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好朋友的父亲罹患老年痴呆症很多年,新年第一天凌晨去世了.这几年来,他的病情每况愈下,开始是请了一个人在家里陪他,后来渐渐生活不能自理了,于是送他到老人院,由护士照顾,后来根据病情又转到能提供更多护理的另一家.下半年时就说情况不好,几乎所有日常生活都要人帮助了.新年前两天我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他父亲不行了,并发肺炎,只能由着他自然辞世,医生预计就是年底年初的任何时候.
姐弟俩除夕都在医院陪父亲,他们的父亲在两点多去世,其时我的朋友守在身边, 他姐姐在凌晨一点离开,没能送别父亲,但是已做过了告别,也算没有遗憾.
葬礼在今天(一月六日)上午十一点举行.这是一个很安静的仪式,亲人朋友到场,送了花篮和卡片.仪式开始前大家在大堂签到,翻看老人生前的照片.一页一页翻过去,我们看到了他的一生,从英俊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甚厚的几本记录了几十年的历程.可以看到很多快乐的片刻,孩子们的成长,夫妻俩的老去,度假时的开心,节日时的欢聚…有一张很特别,老先生穿着睡衣在用绳子扎紧填料了的火鸡.朋友的姐姐解释说感恩节火鸡对他们父亲来说极为重要,所以他总是一大早就忍不住起来忙活,这一年被家人偷偷拍到这张照片,成为特别的纪念.
我见过他们父亲很多次,他的记忆越来越差,但他总是笑嘻嘻的.很友好.过节时姐弟俩总是把父亲接来,大家一起热闹.平时两人也轮流每个周末去看他,带他去吃饭,喝茶,开车兜风.为了给他找一家合适的老人院也费了不少周折.有一次我朋友跟我说,他父亲动作慢了很多,一天他坐在老人院的椅子上,看着他父亲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将沙发上垫的一块毛毯的边角塞好.后来他又和我说他父亲已经不认识他了,很多时候他就是坐在那儿看看父亲.
这对姐弟让我改变了平时有关西人对父母感情淡漠,照顾不周的说法.我的朋友说:这只是一种错误的印象.我又想起很久以前我的一个美国老师对我们这个问题的回答.她说他们感情其实也很好,关系亲密,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于中国人而已.我还有一个外国朋友前几年父亲得了癌症去世了,确诊癌症后老人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我听了问他为什么不陪他父亲去,我只是听到心都要碎了,他说他提出要陪他父亲去,可是他父亲坚持自己去,所以他随老人的愿.我这才明白很多西人把独立看得很重要,觉得自己可以的事不愿要他人帮忙,如果别人坚持,他们会觉得很不舒服.后来老人住院,母亲和儿子天天去看望,陪到很晚才回家,直到最后的一刻.
举行葬礼的地方布置成教堂的格式,前方正中是一块彩绘玻璃,前面的条案上摆放了花篮,老人的照片,和他生前喜爱的东西:巧克力,金笔,金表,等等.左边有一个发言的台子和一台风琴.下面的座位和教堂一样呈两排,每一排都摆有一盒纸巾.观礼的每个人都在门口得到一张卡片,外面印着漂亮的图案,里面特别印制了老人的照片和亲人的怀念之词.
仪式开始,主持人先讲话,在这种场合,关于天堂的说法令人感到十分安慰,如主持人说的那样,一家人最终都可在天国相会.接着是我朋友讲话,他简短地回顾了他父亲的一生,赞扬父亲是一个爱钻研,不断学习的人.讲到了父亲教他一些事情的故事.他们的葬礼从大家到场气氛就和我在国内参加过的追悼会不同,相对轻松一些,人们还带着笑容.(不知是不是我朋友一家比较特别)我朋友在讲话里还发噱,有人轻声笑起来,他的一个比较亲近的婶婶笑得尤其响.我感觉我朋友在努力微笑,但讲到一些片断还是潸然泪下.
然后是他姐姐讲话,两人在台下紧紧拥抱.他姐姐一向很开朗,每次聚会都是中心人物.她讲了父亲在她成长过程中对她的支持.讲到母亲生了小弟弟之后出院时的情形,她推着轮椅,觉得是自己推着小弟弟,而父亲走在她身后,扶着她握轮椅的两只小手.她对这一幕印象深刻,觉得父亲一直是这样扶持着自己,并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最后是主持人做结束语,放了一首歌作为尾声.令我意外的是这是一首很轻快的歌,吉他伴着轻轻的歌声.我不知是什么歌,好像是把几首老歌改编在一起.我听得出的有: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和WHAT A WONDERFUL WORLD.期间我听到朋友姐姐轻轻的哭泣.后来她解释说选这首歌是因为小时候母亲常常唱着哄她睡去的催眠曲,而父亲在医院最后的日子里她也常常唱着这首歌陪他入睡.
葬礼没有安排遗体告别,气氛不像国内那般沉重,也没有人撕心裂肺地哭喊.规模较小,都是家人,亲近的朋友和几个以前的同事.结束后大家依次退场,很安静.在快结束时好像有两个其他人进来,站在后面,接着有工作人员上前低语,仿佛是说时间到了.估计下一场的人们已经到了,令我觉得很难过,好像排好队走过场似的.
大家在大厅又聊了一会儿,有人分发去招待会(RECEPTION)的地址和地图.我和朋友聊了聊,他一直说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但还是很难受.他一向油腔滑调,大大咧咧,可是我和他说着话,他突然说 IT’S TOUGH. 我望着他的眼睛,只见它们变得越来越亮,大大的眼睛里一点一点盈满了清清的泪水.说实话,那一刻我很震撼,觉得这比哭喊更有感染力,眼泪不禁也上来了.我嘴很笨,不知说什么好,只能用拥抱来表示自己的同情和支持,希望他好受一点.只是那么一刻,他很快恢复了常态, 还很不好意思,说: YOU MUST BE SURPRISED THAT I AM THAT EMOTIONAL.我知道他虽然平时很贫,却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不过那么熟了,还真没见过他这样.
招待会设在他父亲的住处.气氛更加轻松.我总觉得国内追悼会上人人都表现得异常伤心沉重,有的人还会大声说一些很肉麻的话.我母亲去世时一个不相干的我几乎不认识的邻居来到我家表示慰问,说了几句,竟落下泪来,令我非常惊讶.我是一个不会当众抽泣的人,也不愿向人展示我的悲伤,眼泪不掉下来并不等于心里不难受,没有必要向人证明什么.这次葬礼让我觉得大家很放松,毫不作态,老人的一个表妹居然穿着大红的上衣.葬礼过程中,子女讲话中还开玩笑,下面人也笑.但也有的时刻大家都很沉默肃重.感觉比较真实,没有负担.
到了家中,大家更加欢快,两只狗狗应声跑出来,兴奋不已地摇着尾巴,互相追逐.很快大家就分成几群聊天,吃东西.有的人在补看照片.主人家准备了三明治,水果,小食,甜点,和各种酒水.有一种W(M)OLE(?有待考证) WINE很特别,是用红酒,桔子汁,ORANGE BRANDY,肉桂及其他两种我没记住的香料,还有柠檬等等煮成,就像是热的水果PUNCH.还开了一瓶67年的白兰地,每人一小杯,做了TOAST,敬给朋友的父亲.
我和很多朋友经常一起聚,所以很熟,就坐在一起聊天,他们讲别人的私事,今年夏天的旅行,话题无所不及,我看我朋友坐在那里,也不知他心里如何感受.想来和我们总是不同.他姐姐和姐姐的男友在另一间屋子陪年长的亲戚聊着.那位穿了红色上衣的”表姐”过来跟我聊了很久,说她有一个女儿,又收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的原来说是意大利和德国人的后裔,后来和自己的父亲联系上了之后居然发现有1/4的中国血统.她领养的女儿很乖,一直和她很亲.想当初她还因为女孩正值青春期,几乎不想收养她了.她年轻时有一年的生日礼物是去BUTCHART GARDEN,当时爱上了那里,说以后要到那里生活,十几年后居然真的搬到了那里.她现在就生活在VICTORIA.所以,人生很多事真的是难以预料,又像是早有定数.
一个小时后,人们陆续离开, 剩下相熟的一群, 这时完全像是平时的聚会了.我又在想我朋友心里会是什么感受,他说明天他要去做一些疯狂的事,想来心里一定很难过吧,这种事一定需要时间,要在心里自己完成对亲人的悼念,别人没法帮忙替代的.所以我也就无语.想起国内吃豆腐饭也是十分热闹,与之前追悼会的沉重气氛迥异,觥筹交错,好像换了一群人似的.
这种场合每个人的感受自然不同,也很正常.而亲近的人心里的痛自己知道,没法逃避的.人生很多事情,大抵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