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王小波就离世10周年了,王小波都走十年了,让人觉得他没有死,活得比他身前还热闹。无论你是否喜欢王小波,他每年都会像刮风一样来到你身边。今年是十周年,风就格外的大了。
李银河在博客上公开声明:“要去王小波插队过的云南陇川,去看看‘王二’和‘陈清扬’一起趟过的小河,还有他们两人避难的章风山。”还希望和王小波的“粉丝”一起去。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王小波众多“粉丝”的热烈响应,现在正是“粉丝”无理取闹的时候,有了理由那这热闹“粉丝”当然不会放过,迅速有400多人报名。
于是,一个缅怀丈夫的个人行为,成了集体行为,成了和“重走长征路”相提并论的“重走小波路”。居然还成立了组委会。
据说李银河还充分尊重了王小波的“自由”这一精神特质,把王小波“特立独行”的风格发扬到底,参与者均按自愿、自助、自理的原则,以自己的方式到达云南陇川指定地点。
重走小波路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希望能培养一批喜欢纯文学的读者,真正追求文学中的美。如果有更多人有对纯文学的热情,生活质量还会提高。”
据说,在王小波逝世8周年纪念日时,就有人“重走小波路”了,还去过小说《黄金时代》的场景……云云。这很荒诞,写小说和拍电影差不多了,还有实景。大家都知道小说是虚构的人物和场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找到所谓的实景。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小说,是一种无理和无趣的行为。
李银河带领一群人去找王小波小说中的地方,这种行为有点荒谬,聪明如李银河者难到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完全是一个妄人。
李银河应该学习一下王小波的特立独行,一个人去“重走小波路”,这也许可以医治一下失眠,你一个人生活失眠在所难免,当初崔永元“重走长征路”据说就治好了失眠。真的,你一个人默默地去看看和王小波生活的地方多好呀,这种行为是真正的艺术,这是最好的纪念,也是对王小波的尊重,这其中有一种催人泪下的美。
一个个人的行为弄得天下皆知,这样前呼后拥的,让人不由得就联想到了金庸小说中的人物,魔教的天下第一大小姐任盈盈来了,各路英豪一路上顶顶膜拜的。你这是要成为天下第一遗孀呀,你这样折腾连王小波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了,难到你不怕王小波在另一个世界再发心脏病。
王二和陈清扬是小说中的人物,王小波和李银河是现实中的人物,这样把小说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混为一谈,你不怕有“粉丝”指着那山坡上的一处草窝问:李老师,嘻嘻――这就是你当年和王小波在野外“战斗”过的地方吗?读者都知道小说中有王二和陈清扬在山坡上干活,裸体、交媾的情节,李银河也是一些粉丝的奶奶辈了,碰到这种问题你也不怕难为情,既便你是性学家。
你的怀念让人可疑,这样轰轰烈烈的,你有机会静下来怀念吗?这让我想起一句唐诗,真是:飞流(王小波)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李银河)落九天?
你这样重走小波路天下人都知道,媒体那还不忙疯了,在这种闹腾中王小波的书不知不觉的又发了一轮,版税不知不觉的就进了你的腰包,你让这么多王小波的读者为你一路壮声势,还让人家自己掏腰包,还美其名曰:特立独行,这概念偷换的真巧妙,“自由”变成了“费用自理”。这不厚道,有点把粉丝卖了,人家还替你数钱的味道。
看来只有等到王小波死后50年才能得到安宁,因为根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在死后50年,其著作权就归公有领域了,也就是说,那时候任何出版社都可以出王小波的书了,而且还不用支付版税,到了那时候也就没有人炒作王小波了,因为没稿费了。
我这样说也许有人会骂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实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早在去年三月著名批评家李美皆在《文学自由谈》上就明确指出:
“王小波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自由作者,生前许多作品都无法发表,但是却于意外死亡之后,迅速地蹿红起来了。王小波的蹿红跟李银河有重要的关系,是李银河、出版商、媒体、从众的心态加在一起,共同打造了王小波现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王小波,是李银河时代的王小波,是李银河的王小波;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王小波,是市场经济时代的王小波,是商业化的王小波。”
“王小波在自己的时代很寂寞,在李银河的时代却又有点过于繁荣,他的身后繁华几乎和生前寂寞同样不正常。李银河的炒作更加证明了王小波不是一种文学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王小波是一个拙于面对媒体的人,而李银河恰恰在媒体面前风云叱咤、大放异彩。不得不承认,李银河在炒作方面天分奇高,很懂得利用现代传媒手段。”
“王小波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卖点,王小波已经成为一个商业附庸。当年作品发布出去仍然关在屋子里执著地写的那个王小波的身影是那么重,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王小波的身影又是多么轻!王小波是否正在经历着失重的痛苦?又是谁使王小波失去了重量?”
“不能说全部是李银河的责任,但李银河至少应该反思一下。李银河编选王小波文集功不可没,但她对于王小波的这些纪念或者说炒作,又实在有点走火入魔了。如果她认为这是对王小波生前寂寞的一个补偿的话,那无错了,王小波并没有真正得到什么,得到补偿的与其说是王小波,不如说是她本人。她现在比王小波生前要风光得多,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小波。这样的结果甚至会令人怀疑:她到底在炒作谁、推销谁?”
如果你是粉丝,在王小波纪念日你可以泡好茶,打开窗,借助四月明媚的阳光,手捧着王小波的小说,和他在小说中交流;如果你是遗孀,你可以在王小波的忌日,点燃三束香,坐在王小波曾经坐过的写字桌旁,闭上眼睛默默为他祈祷,让他早日托生,你下辈子还嫁他,希望他再次成为一个作家,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毕竟缺少好作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