平。结果那根可伶的老木头被她拽断了。

 

比较起来,还是Z最有姐姐的样子,从来不跟我们乱来,只是偶尔指导一下。她不在的时候,N小鬼当家,把奶奶给大家去陶然亭游泳的钱看得紧紧的,不肯轻易给我们买老玉米吃。不过,最不够意思的还是S,游泳丢了裙子,穿我的回来。欺负我小,让我穿条小三角裤大摇大摆地坐102路,脸面丢尽。

 

闹归闹,八个姐妹十分相爱。有一年S的腿作了手术后住院,大家在小院的半露天厕所墙上扒了沥青,弄软了,做成各式家具,带去医院探病。不料S不以为然,扔在一边。尽管我们知道家具做得实在难看,但她的不屑还是伤透了大家的心。

 

另外一次做手工是只有我和S两个人。那年北京流行用彩色的丝线缠小粽子,我们做得兴起,不愿停手。因为我们两人睡客厅,怕被大人发现,于是把台灯塞进棉被下面,蒙头大干。大瓦数灯泡烤得我们大汗淋漓。最终还是被奶奶发现,勒令睡觉。

 

虽然在院里有自己的小屋可以住,但在冬天,还是睡在客厅。有火炉,很暖和。奶奶夜里看火时,总顺便帮我盖被子。当时并不觉得怎样,只认为她年纪大了,很罗嗦。现在回忆起来,才看到她对我的关心。可惜已经太晚了,都没有机会告诉过她我的感激。

 

更加没有机会说的,是我对我们那个胡同小院儿的留恋。那里的奶奶是全家的中心。连爸爸一辈的人都成了孩子,享受在妈妈家的感觉。爸爸贪睡,动不动就跑到奶奶的房间去眯瞪一小会儿。大多数时候,大人们就在客厅里聊天。客厅阳光充足,冬天火炉总烧得很旺,无比温暖。在这样的地方吃着瓜子,喝着茶,看着炉子上的水壶嘟嘟喷着热气,人都懒懒的了。这就是老北京,这就是北京的老胡同。在这里最忙碌的是大姑这个长女,给大家做饭,有很多好吃的菜。

 

慢慢的我们就长大了,不再对院子里的枣树感兴趣。胡同口的小店也变成了发廊。奶奶不再出门,整天在家里呆着。我已经被保送上了大学。这对于奶奶来说,是一件引以为骄傲的事情。常常把积攒的登载我照片和保送消息的剪报拿出来显摆。那神态是个十足的老小孩。年轻的我觉得十分尴尬,不愿意我的事情被她总提起,并没有体会她长辈的爱心。唯一安慰的是,我好歹还知道奶奶的寂寞,所以每逢周末从学校回来,总是坐在沙发上,让奶奶拉着我的手,给她讲学校里的一些趣事,陪她聊些家常。往往还是坚持不了多久就困得不成,要去奶奶的床上睡觉。这时候奶奶就去厨房给我做肉饼。我本不爱吃肉食,但奶奶做的肉饼是一流的,至今仍然怀念。起初奶奶还派我去买肉馅。后来一到周末,就让保姆提前把肉馅买好,等着我回来用。我十分贪玩,经常周末出去玩,就不回来了。不知有没有令奶奶空等,使她失望。如果有的话,愿天上的奶奶能够原谅,正如愿奶奶可以原谅她所有这些儿孙所做过的令她伤心的事情。希望奶奶能够知道大家有多么爱她和想念她。这样她一定会高兴的。爷爷英年早逝,这些孩子就是奶奶的产业,是她生活的全部。所以她会为每个孩子的好事高兴,会特别在乎我们令她不满的地方。我从前总怨奶奶为人挑剔,又倔强。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心,尽管可能有各样不合适的举动,但总是真诚的。

 

更何况血缘这东西,是怎样也割不断的。妈妈就总是说,阿小J吃饭像极了奶奶,爱吃甜的,软的;手边随时要备着一张纸巾,吃一口,擦一下嘴巴。奶奶去世前的那个晚上,我去朋友家,走时好好的,在她家里,突然就头痛欲裂,呕吐,全身发冷。凌晨一点二十五分,姐姐来电话,告诉爸爸,说奶奶去了。当时爸爸是在客厅接的电话,我在自己房间里,并不知道电话里讲了什么事。但因为早些时候知道奶奶不好了,所以也就猜到发生了什么。我听到爸爸挂断电话,进了洗手间,在里面呆了很久很久。我躺在床上没动。屋里静静的,什么声音都没有。我知道爸爸正独自在洗手间流泪,痛不欲生。我不敢想象他的痛苦,不敢去面对他的痛苦,更不敢从他痛苦的表情上去证实这个噩耗。时间过得真慢。我默默地躺着,听不到爸爸从洗手间出来的声音。一切都被痛苦凝固住了。而我则在黑暗中等待我最亲爱的爸爸从巨大的伤痛中走出来。

 

第二天早上,仍然不敢起床去面对。女儿来我房间玩儿了一会,拖我起来。走到客厅,看见爸爸背对着我,坐在客厅的地毯上,在推BABY的小秋千。秋千上的儿子张着大嘴傻笑。我轻轻走过去,在爸爸身边坐下,把头枕在他肩上,看到他满面泪水。。。

 

昨夜想着奶奶的事情,一夜都没怎么睡。昔日的热闹同冷清都想了一遍。还记得有一次,T带了中央电视台的人来家里,要拍北京老百姓吃饺子的片子。大家就都忙活着和面,做饺子皮,和馅,包饺子,煮饺子,端饺子。大姑演那端饺子的,一次一次将热腾腾的饺子从厨房端到客厅,还得喊着“饺子来喽!”那样子可爱极了;我结婚,奶奶出席,是神气的老寿星;出国之前,去看奶奶,在院子里吃饭,S和她先生也在,而大侠就坐在奶奶身边给她剥虾。奶奶生前我一直享受她的照顾,为她做得不多,所以我也感谢大侠代我尽的一份孝心。

 

往事如昨,但是奶奶已经走了,大家大概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全部聚在小院里了。过了这几天,仍然不能面对这个现实:我将再也见不到奶奶,回不到从前,听不到大家庭的欢笑了。

 

夜里喂阿小N和阿小T吃奶。看着他们闭着眼睛安祥地吃,比出生时已经大了很多,我不觉间两眼泪湿。人类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向前走着,是虚空,也是无奈。我跪地祷告,愿慈爱的耶和华我的神,看顾奶奶,让她知道我们对她的爱和怀念,能够得到安慰,等我们将来在天家与她相会;也求神安抚奶奶这些子孙的心,赐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平安和喜乐。

 

20031月写于美国加州

 

[早期题后记]:

 

纪念奶奶的文章实际上是为爸爸写的,因为身在美国,实在是做不了其它的事情。而且是不得已而写 - 如果不写,心里就放不下这件事,觉得对亲人和自己都有无限亏欠。可实际上却是写好之后很久都不敢拿给爸爸看,怕他读了难过。

 

亲情可爱又可怕。一个人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心情,但却很难不担心自己心爱的人。

 

明天要全家出去旅行。其实只是出去几天,小孩子的东西却已经塞了满满一车,没有留点空给我们自己的用品。这是一种无私的爱护,可是非常容易给被爱的人沉沉的压力。所以我不断提醒自己,努力作一个开明的母亲,让孩子成长的路途上能够因为有我的爱而感到轻松,而不是沉重。


fangf1000 发表评论于
"奶奶带走了北京宣武门那个胡同所有的温暖。一直以来,那是我在北京唯一的家。现在我没有这个家了。" 我也是宣武区长大的。家在北京,有相似的体会。出来10年了,父母也年纪大了。可只有北京是家。总是怕有一天爸妈不在了,北京的家没了。一定得多回去看看。
网上无名 发表评论于
DueProcess和为人父,谢谢你们。是的,那时候,大家庭的感觉很热闹,现在在美国,都没有亲戚了。。。
为人父 发表评论于
看了你的文章也让我想起我的奶奶,尽管我都50岁的人了,可是梦里还是经常出现奶奶,就象活着一样,永远是那样慈祥和乐观.谢谢好文!
DueProcess 发表评论于
我们家也是个奶奶为中心的家。四世同堂。
大家在奶奶那里相聚。大人坐大桌,小孩坐小桌,各有各的乐趣。--简直像极了
好怀念 。。文章很感人,谢谢
网上无名 发表评论于
呵呵,明亮,幸好当时还没有数码相机和网络,不然我就可能也跟“小胖同学”一样,成为网络名人了。。。
明亮 发表评论于
看我说什么来着,你还是最好的孙女。。。
“欺负我小,让我穿条小三角裤大摇大摆地坐102路,脸面丢尽。” 哈哈,要看照片。
“亲情可爱又可怕。一个人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心情,但却很难不担心自己心爱的人。” 这是真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