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忠义救国军工作过的共产党人
作者:诸敏
上海“八·一三”事变后,诸敏参加了淞沪抗日别动队,到宝山县大场
和华漕镇前线作战。1938年4月,打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士工作干部
训练团学习。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4月,根据党的指令,打
入忠义救国军第八支队(驻上海奉贤县)做兵运工作,为党争取武装力量。
期间参与领导该部与日军作战,受到上海党组织的表扬。在此期间,曾两次
被捕,均立场坚定,表现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1947年,诸敏受中共上
海局派遣,作为军事干部来到浙东,任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政治处主任
,1949年1月,任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
了解放天台、三门县等战斗。绍兴解放后,诸敏率部进城,并立即投入县城
接管工作。5月12日,任绍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具体负责政治宣传
、与大军会师等工作。后去余姚任警备队政治部主任。1950年12月,
任浙江省宁波军分区副政委。1952年9月,调中央军委装甲兵部,
任坦克预备学校副政委、第三坦克学校政委等职。1961年,入高等军事
学院学习。1962年3月,任总参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政委。1965
年6月,任总参装甲兵政治部副主任。文革时期遭受迫害。1979年2月
,军委对其作出了平反决定。3月,主动要求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
83年6月,任南京高级陆军指挥学院政委。1986年春离休。1999
年5月因病在北京逝世。(《绍兴党史人物传》)
丁锡山(1906-1948)上海奉贤人。幼年在家乡读初小,20
岁时到上海当汽车驾驶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参与组织苏浙行
动委员会浦东游击总队,任第三大队长,1938年忠义救国军改编时被编
为淞沪区指挥部第八支队,任上校支队长,与日军交战。1939年10月
遭协迫,部队改编为日伪和平军第十二路军(一说为十三师),任中将司令
。1941年底调离部队,赴南京伪将校团受训,因对日伪不满,领导全师
起事而被日军拘捕,判处无期徒刑。1944年3月新四军派员武装劫狱成
功,出狱后到达苏中抗日根据地参观学习。同年冬回上海浦东,组成忠义救
国军马丁行动总队,任少将副总队长。1947年2月奔赴苏中解放区,1
948年2月经中共华中工委特别批准为中共党员,并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苏浙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率部乘船南下,到达奉贤,遭国民党军队围
剿,同年2月18日纵队转战到青浦县沈巷乡龙浜村独头圩,被敌围困,展
开激战,终寡不敌众,不幸中弹牺牲(《墙里桃花墙外血——上海龙华烈士
纪实》)。
尤国帧(1907-1939),乳名林根,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
907年),无锡县胶山(今属东北塘乡)钱巷人。家贫,9岁始入学。因
父早亡,13岁进无锡振新纱厂当童工。1927年参加无锡总工会工人纠
察队。4月14日夜,与血洗总工会的反动军警英勇搏斗,突围后去苏州、
上海等地隐蔽。1929年回乡筹措革命活动经费,被捕入狱。1937年
日军侵占无锡前夕,他与难友一起冲出监狱。回乡后,与大革命时期的中共
党员朱若愚组织的防夜队团结合作,组成抗日地方游击队。2个月内亲手击
毙日军6名。1938年5月,所部被编入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第10支队,
尤国帧任第3大队副兼除奸团团长。9月29日,获悉大汉奸梁鸿志将由沪
赴宁参加南京日伪维新政府会议,他率除奸团在石塘湾至皋桥间铁路两侧阻
击,使3节车厢倾倒,毙敌20余人。10月29日,他又带领队员捣毁伪
县公署特务警察大队长李忠林的大队部,当场毙敌3名,缴枪5枝。11月
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的领导,并上缴1200块银洋
作为抗日经费。1939年1月25日,尤国帧率除奸团埋伏于苏锡公路旁
,袭击由日军指挥官斋藤率领去苏州集训的绥靖队,当场击毙伪军16人。
斋藤重伤,死于苏州。2月,再次重创由日军指挥官佐藤、山口带领去常熟
集训的绥靖队。期间还派员枪杀了伪无锡县公署政务警长吴正荣,并处死了
日军“宣抚班”密探长崔炳生。1939年5月,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到达
无锡,尤国桢晋见“江抗”副总指挥叶飞。此事被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第10
支队第3大队长董惠民得知。6月9日,董假借有要事相商,通知他去长安
桥会面。当行至石星桥时,董的部下举枪向他射击,他当场中弹牺牲,时年
32岁。尤国帧被害后,无锡县各界抗日联合会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抗联会
主编的《江南》半月刊出版了纪念尤国帧专辑(《无锡党史人物传》)。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我们在半个多世纪以后再来
回顾已经成为历史的忠义救国军,该如何去评论其功过呢?英国民间有句谚
语说的得好: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文
豪莎士比亚同名戏剧作品中的主人公)。当然,我们也相信各位治史方家和
读者诸君自会作出公允的评判。而把散落在茫茫书海中的相关史料汇集在这
里的时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每当出现外敌入侵时,中华儿女都能够万众一心,共御外侮。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凝聚力又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华儿女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
险的时候,整个民族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国共在抗战时的冲突,虽
在苏浙地区较为激烈,但始终是局部的,没有改变抗战时国共之间『友军』
的关系)。当时在中国大地上,不仅有几百万军队在同日本侵略军拼死厮杀
,而且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处处都涌动着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
一首《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打击日寇、早日收复家园的强烈愿望;一
首《满江红》唱出了全国人民痛恨日寇、志灭日寇的决心;一首《义勇军进
行曲》把所有中华儿女都团结到一起来,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中华民族新的长
城。回顾忠义救国军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的壮大和发展,那一个
个感人肺腑的史实,恰恰证明了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
所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日本侵略者虽然
一时蹂躏我神州大地大片国土,但它不可能征服中国人民的意志,不可能打
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日本之所以最终失败而中国之所
以最后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烈现实,
中国军民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与强大的日本军
国主义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又一次谱写出可歌可泣
的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
在八年抗战中英勇献身的忠义救国军先烈们永垂不朽!
中华民族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主要参考文献:
王国林:《天目抗日之一东南抗战前哨》
朱亚民:《我和埔东抗日游击战》
沈醉:《“军统”内幕》
沈醉、文强:《戴笠其人》
《浙江文史集粹—政治军事卷》以及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各种文史
资料、中共党史资料、地方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