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十八涧的别致在于它的野趣 . 我尤其喜欢它的幽静 , 因而推为首爱 . 有山 , 有水 , 有流淌着的溪涧 , 曲径通幽 , 树木郁郁葱葱 , 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画卷 . 万幸不曾为游人的熙攘搅扰 .
这一种野与静却是中华独有 , 不同于国外的 . 一草一木 , 一亭一径 , 一溪一涧都浸透着中国古文化 . 树木的颜色 , 古径的铺法 , 以及亭阁的风情都与西方截然不同 . 可以随手拈来古时的诗句来环绕身心 . 正如行在普陀九华 , 林荫下空气里都充溢着佛的气息 .
九溪十八涧位于龙井南面,距西湖 10 余公里。起源于杨梅岭的杨家坞,之后汇合青湾、宏法、方家、百丈、唐家 、佛石、云栖、渚头、小康等 9 个山坞的细流成溪,再经徐村注入钱塘江;十八涧在烟霞洞西南,起源龙井的龙井村,穿绕林麓,次第汇合诗人屿、孙文泷、鸡冠泷等许多细流而成涧,九溪十八涧因而得名 .
九溪美景的形成要归功于冰川。 1947 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浙江大学部分师生两次在九溪考察,发现古代冰川遗迹。他据此指出,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地质第四纪时,西湖尚处于千里冰封之下,当时下龙井一带的盆谷,承受着大量冰雪,经九溪十八涧流出,九溪十八涧的险峻幽深美景于是形成。
林海亭上的一副名联书道 : “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且同歌陌上花来。 ” 点出了九溪十八涧要定定心心地慢慢品味的风格 . 元代张昱有诗: “ 青山缥缈白云低,万壑争流下九溪。拟溯落花寻曲径,桃园无路草萋萋。 ” 描述的就是春夏溪水丰盈 , 欢快奔流 , 山谷之中绿意盎然的景象 .
当然最著名的是清朝学者俞樾俞荫甫的《游九溪十八涧记》: “ 西湖之胜 , 不在湖而在山。白乐天谓冷泉一景,最余杭而甲灵隐,而余谓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也。逾杨梅岭而至其地,清流一线,曲折下注,虢虢作琴筑声。四山环抱,苍翠万状,愈转愈深,亦愈幽秀。余所谓 “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 寥寥几句说尽涧水淙淙 , 树木苍翠的幽静趣味 .
我喜欢在春天的时候徒步穿越九溪 . 年少时意气风发 , 一路欢笑 , 印象中就是满抱的映山红 , 鲜艳得就像我们的青春 . 后来条件好了 , 常常突发奇想地开车过九溪 , 古老的石子路上颠颠簸簸 , 却不影响宁静的心情 . 每次过那两条大溪时都会担心水太大车子会熄火 . 总是会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停了车子 , 安静地坐上一会儿 , 感受难得的 ” 野 ” 味 .
夏天酷热难耐时 , 几个朋友一起去钱塘江游泳 , 推着轮胎游到江中心的浮标 . 江水沁凉 , 常常会有人小腿抽筋 , 要靠着轮胎慢慢恢复 . 江面宽阔而江水混浊 , 望着不远处的耸立的六合塔和钱江一桥 , 感受古人和现代人不同的伟大 .
游完泳轮流在车子里换衣服 . 然后去九溪 . 天色已暗 , 九溪更加幽深寂静 . 总是开到那条大溪 , 把带来的西瓜浸在冰凉的溪水里 , 大家就坐在石头上歇息 . 在那样人迹稀少的夜晚 , 星星显得越发明朗 , 溪水汩汩流淌 , 伴着纵深草丛里蟋蟀的鸣叫 , 那种清凉感受是夏日里所梦寐以求的 .
四处都黑黢黢的 , 只隐约看到山和树木的影子 . 有一次我们似乎看见附近有人影晃动 , 男人们警觉地就近抓了物事 , 准备自卫 , 女人则静静屏住了呼吸 . 确定无恙后我不由胡乱借题发挥 : 如果有人趁月黑风高 , 来此弃尸 , 保不准他们会把我们全部杀了灭口 . 危险 , 危险啊 . 说着就觉得草丛树影里鬼魅渐生 . 坏坏的男人也用手电筒向上照着自己拖长了舌头的僵尸脸 . 弄得女人们心惊肉跳 , 尖叫着一径逃回车上 .
离开杭州之前 , 我一个人开车去了几个自己最心爱的地方 , 以作告别 . 其中自然少不了九溪十八涧 . 一个人缓缓开在游人稀少的山谷 , 心情起伏不定 . 多少时光如水流去 , 青春不再 . 心境也大不相同 . 开始一点点品味出这野境里长年弃置横陈的寂寥 , 如野草般滋生 . 空谷回音 , 树木如烟 , 亦如往事 . 斜阳袭来 , 竟生出万古长空 , 一朝风月的感慨 .
虽然是很慢的车速 , 景色还是缓缓退后 , 渐近龙井的时候 , 终于明白到了头了 , 遂转入另一方蜿蜒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