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见佛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题记:此保林兄之原作,经在下略作润色而成。盖此事之经过,如漏夜往访,贺词斟酌,等等,皆吾二人为之,然保林兄之才情已于文中表露无遗矣。特以记之。〗


余性好自然。出国前,常与花草为伴,久之,略有心得,随即参加一些国家级展评,也曾屡获褒奖。来澳后,定居于这沃土广垠、风调雨顺气候适宜之地,怡然自得。稍有闲暇,便故技难遏。于是乎,侍花弄草便成自然,尤以创作盆景为快事,长年累月,乐此不彼。偶有佳作,便邀友共赏,彼此谈花论景,颇得逸趣。

前年,在一亚裔人所开之苗圃,偶见一株杜鹃老桩,盘根错节,枝干嶙峋,煞是好看,当即购回。端详权衡数日,方才决定怎样配盆、攀扎、修剪。两周后,一大盆杜鹃桩景赫然眼前,观者无不赞赏,余亦十分偏爱。

因觅得此桩时,彼置于一石佛之侧,沾有佛缘。故制成盆景后,便戏称其为比丘尼。比丘尼每年怒放一次,盛花时满盆娇妍,不见绿叶,花期长达月余,甚是壮观。

日前,时逢净空老法师八秩寿诞,澳中文化协会为表庆贺之意,曾多方寻找贺礼,辗转往复,皆难如意。因议及盆景,无论其品位或立意,皆能表达对法师之崇敬,乃于贺寿前夕,寻来余处。在百余盆景中,众人一致看中比丘尼。余心下暗惊:此物果非凡俗,终是佛前供奉。意下虽犹难舍,但亦喜其得成正果。夜深客散,商定次晨来恭接比丘尼。由是,余与内人,为其精心梳妆打扮。先以净水拂洒叶面,涤尽尘埃;再用丝娟沐洗盆钵,显其庄重;又执牙筷剔除黄叶,使之容光焕发,生机勃勃。一切停当,把一壶鲜茗,焚一柱幽香,面景而坐,犹如闺女出阁般,抚摸、端详,叮咛、话别……

贺礼虽还称心,而贺辞又让人煞费脑筋。净空老和尚乃非常之人,自然亦需非常之辞。余平素此类修养不够,遇此关头,当真是一筹莫展。看看夜深人静,明日还需早起,先睡!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梳洗完毕,急急去看比丘尼。这一看,令余大惊失色,家人皆被余的惊叫吵醒,当其看到眼前景致时,呼叫声也并不逊色于余。一夜之间,比丘尼变得连余亦难以辨认。虽则盆钵、树形还似从前,但精神面貌却焕然一新,苍翠浓绿的叶片上挂满露珠,在朝阳的照耀下,豪光四射,如梦如幻,恰似一夜间满天繁星飘落枝头。而最让人费解的是,昨晚比丘尼那堆绿拥翠并无开花迹象的枝头上,赫然绽放着两朵洁净娇嫩的花朵。目下并非花季,莫非是谁放上去的?余伸手动动,显然是长着的!正在诧异间,接花者已至。众人看后,尽皆惊喜,均合掌为十,恭颂佛号。

震惊之余,我在沉思,莫非花草真的有情?!

余深信,比丘尼在向我暗示着什么-别离前对余的抚慰?皈依佛祖的喜悦?还是以她的方式表达对和平与博爱的希冀……?迷,难解之迷。余在心中默默地祝祷着:比丘尼,愿你永远伴随大法师,以你的方式为大法师实现宏愿而做贡献,并早成正果!

由是,余信了,世间生灵,皆为佛子;
由是,余信了,善行、善事,必得善缘;
由是,余信了,和平、博爱,佛法无边;
由是,余信了,净空法师之宏愿,必是佛愿。
由是,贺辞有了,比丘尼说给我的-
“花开见佛”-此中禅机,将惠余终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