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战机家族及发展 (组图)
苏霍伊飞机原本远远不及米格飞机那样名声响亮。当美军采用F-15和F-16进行“高低搭配”时,原苏联空军决定同时研制两种战机,以分而制之。米格-29偏轻,只适合对付F-16,于是,苏霍伊的T-10重型战斗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苏-27的前身。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T-10在1980年首飞后,一直受机体与设备超重的困扰。更为严重的是,苏联军方发现T-10的设计性能完全没有压制F-15的能力,军方不得不提高对T-10的性能要求。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提出改变飞机横截面积和气动布局等一系列改进方案。为了提高结构强度,降低重量,大量采用了钛合金设计。按西蒙诺夫的说法是:除了轮胎、主起落架和优秀的K36弹射座椅外,全部部件均要重新设计与制造。
苏-27“侧卫”重型单座双发战斗机A
西蒙诺夫抱着必须设计出世界最优秀战斗机的理想,找到了非官方战斗机研究机构——西伯利亚研究院,并请气动专家卡沙夫斯基诺夫帮忙,卡沙夫斯基诺夫成为日后苏-27气动外形的创始人。
美国的第三代战斗机已经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作机身,而苏联的复合材料不过关,苏-27只能采用大量钛合金结构来解决飞机应力问题。1983年,苏-27差点夭折,原因是米格-29开始装备部队了,而由于苏-27对T-10的改动太大,原来准备批量生产的设备均无法用于现在的改型飞机。米格-29装备前,也就是1982年,苏霍伊设计局才结束了结构加强型的苏-27的装配准备工作,离试飞成功还遥遥无期。西蒙诺夫在仔细研究米格-29与F-15后得出结论:米格-29并没有全面超过F-15,所以,苏-27还是有希望的。军方支持者也对苏-27继续投产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苏联必须拥有超过F-15的第一流战斗机。直到1987年,军用型苏-27才完成全部的严格测试,开始交付军队使用。
苏-27的前身为T-10试验机
虽然T-10与苏-27外表近似,但是两者在性能方面有着天壤之别。经过长达20多年的研制,1989年,苏-27首次公开亮相巴黎航展,苏-27终于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成了苏军压制F-15的“撒手锏”。
精彩的苏家“拳法”
从问世那天起,苏-27家族成员就一直在改写着历史,创造着神话,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尤其是它们的苏家“拳法”举世无双。
苏-27战斗机展示其优异的机动性能
一、“布加乔夫机动”
1989年6月,在巴黎国际航展上,一架起飞重量达33吨的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在蓝天白云间轻盈地“跳着芭蕾”,这就是让世界耳目一新的苏-27。突然,它怒吼起来,加速向前冲去,当人们正在猜想它的意图时,它做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动作。苏-27像一匹奔驰的骏马被一下勒住了缰绳,将前蹄和头高高地抬起,其机头仰过90度,机尾朝前,机头在后,飞机在慢慢往前移动。由于苏-27的机头构造本来就向下钩,仰头倒至120度时极像一条准备发起攻击的眼镜蛇,这个动作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眼镜蛇机动”。首先创造这个动作的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首席试飞员布加乔夫,因此,航空界也通常叫做“布加乔夫机动”。
一般喷气式战斗机,如米格-21的飞行仰角一般都只能控制在20度以内,如果大于22度飞机将全身震动,很难操纵,超过30度飞机可能进入螺旋,造成机毁人亡。而“布加乔夫机动”却大大超过了这个极限,且安全性能良好。从此,“布加乔夫机动”成为苏氏家族区别于其他战机的标志。
二、“超眼镜蛇机动”
苏-35是1992年露面的苏-27的多用途改进型,因装有鸭翼,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进入生产实用状态的“三翼面控制构形”军用机。因此,苏-35又创造出一招新的苏家“拳法”。这就是比“布加乔夫机动”更令人费解的“钩子”,也叫“超眼镜蛇机动”。平直飞行的飞机突然站起来,迅速向后倾150度,几乎是躺下身子,机尾朝前飞,慢慢接近目标。这时飞机像发现目标移动,企图从它的侧面逃跑。仰立的机头向旁边一倒,如眼镜蛇一样扑袭侧咬,运动轨迹和机身结成了一把钩子。
“钩子”使现代空战发生重大改变,使后侧和前向攻击变成全向攻击。在实战中有两大意义:一是在被动时可以迅速减速改变不利态势;二是可以突然转向,达到攻防自如的目的。
三、“钟式机动”
苏-7是苏氏家族的后起之秀,它的“钟式机动”再一次震撼世界。表演开始,飞机垂直往上爬,爬着爬着,飞机突然不动了,似乎机头碰了天顶。这时奇迹出现了,飞机的尾部像插上了一根钢拴,整个飞机就如时钟的一根指针,绕着钢拴旋转起来,当大约“六点钟”的时候,“指针”脱落,像箭一样射向地面。观众吓得心惊肉跳,以为飞机失事了,它却在离地面不远的地方轻轻画了一个钩,转眼消失在云海中。
“钟式机动”可快速改变方向,咬住敌机,这是飞机近距格斗的致命招法。而常规机动改变飞行方向,如斤斗、盘旋等,需要的转弯半径较大,时间也较长。苏-37的这一绝活,让当今大多数战机望尘莫及。
如何区分苏-27和苏-30
苏-27和苏-30同为苏式系列战机中的精品,在国际战机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虽然两者一宗同源,但因为发展趋势和作战需求的不同,二者在外形和性能上又各呈风采。
改进型苏-27SM战机
苏-30脱胎于苏-27UB,从飞机外型看,尺寸与苏-27UB完全相同,但比基本型苏-27要大。作为一种远程截击机和作战教练机,苏-30主要有基本型、M型、MK型(出口)等几种型号,其中M型设计为多用途,虽然采用了和苏-27相同的AL—31F大推重比涡扇发动机,但整机加装或改进了空中加受油系统、空地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和舱内飞行员生活系统,因此,空重和苏—27相比增加了632千克。苏-30的外部布局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座舱设置为串列双座,机头左侧上部加装了液压收放的空中受油头和夜间空中加油照明灯,光学雷达与苏-27相比位置偏右,为飞机空调系统增设的辅助进气口位于机头接近翼根处的两侧,两翼下各增加了一个外挂点,使外挂点增至12个,垂直尾翼由苏-27的从前到后稍向下倾变为平直。另外,苏-30的防护装甲较苏-27有所加强,在驾驶舱、油箱和发动机等部位都有钛合金保护层,全机钛合金保护层的总重量达1480千克。为了迎合着陆重量,前轮改为双轮,其挡泥板也因此作了相应改动。至于现服役于印度空军的苏-30MKI,则按照印方要求,增加了前翼、后视雷达和多功能液晶显示器,换装了推力矢量发动机,外形区别比较明显。从舱内布局看,苏-30与苏-27UB基本相同,只有两处存在较大差别,一是增设了飞行员舱内生活系统,飞行员可以在舱内进食、饮水和小便;二是后舱增加了对地精确打击操纵手柄及制导显示系统,用来满足对地攻击的作战要求。
从战技术性能看,苏-30在苏-27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作战能力,提高了机载导航系统精度,增加了电视指令制导系统、反辐射导弹制导系统,可携带激光指示器吊舱和反辐射导弹制导吊舱。在苏-30标准挂载方案中,配置弹药由苏-27的R-27、R-73两种对空基本弹药配置扩展为11种,新增了X-31反辐射导弹等5种空地精确制导弹药,最大武器载重量增至8000千克,使之可以方便地执行多用途作战任务。另外,因为具备了空中加油能力,苏-30设计执行任务时间可延长至10小时以上。在定型阶段的一次试飞中,其原型机曾进行了15小时42分的不着陆飞行,飞行距离13440千米,创下了战机不着陆飞行的世界之最。此外,苏-30经过改进的无线电数据链路可以使之与苏-27协同作战,因此,根据任务要求它可以用来作为空中指挥机。不过,因为起飞重量的增加,苏-30在同样襟翼开度和使用着陆减速伞的前提下,起飞、着陆滑跑距离比苏-27稍有增加,爬升性能也略有减弱,这恐怕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吧。
发展来自需要
苏霍伊设计局二十年磨一剑,成就了苏-27。苏-27庞大的机身、超远的航程和强大的外挂能力使其具备了非同一般的潜力,有战略眼光的设计师们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在苏-27还没有完成测试时,双座教练机苏-27UB就于1984年完成了设计与制造,苏-27加装前三角翼的工作也在展开,航母用的苏-27K系列也在积极进行研制,苏-27本身的改进型更是早早地开始了。一个大家族雏形已现。双座苏-27UB是为了训练飞行员,尽快形成战斗力而研制的。不过,加装一个座位并未使苏-27的作战性能下降,反而使其对地攻击能力加强。于是,苏-30系列应运而生。
苏-27的设计师们很早就对三翼面飞机产生了兴趣,并在1983年的第24号原型机上采用了三翼面技术,它的超强机动性吸引了军方,研制经费始终未断。5年后,三翼面的苏-27M首飞成功。此后的苏-27系列改型苏-30/34/35等等,基本都利用了苏-27M的技术成果。为了外销宣传,苏-27M获准参加航展,对外命名为苏-35。矢量发动机技术一成熟,一架苏-35就被改造成苏-37,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动能力,成为俄罗斯航空技术的一面大旗。
原苏联对航母的追求促进了苏-27K的诞生,最主要的特点是机翼可折叠和加装了三翼面,其他部位也作了相应调整,以适合起降航母。
苏-27S是苏-27本身的提高型,苏-27的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电子设备、机载雷达、飞控系统和武器系统方面都较为落后。当新技术成熟时,苏霍伊设计局便大量将新技术用于改进型的苏-27SM/SMK(出口型)上,使苏-27更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最有特点的苏-27家族成员当数苏-34/32FN,它们源自苏-27K舰载机的教练型苏-27IB。在当时,苏-27IB被列为最高机密,因为1991年的海湾战争使俄罗斯看到自己的制空力量不比美国差,但是远程重型对地攻击力量却与西方相差太远,必须发展一种大型攻击机才行。这就是空军型苏-34和反潜型苏-32FN的来历。
“苏氏兄弟”个个身手不凡
苏-27战机的设计师们给苏-27留下了巨大的改良空间,由此成就了“人丁兴旺”的苏-27家族。
一、“眼镜蛇”成就“侧卫”
1989年,第一次露面的苏-27,以其令人目瞪口呆的“眼镜蛇机动”一举成名。1979年11月发生的叙利亚6架米格-23与2架以色列的F-15A对抗事件中,米格-23几乎全军覆没。空战过程分析出来后,苏联大吃一惊:F-15的空战性能远远超过原来的估计。于是,苏联人对正在研制中的苏-27进行全面改进。由于苏-27非凡的机动能力,北约形象地称其为“侧卫”。
二、“创汇能手”苏-30
苏-30有原型、M改进型和MK出口型三种。目前,俄罗斯主要生产对外出口型苏-30MK。苏-30MK可完成众多的高级特技飞行动作,如“钟形”半滚倒转、“眼镜蛇”转弯机动等。由于苏-30MK技战术性能出色,它受到多个国家的青睐,成为俄罗斯名副其实的“创汇能手”。
苏-30战斗机结构示意图
苏-30M(MK)外挂点增加到12个,能携带8吨武器弹药。除了苏-27原有的武器种类外,能携带最新型的俄武器弹药,如新型中距R-77先进中程空空导弹。苏-30航程超过3,000公里,能够不需要空中补给燃料就能容易地执行海面巡逻任务。在空战方面,苏-30装备了先进的电子设备,雷达能同时跟踪100公里内的10个目标。苏-30装备了现代化战斗机不可或缺的数据链系统,使其可以在多架飞机之间共享战场信息。必要时,苏-30还能当作预警指挥机使用,引导4架同型号飞机或苏-27系列飞机作战。
RR-77(RVV- AE)中距空对空导弹,被北约称为AA-12。R-77在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无线电更新资料和末端主动制导,射程1-80公里。目前正在发展一种新型R-77,射程达到150公里,使用固体燃料发动机推进。
苏-30强化了对地攻击能力,可动用各种制导和非制导武器,在防空火力圈外对地进行精确打击。能够携带X-59中程空地导弹、X-29近距空地导弹、雷达制导的X-31高速反辐射导弹和X-31空地反辐射导弹。同时,飞机重要部位加装了特种防护装甲,如座舱安装钛合金防护装甲,使飞机具备了额外的保护,得以自如地低空穿行在空防严密的敌方领空。苏-30具有快速减速和快速加速的能力,同时,它还可通过减小其雷达、红外和目视信息而达到良好的隐身效果。
苏-30战斗机,开始装备全新概念的双向推力矢量发动机,可随时改变发动机推力方向,增强战斗机的机动能力。
三、“反潜干将”苏-32FN
苏-32FN岸基侦察攻击机是苏-27IB的改进型。该机先后于1995年和1997年在法国航展上展出。国外专家认为,苏-32FN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攻防兼备作战能力的飞机。由于苏-32FN具有对潜艇和水面舰艇实施搜索、识别、跟踪和攻击,以及与空中目标进行格斗的作战性能,因此,苏-32FN对于那些拥有较长海岸线和近海石油蕴藏的国家,具有很大的出口潜力。
1996年初,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始试飞一种双座侦察和攻击机—苏 – 32FN,这是俄罗斯正在研制的“第四代”战术飞机。苏 – 32FN的机身长度为23.3米,高6.5米,翼展14.7米,使用两台复燃式涡轮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为44360千克。最高速度为1400千米/时,最高马赫数1.8。飞机的航程在没有外挂油箱的情况下为4000千米。如果采取空中加油,飞机的航程可以超过7000千米。
苏–32 FN带有装甲压力座舱,可使驾驶员在10000米高度无需戴氧气罩。苏 – 32FN携带武器的种类包括寻的和制导空对空导弹和空对地导弹。武器的总重量为8000千克,可以在外挂点携带两枚重4000千克的亚音速ASM—MSS型反舰导弹,或者三枚重1500千克的ASM—MS型反舰导弹。ASM—MSS型导弹的射程为150千米,平均飞行速度为3马赫。如果从高空发射,ASM—MS导弹的射程为250千米。
在执行海上巡逻任务时,这种飞机主要是通过相参雷达、声纳浮标、红外成像和激光测距系统发挥作用。为了能发现潜艇,苏 - 32FN使用了72个声纳浮标,包括在广泛的频带内使用被动式方向浮标、主动式方向水声浮标以及爆炸波手段。浮标性能大大超过美国军方使用的同类产品。
四、“舰载机之王”苏-33
苏-33,亦称苏-27K。作为俄罗斯第一种传统起降舰载作战飞机,从整体性能来看,苏-33算得上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航母作战飞机。俄专家认为,美国海军航母的F-14A或F-18C/D在总体性能上都无法与苏-33相比。苏-33是世界上第一种在机身前部安装前水平翼的舰载作战飞机。
俄罗斯的主力舰载机是 SU-33 单座型战机,由于苏联解体时,相对应的教练机未研发完成,且俄国军方当时连采购、维护现有装备都有困难,因此取消舰载教练机计划。舰上起降训练因而都是靠 SU-25UBT 或是仿真器来完成,缺乏性能接近 SU-33 的实机来演练,使得训练上有不小的困难。另一方面,俄军发现单座型的 SU-33 在执行任务时飞行员负担太大,再加上一些对未来空战的考虑,他们需要一种双座舰载机,做为训练之用,并且还要有很好的作战能力,能长时间滞空并攻击高难度空中目标。 SU-33UB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
其实早在 SU-27 刚问世且还没有量产时,苏联的舰载机计划就开始了,舰载战机就是今天的 SU-33 ,而训练 SU-33 飞行员的教练机与 SU-33 同步展开,经过测试,认为采用并列双座较好,因此当时选定的教练机构型就是今日 SU-34 的前身 SU-27IB 。既然如此,为何 SU-33UB 不是 SU-27IB 的改型呢?一方面, SU-27IB 约在 1990 年首飞,约两年后苏联便解体,苏联解体冲击到舰载机计划,例如 SU-33 也只有约 30 架服役,而训练任务则交由 SU-25 双座型。 SU-27IB 之后的发展与舰载教练机完全是两回事了,他发展成为长程战斗轰炸机 SU-34/32FN 。 1990 年代初就取消的计划,加上构型看似不适合空战,应该是不已 SU-27IB 修改城 SU-33UB 的原因。
SU-33UB 的航电系统是很先进的,包括人性且高度自动化的座舱接口、先进的环境意识系统 (SA) 等等,属于第五代战机水平。
SU-33UB 采用并列双座座舱,数据显示主要由一个 21 英吋以及 4 个 15 英吋液晶显示器负责,原型机上在左侧设有抬头显示器 (HUD) ,俄国也正在发展头盔显示器以取代抬头显示器。座舱以〝黑暗座舱〞的原则设计,也就是说除非机上有系统故障,否则系统不会发光或发出声响,只会保持〝缄默〞,这样可以减低飞行员的精神负担,且一旦真的有事,飞行员对于系统发出之警告也较敏感。
飞机高度自动化尽可能减低飞行员的工作量,使飞行员在一些情况只需做〝决定〞而〝不必操纵飞机〞。举例来说,当 SU-33UB 进行机炮空战时,飞行员只须选定目标,进入一定的空域,并扣板机即可,而不需要不断的校正飞机;又例如低空飞行时,飞行员只需顾着找目标、锁定、发射武器等,而不必担心飞机撞地,因为那些都由计算机处理了。人性化的接口让飞行员往往只需做攻击与否的决定而不必将过多精力放在繁琐的操纵,并将精神聚焦于任务执行、战术运用等等。
多路讯息取得系统,使飞行员能接收 360 度的战场环境,提升飞行员的环境意识 (SA) 。所谓的〝多路讯息取得〞顾名思义,是说用许多渠道取得战场数据,再加以整合,得出有用的信息给飞行员。探测方式可包括雷达、红外线、各种频道无线电、甚至我军船舰、卫星等等皆可,这方面美国 F-22 与 JSF 几乎发挥了当代极致。 SU-33UB 这方面至少包括前、后视相控阵雷达;环场红外线探测;多频道无线电;多机数据链互连;预警机与地面战管资料等。卫星方面,目前俄罗斯军用卫星几乎不具备实用价值,故从卫星取得数据应该不是 SU-33UB 的重点;机对机数据链方面, 1999 年推出的 SU-30MKK 的数据链最多可连结 16 架飞机, SU-33UB 应该约是这个水平。多路讯息系统使 SU-33UB 能发现并锁定 360 度方位角以及一定俯仰角内的战机的热讯号并导引飞弹攻击;在飞机前半球及后半球以雷达发现并锁定敌机;环场飞弹来袭警告;以雷达预警系统提供反辐射数据;自动以数据链连结其它 SU-33UB 或有类似系统的战机,使其它飞机能进行无线电缄默作战 等。
SU-33UB 装备了机上氧、氮气制造器,能从外界空气中取得氮与氧,经适当混合后提供飞行员使用。与过去的氧气瓶相比,这种系统没有供氧限制,滞空时间可以更长,且重量较轻。这是当前新世代战机使用的供氧设备,在俄国战机中也是首次使用。
雷达是〝隼〞式 (SOKOL) 相位数组雷达,空对空探测距离最大 170 到 180km ,追踪距离 60 到 80km ,追 30 打 6 ,对驱逐舰 300km ,对快艇 180km ,铁路桥梁 150km ,移动坦克 25km , X 波段。还可以同时处理空中及地面海面目标。在飞机〝尾刺〞内则装有〝法兰〞 (FARAON) 项控阵雷达,是隼式的缩小版。
原型机使用具有向量推力系统的 AL-31K 改良型,最大推力 13300kgw(130.3knt) 。量产型可能使用 AL-31FP 的海军型 ( 最大推力 14500kg ) 或最新的推重比达到 10 的 AL-31FP 改型。
由于 SU-33UB 是 1999 年新改造的战机,而且改动幅度甚大,不太像是单纯的实验机。从 SU-33UB 的任务需求以及 SU-33 将提升成 SU-33UB 等级的情况来看, SU-33UB 可能与改良的 SU-33 并列为俄罗斯第五代舰载机。若如此,情况与 SU-34/32FN 类似,后者因此考虑装备 AL -41F 发动机以与第五代战机保持后勤共通性极更高性能,所以 SU-33UB 的量产型不无可能使用 AL -41F 。
苏-33舰载可折机翼战斗机
苏-33可折机翼共有12个武器挂架
总结:增大翼面积、减轻设备重量以及智能型材料的使用,使 SU-33UB 成为侧卫家族战机中气动力特性最好的,升阻比大于 13 而基本气动力特性未减的情况下,气动力效率将高过 SU-35 。其落地速度已经减低到 220km /hr ,相当适合航舰使用。优异的气动力外型加上向量推力的使用使其能完成超机动动作、过失速机动等。机动力增加之余,航程也增加 15% 到 20% 。载弹量也由 SU-33 的 6000kg 提升到 7000kg 。此外航电上的大幅精进让他可以同时对付远距离的空中及地面海面目标,减低飞行员负担的驾驶舱以及并列双座配置也使飞行员能长时间执行这些任务。
整体而言, SU-33UB 在气动力效率 ( 关系到机动力、武器筹载、航程等 )SA 系统等方面具有第五代战机水平,也注意部份匿踪性能 ( 例如较多复合材料 ) 。加上之前的讨,可以猜测,她可能是俄国第五代舰载战机,或是类似 SU-30 这种〝指挥机〞。
五、“鸭嘴兽”苏-34
苏-34是苏-27众多改型中构造最奇特的一种,它采用并列双座设计,机头形状扁平,被北约形象地称为“鸭嘴兽”。同时,其起落架也作了修改,前起落架为并列双轮,主起落架则是串列双轮,还有就是飞行员改由前起落架舱进出驾驶室。苏-34的座舱也许是所有战机中最舒适的了,内部设有厕所、食品加热器,甚至还有一人多高的活动空间,供驾驶员轮流休息。
苏-34是苏-27系列在八十年代末发展出来的攻击机型,原来称作苏-27IB (Istrebitel-Bombardirovshchik)。苏-34被用来在世纪之交代替俄罗斯的 苏-17, 苏-24,和 MiG-27的。第一架苏-34的原型机于1990年4月13日试飞,它是从将一架苏-27UB的串列座舱改为并列座舱而来的。第二架原型机则是真正从头开始制造的,并于1993年12月18日试飞成功。苏-34最明显的改进之处是前机身变得平而宽了。机鼻内安装了一种新的用于地形匹配和低空攻击的多制式相控阵雷达。在机身后部的尾管安装了一部NIIP NO-12 后视雷达来监视后方敌机的动静,并视需要引导R-73 近程和R-77中程空空导弹攻击目标。一种侦察改型将在2000年前服役来代替苏-24MR执行战术侦察和电子对抗任务。它将会装备一种先进的机载侦察系统,集成了包括一部侧视雷达,SIGINT, TV,红外,激光,和遥感等系统。舰载机型也在制造中。
六、“超级侧卫”苏-35
苏-35是苏-27直接后继机型,主要用于制空和对地攻击。该机采用三翼面气动布局,其导弹可以向后半球发射,这是苏-35最为独特的设计。苏-35对作战飞机探测距离为240千米,对大型飞机则为400千米,可同时跟踪15个目标,攻击其中的6个。
苏-35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在苏-27基础上发展的单座全天候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制空和对地攻击。该机为苏-27的高级发展型,改进了机体、发动机、机载设备和武器系统,可以根据攻击目标的不同完全自动地进行飞行模式和武器系统,可以根据攻击目标的不同完全自动地进行飞行模式和武器的控制,电传操纵系统由模拟式换成数字式的,增加了前翼,采用三翼面气动布局,重新设备了前机身,加大了雷达天线,增大了尾锥以安放后视雷达,在其生产型上还将采用“三元”推力矢喷管,但该机仍然没有考虑隐身问题。苏-35原型机于1988年6月28日首飞,1993年早期完成最终测试,1994年9月完成11架原型机和预生产型飞机的生产,预计90年代末期开始装备部队。
早期的709号苏-35
采用新涂装的709号苏-35
动力装置 2台留里卡设计局的AL-35F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可达137等3千牛。
主要机载设备 多功能低空地形跟踪雷达,搜索距离距离可达200千米,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可对其中的4个目标进行攻击。热成像机载激光指标器、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雷达告警接受机。翼尖有电子干扰吊舱等。
武器: 1门30毫米GSH-30机炮,备弹150发。1个挂架,可以挂装各种导弹、炸弹和火箭等,包括R-27、R-40、R-60、R-73A和R-77空空导弹,KH-25ML、KH-25MP、KH-29T、KH-31和KH-59导弹等。
尺寸数据:机长22等20米,机高6等36米,翼展(含ECM吊舱)15等00米。
重量及载荷:空重18400千克,最大武器外挂载荷800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高空)M2等35/250千米/小时,(海平面)M1等14/140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8000米。航程(内部满油)4000千米,(带空中加油)6500千
七、“战机明星”苏-37
苏-37是在苏-35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是一种单座多用途全天候超机动作战飞机。苏-37原型机在1996年范堡罗航展上首次公开露面,成为公认的先进战机中的明星。苏-37的最大特点是它采用了推力矢量技术,这种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前沿技术之一。据军事专家称,安装了推力矢量发动机的苏-37,比没有安装这种发动机的作战飞机,空战能力提高了10倍。
苏-37先进全天候多任务战斗机原型
苏-37 “金雕”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1987年开始研制,1997年9月25日首飞,俄罗斯称其是比F-22、F-37等第四代战斗机更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该机采用了前掠翼,以提高低速度飞行时的可控性,并能在所有飞行状态下提高空气动力效果。采用三翼面、双垂尾、前后全动式操纵面的气动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机体广泛采用了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和隐身能力。装有两台AL-41F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加力推力175千牛,推重比约为10。机长22.6米,机高6.4米,翼展16.7米,最大起飞重量34吨,最大速度2.1马赫,升限18000米,最大航程3300公里。机载设备包括俄制最先进的数字化多信道设备、自动化综合指挥系统、组合导航系统及新一代的乘员生命保障和弹射综合系统。装备先进的雷达,使用了带有电视、热红外、激光设备的光学雷达及后视雷达。机内武器舱可携带超远程空空导弹和远程空空导弹,包括KS-172导弹,这种二级导弹可以达到高超音速,装备复合制导系统,能够打击400公里外的空中目标。也可携带空对地突击武器,同时保留了30毫米机炮.
苏-37具有十四个外挂点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Su-27家族不断壮大,至今已有五个主要变形,它们分别是Su-27S、Su-27UB、Su-27IB、Su-27M、Su-27K系列。下面是Su-27大家庭成员的简要列表:
** Su-27S---> Su-27SK---> Su-27SMK(出口型)
** Su-27UB---> Su-30---> Su-30M---> Su-30MK(出口型)--->Su-30MKI(销往印度)
** Su-27IB---> Su-34(Su-27IB生产型)---> Su-32FN(Su-34海军型,反潜能力提升)
** Su-27M---> Su-35(Su-27M生产型)---> Su-37(最新改型,装有AL-31FU推力矢量发动机)
** Su-27K(海军舰载机)---> Su-33(Su-27K生产型)
出口型苏-30MK
苏-30是在苏-27基础上改进的一种串联双座式多用途战斗机,1986年推出原型机,1992年交付俄空军。苏-30M改进型和MK出口型在原型机的基础上加装了前置鸭翼和推力矢量发动机,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是第三代战斗机中的佼佼者。目前,由于经费短缺,俄军已停止采购苏-30,主要是生产对外出口型苏-30MK。
苏-30MKI
印度空军伊尔-78MKI加油机为两架苏-30MKI战机加油
早在1996年,印度就与俄罗斯签订了采购40架苏-30MK的合同,并且还签订了在印度生产苏-30飞机的长期合同。目前,印度已经装备了两个中队的苏-30MK(外界称苏-30MKI)飞机。然而,俄罗斯出口印度的苏-30MKI一直不能达到印度提出的标准。机载相控阵雷达、推力矢量发动机等设备仍然不能按时安装到飞机上,只能使用较低版本的设备代替,以便将来更换。更多的信息显示,印度目前已经到货的苏-30MKI出现了大量的质量问题。这些飞机的累计飞行时间不到120小时,就必须回厂大修。这些苏-30飞机的机载雷达探测精度和识别目标的能力也不足,使飞机的作战能力打了折扣。印度当地媒体就曾经报道说,1999年3月,印度空军在波克兰沙漠举行的“空中力量”演习中发现,苏-30MKI飞机的雷达看得远,但是看不清,结果在演习中多次“击毁”己方飞机。今年早些时候,印度空军苏-30MKI的发动机叶片出现裂痕,之后印度空军停飞了一个中队的苏-30KMI,这是此型号飞机在全球装备国的首次停飞。为此,印空军参谋长亲赴俄罗斯,要求俄罗斯免费更换这些有缺陷的发动机部件,但俄罗斯制造商要求印度付费更换,因为发动机的保修期已过。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俄罗斯同意向我国出口苏-30,俄方称之为苏-30MKK。最先的时候,俄罗斯在苏-30MKK的火控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方面留有一手,也没有加装前置鸭翼和矢量推力发动机。近些年来,随着与俄罗斯关系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俄罗斯在这方面已有所松动。据美国东亚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德•费舍称,苏-30MKK飞机的技术性能比较稳定,加之中国强大的工业基础,维护保养方面较印度而言有较大的优势。苏霍伊飞机制造集团的副总经理柯内舍夫也表示,出售给中国的“是马上可以投入战斗的最好的战机”。国内有关专家在引进的高技术装备上,提出了“摸”、“养”、“用”、“改”四字经:摸透装备性能,合理养护装备,有效使用装备,最后上升到改进进口装备。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武器买来之后,如何保证有效的使用,在维护上不受制于人,避免出现像印度空军那样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