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区县的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一年三熟制(1963~年)

上海区县的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一年三熟制(1963~年)

————————————

全文检索:
 高级检索  帮助
上海概况 大事回眸 申江新潮 浦东开发 世博园地 长三角联动
上海之最 名镇名街 名胜古迹 漫步申城 人物述林 海上剪影



区县志 >> 县志 >> 松江县志 >> 第九卷农业 >> 第三章耕作制度 >> 节

--------------------------------------------------------------------------------

第二节 耕作制度改革


一、一年一熟制(1949~1955年)

1949年,全年复种指数不到105%。其中70%的农田推行晚粳稻~绿肥轮作,约30%的低洼田冬闲(或冬灌),县境东南沿海和黄浦江两岸高亢地区,有少量土地采取绿肥~中稻(棉花)~麦子(油菜、蚕豆)~棉花(晚稻)~绿肥轮作的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制,其他地区主要是粮食一年一熟制。

本县长期推行水稻与紫云英轮作,是培养地力、改良土壤、降低农本的有效措施。有“种田要技巧,还靠猪塮红花草”的农谚。

1953年起,本县有计划地发展三麦(即小麦、大麦、元麦,以下同)、油菜、蚕豆等夏熟作物。1955年,全县843619亩耕地,除784864亩粮田栽培水稻外,三麦栽培面积由1949年的31859亩增加到45985亩,油菜栽培面积由1949年的56755亩增加到74648亩,此外,还有4万亩蚕豆和48万亩紫云英,复种指数提高到108%。

二、一年两熟制(1956~1962年)

1956年后,北部低洼田得到初步改造,南部地区以旱改水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取得成效,为推广稻~麦(油菜、蚕豆)或绿肥~稻~稻一年两熟制创造了条件。1956~1962年,平均复种指数为137%,其中水稻与三麦轮作占20%,水稻与油菜轮作占12%,水稻与蚕豆轮作占7%(不包括紫云英和青蚕豆),绿肥~稻~稻(双季连作稻)连作占10%。

解放前,本县没有两季水稻连作习惯,仅在沿海地区水旱轮作中有部分单季早稻~荞麦和瓜翻稻(即瓜类收获后种上水稻)。1953年,漕泾乡海涯村于阿根(半农半盐)试种7分田的双季间作稻,前季收225余公斤,后季收80余公斤,两季折合亩产440余公斤。1955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试种3厘田的双季连作稻,两季亩产450余公斤。同年,张泽乡五一村王文龙试种双季稻也获得成功。1956年起,全县大面积推广双季连作稻,一般采取绿肥~双季早稻~双季连作晚稻形式的粮食一年两熟制,有一小部分为绿肥~双季早稻~双季连作晚稻~元麦(早油菜、蚕豆)~单季晚稻形式的粮食二年五熟制。

1956~1962年,全县年均种植双季早稻60735亩,平均亩产233公斤,双季连作晚稻63145亩,平均亩产119公斤,两季合计平均亩产352公斤,比同期单季晚稻平均亩产304公斤增产48公斤,增长13.6%。

三、一年三熟制(1963~1977年)

1963年,泗联公社砖桥大队试验麦~稻~稻轮作的一年三熟制。1969年,全县普遍实行这一栽培制度,复种指数由1956~1962年的137%上升到177%。当年全县平均亩产565.5公斤,首次实现亩产超500公斤。

1970~1977年,由于受征购任务重等的影响,片面扩大麦(油菜)~稻~稻一年三熟制面积,土地复种指数增加过多。8年中,全县平均每年粮田面积474783亩,种植双季稻平均318478亩,后季稻413383亩,单季晚稻63280亩,三麦267283亩,油菜80454亩,棉花61705亩,复种指数年均高达224%。片面扩大一年三熟制面积的结果,造成前后接茬很紧,往往耽误农事季节;农本增大,经济效益不高;晚粳稻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粮食质量下降;紫云英播种面积不到l0万亩,有机肥料供不应求;土壤淹水时间长,不利于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矛盾异常突出。为缓和上述矛盾,1968~1974年,每年曾以1至2万亩耕地采取麦(油菜)~玉米~后季稻形式轮作换茬,但因面积不大,效果不显著。

四、一年三熟为主,搭配稻麦两熟和绿肥双季稻(1978~1985年)

1978年起,本县采取调整粮食复种指数,合理安排品种茬口,合理轮作等措施。经过实践,实绩如下:



松江县耕作制度调整、改革前后的作物产量比较

单位:公斤 

年份
粮食复种

指数(%)
常年粮食亩产
各熟作物亩产年平均数

单季

晚稻
双季

早稻
双季

后作
三麦
棉花
油菜

调整后

(1978~1985年)
208
759
404
400.5
328
286.5
69
136.5

调整前

(1970~1977年)
224
645.5
364.5
334.5
297
160
60.5
104

调整后实绩
-16
+113.5
+39.5
+66.5
+31
+126.5
+8.5
+32.5

调整后(+-%)
-9.3
+7.5
+4.9
+8.25
+4.75
+22.1
+6.15
+11.9


1978年以来,耕作制度的调整、改革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增产潜力、保证不违农时、建立农业良性循环体系和提高效益为原则。

(一)因地制宜扩大单季稻 1978~1985年,根据土劳负担轻重等情况,有计划地扩单季晚稻种植面积(包括杂交水稻),平均每年种植9.41万亩,占粮田总面积的25.8%,其中土劳负担重的浦北地区,占粮田面积的30~40%;上劳负担较轻的浦南地区在20%左右。

(二)区别情况压缩三熟制早稻,适当扩大两熟制早稻 1983年,种植双季早稻19.33万亩,占粮田总面积的54.6%,比1977年压缩了26.4%。

(三)应用生育期较长的高产品种 早稻以“原丰早”为主,“以中代早”。后季稻8月5日后移栽的改用耐低温品种,如“农虎六号”、“农红73”等。合理安排茬口,保证早稻不种6月苗,后季稻插秧不过“立秋关”,三麦播种11月15日前完成,在季节上不违农时。

(四)推广棉花调茬种绿肥 本县12万亩棉田,经过改制,大部分以调茬形式播种绿肥(紫云英),其后茬除部分种两熟制早稻外,其余作为三熟制早稻和单季晚稻秧田。调茬后,绿肥由原来水稻茬亩产鲜草1500~2000公斤,增为3500~4000公斤;以棉花茬培育双季早稻、单季晚稻适龄壮秧十分有利,为两熟水稻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

上一页:第一节 传统耕作制度

2000-2004 © Copyright By www.shto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E-mail:web@shtong.gov.cn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