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印象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能够思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澳洲印象

1.改变了《荆棘鸟》留下的澳洲印象
     在国内时读过澳洲的著名小说《荆棘鸟》,来美后又看了同名电视剧。因此产生了我对澳洲的第一印象:大片的野性荒原、牧草中一群群牛羊在游荡,鸵鸟袋鼠满地跑。这次澳洲一行,悉尼、墨尔本、布里斯本跑了一圈, 所见都是与美国相仿佛的大都市。别说鸵鸟袋鼠了,十来天连一只羊都没见到。直到最后两天,去墨尔本远郊的大洋路去玩,才在路边看见连绵的牧场,围栏里剪得齐齐的黄色的牧草,还有永远在吃草的羊群,从来看不见它们抬起头来。这里的牧场和美国西部的农场极相似。唯一的区别是澳洲的牧草在夏季由于少雨变黄,而美国的牧草在冬天由于天冷变黄。但是美国的冬季也就是此地的夏季。

澳州土著

2.澳洲的海鲜美极了,胆大的可以去尝尝鳄鱼,鸵鸟和袋鼠肉
旅游的节目之一是品尝各地特色佳肴。到澳洲后,立即向当地人叩问此地的特色,才知并无澳洲特色饮食的说法。此地主要菜式接近英伦,以三明治,炸鱼和土豆条最多。本地特色是以鲨鱼肉做炸鱼条。不过也有人说澳洲的饮食特点不在于烹调方式,而在于材料。澳洲靠海,饮食的主要材料也是海鲜。有人说澳洲海鲜三宝是海胆、生蚝、鲍鱼。我们在墨尔本的联邦广场上的著名酒吧Arintji Cafe里尝试了澳洲的生蚝,一种是原味,直接放在铺了一层海盐的盘子里,一种是浇了酒吧调的甜酸沙士,生蚝价格不菲,3澳元一只。尝尝觉得腥味较重,不如西雅图的生蚝味道鲜美。

悉尼歌剧院

悉尼市有两家不错的海鲜酒家。一家是圆形码头旁的璇宫酒家。在这里侍者向我们推荐活鲜贝(带子),一只6澳元。以前一直以为鲜贝是大海蚌的贴着壳子的肉柱,纳闷其他的蚌肉都到哪里去了。这种活鲜贝很大,带壳,放在小盘内蒸熟,浇酱油,葱姜。白色的肉,桔红色的卵,色彩鲜丽,十分诱人。味道鲜美。红色扇状的壳和Shell加油站的标志一模一样。涂上清漆,就是一件很漂亮的艺术品。于是让店小二洗净打包。这家饭店的炸软壳蟹味道也很不错。另外一家是中国城的金唐海鲜酒家,这里的活鱼活蟹品种最多,特别是活龙虾,活鲍鱼都是最好的,当然价格不菲。

奥运村

澳洲龙虾在墨尔本卖到44澳元一磅,相当于30多美元一磅,比美国的龙虾贵得多,开始一直觉得不值。后来在墨尔本的龙舫饭店吃饭,由于活鱼种类不多,就无奈要了一只活龙虾。尝后觉得和美国龙虾不同,第一味道更鲜美,肉质也很细嫩。特别是肉比美洲龙虾多,一个一磅半的龙虾,三个人吃得都很尽兴。最独特的澳洲海鲜是在阳光海岸的一个小镇的餐馆里吃到的。那天我们从沙滩驱车回来,饥肠辘辘,找到旅馆后,就去吃饭。才发现今天是情人节,小镇上的几个饭馆都已订位到客满。连吃几个闭门羹后,看见一家海鲜馆。打算作最后尝试,不成就吃快餐去。侍者看见我们急迫的样子,非常同情,在角落里凑了一个两人桌。坐下后奉上菜单,翻到海鲜类,正挑挑拣拣。看见邻桌端上一只巨大的玻璃篮子。那份量,正适合我们的饥肠。侍者说这是海鲜篮,60澳元。于是把菜单一合,吩咐照此办理。海鲜篮装满了对虾,生蚝,螃蟹,鱼,鱿鱼,墨斗鱼,青口,鲜贝等各种海鲜,其中有一种叫Bug的,椭圆形,像一只硬壳甲虫,肉质细腻,多汁,稍甜,蒸熟后味道不逊于龙虾,是澳洲人最喜欢的海鲜之一。澳洲的特产海鲜还有白色的南极蟹,体型很大,一只在一磅半到两磅左右,肉质细嫩。

巨大的海鲜篮

BARRAMUNDI是澳大利亚特产淡水鱼,广东话叫盲槽,是中国餐馆常见的活鱼,大约20澳元一磅。加葱姜清蒸后,肉质洁白如玉,味道极其鲜美。其它澳洲特色还有鳄鱼,鸵鸟,袋鼠肉。但在西餐馆很少见,只在中餐馆见到。在墨尔本的北京烤鸭店品尝过炒鳄鱼肉片,样子味道都类似炒鱼片。BBC有一个节目,由听众评选了50种不尝就会终生遗憾的食物,其中就有Bug,活鲜贝,BARRAMUNDI,鳄鱼,鸵鸟和鲨鱼。

墨尔本市有3000多家餐厅,每天吃一家,要吃十年才能尝遍。我们在这里品尝了日本,泰国,希腊,土耳其,中国,台湾,意大利等各种口味。墨尔本和悉尼的中国城都满布中国餐馆。但是悉尼和墨尔本的中国餐馆都各有特色。悉尼的中国城喜欢在街上摆满露天餐桌。每到下午,总是座无虚席,而且大部分食客都是高鼻深目的洋人。是中国城的著名景观。墨尔本的中国城街道狭窄,无露天餐桌。但每家中餐馆门前都站着一位旗袍小姐,拿着中英文菜单招揽食客;这种场景倒与悉尼红灯区有些相似,那里每家脱衣舞场的门口也总是站着一位大汉,招揽男性游客。

悉尼中国城

澳洲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国。有很多酿酒厂。几乎所有的餐馆里都卖酒。葡萄酒的种类很多,从十几澳元到七八十澳元不等。选择的要诀是不要让别人告诉你的口味,不要看价格,适合自己的口味就是好酒。我喜欢澳洲的一种雷斯林白葡萄酒,微甜略酸,带果味之香,口感很好。

3.这么多华人面孔,好像到了中国
比起美国,澳洲的社会更显得多元化,很多城市都有土耳其街、希腊街、越南街、意大利街,中国城等。悉尼和墨尔本的中国城都位于城市中心区,街道整齐且洁净。澳洲的华人移民要比美国多。走在街上你也能看到许多亚裔面孔。乘公共汽车也经常听到中国话的交谈。澳洲移民比较容易,我的一个亲戚在澳洲留学,我请他在中餐馆吃饭,他正在申请移民。因为他在偏远地区的大学读的本科学士,他已经积够了移民需要的分数。而在美国靠读学位移民是不可能的。中国人到澳洲读大学的人很多。我们的旅馆旁边有间小楼,上面挂着南昆士兰州大学墨尔本分校的招牌。昆士兰州在澳洲东北部,在澳洲的南端墨尔本办个分校确实有点不伦不类。一座小楼就是一所大学。该校出入的面孔多是亚裔。大约也是那种借办学为移民跳板来赚钱的学校。

悉尼大桥

4.驾四驱车在沙滩上狂奔,惊险刺激
澳洲有超长的海岸线,是旅游的好地方。澳洲海滩旅游的特点是冒险。大沙国家公园是未开发的海滩,100多英里的海岸线,都是质量最好的细沙滩。通向海滩的都是沙路,只有四轮驱动的越野车才可达。我们在机场上租了一个可乘7人的日产的Patrol四轮越野车。太太嫌车太大,不好开,想换一个车。我说算了,大车也有大车的好处。因为行程未定,没有预定旅馆。准备走哪里就住在哪里。如果找不到旅馆,可以在车上睡觉。车一开出机场,就险象环生。澳洲的车的转弯灯和雨刷的位置都和美国相反,想打转弯灯,常常开成了雨刷。后视镜也在相反的位置,开始也很不习惯。在澳洲开车,本身就是冒险。因为车在路的左边行驶,和美国相反。特别是在转弯的时候,很容易转错,和对面来的车迎头撞去。

在沙滩上开四驱车狂奔,是很有趣的经验,新鲜、刺激、惊险。一面是碧蓝的大海,一边是色彩斑斓的山岩,沙滩平坦开阔,游人很少,可以猛踩油门,高速行驶。虽然天气很热,但海风从打开的车窗涌入,吹拂在身上很舒服。去沙滩只有一条沙路,沙子很松软,非常难走,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车子陷入沙子中,大半个轮子都被埋住了。反复换挡,冲了几次,车子都是毫不动窝,只是越陷越深。最后猛踩油门,终于冲出了重围。离开国家公园后,我们在一个小镇加油,看见加油站贴了一墙的照片,都是陷入沙中,岩石堆里的四驱车,有些被陷的车还赶上了涨潮,又遭到没顶之灾。

             
       墨尔本附近的大洋路也是澳洲行旅必游之处。大洋路蜿蜒曲折,一路经过澳洲风情小镇、白沙滩、热带雨林、田园、牧场。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山坡,一边是壮丽的海崖风光和奇岩怪石。“十二门徒岩”是十二个形态各异的断壁岩石,这些岩石有些类似犹它州的拱门国家公园的奇岩怪石。但是海边的岩石色彩对比更加丰富:黄色的礁岩,红色的海岸,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色彩的组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让人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5.百年前殖民者的城市规划让人感叹,为今天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架构
悉尼和墨尔本的高楼大厦不如北京和上海多。但是两城市发展整齐,规划有序,行居两便。悉尼的公共汽车和墨尔本的有轨电车都很方便,站牌上有电子显示下一趟来车的线路号和时间。车门上有按钮,等车的乘客可以自行开门。车票都是磁卡式,分为两个小时,一天,一周,或一月有效,磁卡票可乘区内任何线路。公共汽车司机负责卖票验票。有轨电车上有自动售票机,自觉买票,无人监督。澳洲没有车辆撞人,车辆一定有错的规定。如果行人违规,被车撞了,司机不但没有责任,行人除了必须赔偿车辆损失,还要向司机赔偿受到惊吓的精神赔偿。所以绝大部份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很少看到人乱过马路。过马路时,行人先要按路边设置的通行钮,交通灯变绿后会嘎嘎作响,通知行人过马路,对盲人也很便利。

墨尔本是花园城市,城内的花园很多,四分之一都是公园绿地。城市沿河而建,但不同于其他临河的城市,街道并不随着河流而弯曲,市中区CBD街道横直有序。显然在都市的建立之初,就有一个很好的整体规划。维多利亚式、哥德式和现代风格的各式建筑混合的很好,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和谐,华丽和典雅。城市雕塑和城市绿地错落有致,视觉效果很舒服。

城内的厕所也不少,标志明显,造型美观。为旅游者的方便考虑。澳洲的信息中心很多,在公路上有很多信息中心的指示标牌。游客在信息中心可以问路,询问旅游信息,索取免费地图。

墨尔本市的州立图书馆,是19世纪建的仿古罗马万神殿式建筑,正面有高大的圆柱,中央是圆拱大厅,建筑古雅雄壮。藏书达百万册以上。阅览室宽大明亮,屋顶是圆拱形的玻璃明窗。既有画廊,也有免费上网的计算机。大理石的阶梯,豪华的桌椅.在物质文明不是很发达的十九世纪,就能够非常重视公共图书馆。也许这就是西方文明社会能持续发展的原因。

在图书馆里看到100年前墨尔本的城市风景画,基本结构轮廓和现在差不多。那时的城市规划者就想到了将来,没有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为今天城市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架构。英国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国之一,也是老牌的殖民国家。澳洲在英国的领地里,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英国人在澳洲的建设中,运用了英国多年的殖民经验,所以在市政建设方面,规划整齐,发展有序,完整便利。

6.其他几则杂感

澳大利亚的电视文化很贫瘠,旅馆里的电视频道不超过十个,地方电视台加上CNN和几个体育频道。在发达国家里实数少见。也许是因为澳洲天气宜于室外活动,看电视的人较少。

墨尔本的天气以捉摸不定著称,冷热变化很大,天气冷热取决于风从哪个方向刮来,南极的风带来冰天雪地的寒意,北面的风带来的是沙漠腹地的燥热。

澳洲的动植物都很独特。鸵鸟,袋鼠,树熊都是来澳洲旅游必看的节目。但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在大洋路的路上,当车子停在一个小镇让游客上厕所。我们走到港口,想看看大海。惊喜地发现平静的海面上游着一群黑天鹅。优雅的黑天鹅在夕阳下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连导游都赞叹说,这么多黑天鹅很少见到。




一直对华人称美国圣弗朗西斯科为旧金山迷惑不解。这次墨尔本之行解开了这个迷。原来1848年美国加州淘金热,大两华工涌向加州,华人称圣弗朗西斯科为海上金山。1851年,墨尔本附近又发现了大型的沙金矿,大量的华工又涌到澳大利亚淘金。此时的澳大利亚产金量约占世界的40%,成为世界的产金中心,所以那时华人把圣弗朗西斯科改称为“旧金山”,而把墨尔本称为“新金山”。

几年前去意大利,感觉在欧洲用信用卡很不方便。在饭馆刷卡要等很长时间,常常线路不通。几个月前通过德国某华人旅行社买机票,用信用卡付款,被告知银行要扣3%的手续费。这次在澳洲感觉信用卡很方便,无论是买机票,还是餐馆吃饭,都可刷卡,没有任何手续费。我们没有在机场或者银行兑换澳元,都是直接从自动取钱机中取钱,非常方便。而且兑换率要比银行好得多。我们用的是花旗银行的银行卡,连手续费都没有。

澳洲的物价比美国贵,车子加一次油就要80澳元。吃饭最少也要10澳元。从美国到澳洲,不会有因为物价便宜,疯狂购物的感觉。市郊的民居比较简陋,多是像中国那样的红瓦房子,相邻房屋的格局都很相似。屋顶的坡度都不大,也许是因为此地很少下雪的缘故。街上跑的车并不陈旧简陋。澳元的兑换率大约相当于美元的四分之三。消费水平要高于美国。但这里的人生活悠哉,街上行人步履从容,河里有赛艇,河边草地有躺着晒太阳的闲人,很多人在沿河跑步锻炼。晚上酒吧座无虚席;每天傍晚,悉尼歌剧院的岸边挤满了喝酒狂欢的人们。良好的自然环境,优雅的文化氛围,低犯罪率,使悉尼和墨尔本都侪名于世界最佳居住城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