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高中生的时候,我早就发现,我总是恋爱中受伤害的那一方。从小到大虽然被许多女生认为,“谁要是嫁给了我,一定会非常非常幸福的。。。”但是到了现在,仍然没有一个女人站出来说,“我好幸福啊。”而事实上,刚刚有一个女人离我而去。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和我相似的感受呢?你是不是也总是在次次的恋爱中都是受伤的一方呢?你是不是也曾想过天下的男/女人全都是混蛋?是不是也曾想过一定要报复他们呢?
如果是的话,请继续往下看:
我们说,在恋爱中,对爱人的情感支出是必要的,但是情感支出的量并不是越大越好。两个人在恋爱中必须选择要么双方的情感支出达到平衡,或者选择分手。
一,无限制的付出不是真爱的准则。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在做生意的时候,虽然我们不主张尔虞我诈,但是生意场上的前规则是,大家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从而寻求双方利益最大化的交点。如果一个人在生意场上不思考自己的付出而只考虑别人的付出,其结果是,他不但不能长期生存,而且也绝对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说白了,大家会以为他有病,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同样道理,生意不是这么做的,难道恋爱就是这么谈的吗?但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和你想得一样,要牺牲自己吗?或许你会说,你这是把崇高的爱情庸俗的生意合同水平。那我们在这里是不是认真思考一下,是我把恋爱庸俗化呢?还是你,和许许多多次次在恋爱中因付出过多导致情感透支的人们,把恋爱父/母爱化了?有的甚至是神化了?把对方当成了在情感世界中挣扎的弱者,把自己想象成带给他/她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情感超支。
你失恋了,你要么和哥们疯狂的踢一下午足球,要么在家里抱着枕头哭,总会有人劝你,别傻了,想开的。是啊,总是自己想不开
,总是自己傻。你就没捉摸捉摸,怎么有些人,从来没傻过?怎么有些人,心里像有个小算盘似的,没让自己的感情透支过?
事实证明,很多人确实很能理智的把握自己的恋爱关系,让恋爱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他们很清楚恋爱是要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如果恋爱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他们就认为这场恋爱可以结束了。对!他们认为恋爱是没必要永恒的,是可以结束的,而且他们assume你也这么想,他们assume所有人都这么想。而你却不同,往往是先看到恋爱出现危机的时候,选择用增加支出来挽救,来换取安全感。因为你,和他们不一样的是,你认为恋爱是不能轻易结束的,恋爱本应该是永恒的,在痛苦和永恒之间,你更希望选择永恒。
三,恋爱必须情感支出相互平衡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得出,在恋爱中过多的付出本身就是错误的。就像做生意的时候不尊重自己的利益一样,是不符合恋爱规则的。痛苦不是对方带给你,而完完全全是你自己没有按照恋爱的规则谋求幸福。
恋爱的规则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我只能为这份感情付出我应付出的50%,如果这50%没有是恋爱达到应有的效果,可以试图先做理性修复。没有效果,则寻求可以达到效果的另一份恋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恋爱服务于生活,也只有这样,恋爱才是有益的。
四,两个情感都容易透支的人也不是和在一起。
是不是两个情感都容易透支超过50%得人,就会幸福呢。事实证明不是的。因为假设恋爱中其中一方率先超越中线,另一方由于也是情感丰富的人,不会没有察觉。但是由于同样是情感透支的人,他/她绝对不会欣然接受这份感情并以为自己幸运;恰恰相反,他/她觉得这样会有压力,因为这样势必要求自己付出更多。在这种想法下,他/她会进入一种半推半就状态,而这势必伤害提前透支的人。受伤害的人往往会在情绪上出现小小的报复心理,而这种报复心理却在对方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双方同时受伤。
所以,即使是情感都很丰富的人,不符合恋爱支出的平衡原理,也同样是不能实现幸福恋爱的。
五,案例分析:史上可歌可泣的爱情都属于支出平衡原理的。
1,牛郎和织女:他们每年只约会一次。但是在没有见面的日子里,牛郎努力的工作着;织女也在努力的工作着。双方都在同时,平等的忍受离别的痛苦。而假设牛郎在告别织女之后又结交了诸多红颜知己,并且要求织女理解这纯属朋友关系的话,那么我想,这种爱情的平衡性会被打破,爱情的价值也会把上瓦解。
2,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付出更是平等对称:来自自己家族的压力和生命。
3,泰坦尼克:jack并不承受世俗,家族的压力,但是rose是承受的,是独自承受的;而jack付出了生命,生命的永恒换来了rose心中的另一种永恒。所以说,基本上两个人虽不算是对称平衡,也是等质平衡的。
4,谁不平衡呢?陈世美和秦相连。
综上所述,看来恋爱是否伟大,是否幸福,在你打开你情感之闸之前,是否要检验一下,是否这份爱符合不符合客观规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