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专家莫定森培育麦稻稻三熟小麦新品种
————————————
著名的稻麦专家莫定森
(1900—1980)
阅读次数:6821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06-02-21 11:52:48
莫定森,农学家、农业教育家、稻麦专家。3040年代对浙江改良稻麦品种,发展双季稻,扩种冬季作物,大幅度增产粮食,培养人才,并在浙南山区坚持抗日战争,有过重大贡献。50年代对南方水稻实行“三改”,60年代为高寒地区培养稻作人才,选育耐寒、高产稻种,奠定了我国北疆大规模发展水稻生产的基础,退休后又为江南发展麦稻稻三熟培育出特早熟小麦品种。
莫定森,号茂如。四川广汉县人,出生于1900年12月18日。幼年在农村生活,对农民终年辛苦,收入不多,生活贫困,感受较深。青年时期抱有兴农富国的大志。1919年中学毕业,适有留法勤工俭学的机会,先在成都留法预备学校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考人上海震旦大学法语预科,1920年冬出国,1924年毕业于法国蒙伯里农业专门学校,1927年在里昂大学得理科硕士。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与徐特立、向警予以及蔡元培的儿子蔡无忌等交往,追求进步。
1927年春回国,献身于中国农业建设和农业教育事业。先在广西实业研究院任技师,同年10月至1939年9月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农艺系主任,并一度兼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教授。在中大任教时,他首先采取品种间杂交方法,利用美国白皮小麦与当地农家品种杂交,选出小麦新品种,与赵连芳、冯肇传一同被誉为稻麦棉三柱石。他还曾将小麦与大麦杂交,获得小麦显性的杂交一代,实现了前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可惜因发生学潮,材料被毁,没有看到后代分离,成为憾事。在此期间,结合教学需要,著有《实用植物学》、《特用作物学》和《麦作学》。
从1932年9月开始一直到1949年10月,长达17年多时间,坚持在浙江省工作,历任浙江省农业改良总场稻麦场主任、稻麦改良场场长、浙江省农林改良场副场长、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所长并兼抗战大学(后改为英士大学)农学院院长等职。30年代中期,在杭州首批育成纯系粳稻高产品种,当即组织力量,在杭、嘉、湖地区各县设立纯系稻实施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又在上虞五夫分场选出双季稻搭配的早晚稻品种及栽培技术,在宁、绍、金、台地区一些县设立双季稻推广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杭州沦陷,浙江大学农学院西迁贵州湄潭,农学界人士也纷纷离开浙江,跑到大后方去。他却坚持在浙南山区,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建立浙江省农业改进所,并为培养急需人才,创办抗战大学农学院。
浙江省一向严重缺粮,抗日战争期间,产粮区多为敌军所占,供应更为紧张。莫定森除继续推广稻麦新品种和扩大双季稻栽培面积外,更把主要力量放在利用冬闲田,扩种冬季作物,做到大幅度增加粮食生产,缓解军糈民食、度过难关,发挥极其重要作用。抗战时期执掌浙江省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担任政务院委员的爱国人士黄绍竑,曾赞誉莫定森为“抗战无名英雄”。
杭州解放前夕,浙江省政府建设厅逼令他将浙江省农业改进所迁往台湾,并限期先把重要设备物资运走,莫采取敷衍拖延,将一些次要物资装箱起运,把贵重仪器设备和试验材料隐蔽起来,紧急关头避居到灵隐寺附近友人处,直待杭州解放才回去,表现他追求光明,一心向着人民,向着共产党的高贵品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莫定森调任首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粮食生产司副司长。对我国50年代初期,能以最快速度消除长期战争创伤,恢复农业生产,在推广良种,提倡密植,防除病虫害等科学技术上发挥重要的参谋策划作用。1953年9月,农业部机构调整,改任农业生产总局农业副总技师兼稻作处处长,他深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地,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各省水稻方面的科研成就和群众生产经验,提出水稻“三改”建议,为南方各省大幅度增产粮食发挥了重大作用。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于1959年1月下放黑龙江省任东北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为东北农学院开辟稻作专业,培育寒地水稻品种,改进水稻栽培技术,培养高级稻作技术人才,为后来我国北方大面积发展水稻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被迫退休,离开哈尔滨,在浙江绍兴柯桥区华舍村落户,又为江南发展“麦稻稻”新三熟制,花了7年时间在农民自留地上培育出极早熟小麦品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右派”冤案得到彻底平反,先被选为绍兴县农学会名誉理事长,并被邀出席浙江省科学大会。农业出版社聘请他担任《中法农业辞典》编审,农业部正为他落实政策,安排他回北京定居时,因病不治,于1980年5月21日在杭州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逝世,享年80岁。
培育良种提高复种为浙江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浙江人多地少,历来是个缺粮省。30年代初有关统计材料,年缺粮不下1000万担。莫定森对粮食问题极为重视,执掌浙江省稻麦改良场场长职务后,网罗人才,施展抱负,采取当时最为先进的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对水稻、小麦等作物进行品种改良,并取得优异成绩,30年代先后育成一批优良品种,其中水稻突出有晚粳129、130、10509;早稻302、503、504等;中稻10号;晚籼3号、9号以及适于间作双季稻栽培的早生和晚青。小麦纯系种突出的有9号、17号、933号;杂交育成的有莫字1号、105号、191号等。1935年开始,浙江省政府拨给赈灾款12万元,就浙东绍兴、诸暨、萧山、嵊县、镇海、上虞、余姚、慈溪、临海、平阳等10县设立双季稻推广区,推广双季稻品种和栽培制度共10万亩;浙西杭县、海宁、吴兴、嘉兴、长兴、海盐及浙中义乌等7县设立纯系稻实施区,推广晚稻129、130及中稻302共达5000亩,均取得显著增产,1936年纯系稻推广到10万亩,双季稻推广区除自行留种扩种外,又在武义等适于栽培的新区进行示范推广面积达7万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利用冬闲田大力扩种小麦、大麦、油菜、蚕豆、豌豆等冬季作物。杭州沦陷,浙江交通方便的大部分地区为日寇占领,莫定森主持浙江省农业改进所,跟随战时黄绍竑领导的浙江省政府坚持在浙南山区进行抗日斗争。率领编制有限的全所人员,在未被占领的各县继续推广水稻良种面积共达32.7万亩,双季稻16.97万亩,纯系小麦38.24余万亩,扩种冬季作物1085.25万亩,垦荒41.2余万亩,糯稻改籼稻82.12余万亩,估计增产粮食至少达1558.32万担,尚未计面上依靠群众和行政力量推广,按7年平均计算每年222.62万担,增产的部分,对于保证战时浙江后方军民粮食供应,增强抗战力量发挥巨大作用。因而被誉为“抗日无名英雄”。
建议南方稻区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
莫定森一生,既重视作物品种改良,也重视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的改革。根据他在浙江推广双季稻,扩种冬季作物,发展三熟制的丰富经验和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农业部的工作岗位上面向全国,主抓粮食生产,首先对南方稻区作深入的调查研究,足迹遍及长江和珠江流域各主要稻区,总结各地区稻作科学研究的成就和群众中的先进经验,经过深思熟虑,于1954年初提出南方水稻实行“三改”的建议,得到农业部领导的同意和支持,并由他起草《关于南方稻区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的初步意见》作为指示性文件发给各省、地、县,很快为各地领导和群众所接受,改制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成为群众运动,迅猛发展起来。1957年2月14日至21日农业部在武昌召开南方水稻改制技术经验交流会上反映,当时南方稻区已基本上把间作稻改为连作稻,不少地区还将单季稻改为双季稻。1956年南方稻区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1599.5万亩(773.3公顷),比1949年增加了5200.5万亩(346.7万公顷),增长82.6%。湖南、江西两省1954年双季稻种植面积仅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22.9%,1956年上升到52.2%。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区)也由1954年的57.8%上升到69.8%。根据当时调查材料,单季改双季,平均可增产89%,间作改连作每亩增产稻谷从80—225公斤不等。籼稻改粳稻也取得较大效益,因为当时尚未育成矮秆稻品种,老籼稻品种植株高,既不耐肥,又不宜密植,而粳稻植株较矮、秆硬、耐肥,又比籼稻耐寒,适于早播,籼改粳每亩可增产60—70公。苏北盐城、兴化等县比种籼稻增产50%还多。1955年长流域籼改粳面积147万亩,1956年猛增到1095万亩。国50年代中期的水稻“三改”,使双季连作稻由偏南的纬28度,扩展到沿长江的北纬32度,同时也使莫定森在浙省稻麦改良场和农业改进所主持育成的优良稻种在同纬度各省得到普及推广。如早籼503,1956年浙江各地种植达30多万亩,高产单位平均亩产达844斤,估计增产粮食4300斤;1955年引到安徽,1957年在皖南一带扩至70多万亩;958年湖北约达3万亩,比当地早稻增产11.4%—12.6%。籼3号,被四川用作连作晚稻,由1955年的70多万亩,956年激增至1000多万亩;晚籼9号也在四川、江西等省大引用,特别是晚粳10509,由于抗逆性强,施肥条件不高,比一些籼稻品种显著增产,成为连作晚稻的抢手品种。1956年江栽培面积达到266万亩,成为嘉兴、宁波、建德、金华等地主栽品种,湖北代替了当地黄毛粘、黄米冬粘等品种,占到季晚稻的65%。江苏、安徽、湖南、四川、云南等省不完全统,1958年推广面积超过1600余万亩。此外,晚釉浙场3号,四川达县、内江、南充等地区达到1000多万亩,比当地品种产15%以上。江西的南昌、上饶200多万亩,湖南、福建也种植,增产幅度在10%26%。浙场9号也被各地广泛采用,1958年在四川泸州、江津两地就有220万亩。
水稻“三改”为我国大幅度增产粮食,发挥了历史性的重大作用,是莫定森一生对我国农业的主要贡献。
顺境逆境都能不失时机地进行工作从不消沉
莫定森在主持全面工作时,能考虑方方面面,照顾全局,发挥各方面专家才能,把事业推向前进;在身处逆境时,能安心搞自己的专业,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让时间白流,是一个能上能下的楷模。他在浙江主持稻麦改良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1936年浙江省建设厅长伍廷飏器重他的才干,把农业科技事业单位统一组成农林改良场自兼场长,让他担任副场长,主持全面工作。他对已有的林业改良场、棉业改良场、蚕业改良场、稻麦改良场和植物病虫防治所(原昆虫局)、土壤调查所等机构加强管理,发挥优势外,并考虑到发展浙江名特优产品的需要,在平水增设茶叶改良场、黄岩建立园艺改良场(以研究无核少核蜜桔为中心,抗战期间日本人把它的无核材料拿走,称为温州蜜桔。)、金华建立家畜保育所(以研究发展金华两头乌猪为重点)。还延揽一批著名专家主持工作,有葛敬中、冯肇传、王启虞、马寿微、邵亮熙、何尚平、吴觉农、吴耕民、何正礼、彭起、汪呈因、王寅生等,显示他对浙江农业改进事业的雄心。1937年2月浙江政局变动,黄绍竑、伍廷飏调湖北,朱家骅、王微来浙,把农林改良场撤消,许多专家纷纷离开,他回到稻麦改良场继续他原来的工作。当年冬天杭州沦陷,他不顾个人的安危,继续留在浙江前线没有去大后方。后来,黄绍竑、伍廷飏又从湖北调回浙江,任命他为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所长,他就在浙南山区松阳县城外的太保庙里,网罗人才,集聚力量,重新建立农业科研机构;又由于人才严重流失,许多工作开展不了,就创建抗战大学农学院,兼任院长,把发展粮棉生产、改进蚕桑、茶叶、油桐等特产为重点的战时农业改进事业搞得有声有色,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1959年莫定森被划为“右派分子”后,降级使用,下放到哈尔滨担任东北农学院副教授。
他考虑到东北——特别是黑龙江水源丰富,低洼沼泽地多,水稻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但在此以前,东北农学院从未开设过稻作课程,在既无教材,又无资料的情况下,从头开始建立稻作专业,开设稻作学课程,主讲水稻栽培学和水稻育种学,并从建立稻作实验室和试验区,培养青年教师着手,开创了高寒地区的水稻引种、育种、栽培等工作。
亲自从各地搜集了千余份水稻品种材料,60年代初期选育出早熟品种“东农3006”,在黑龙江北部地区推广面积达20余万亩;同时,引进“578”粳稻品种,通过鉴定和示范,在全省推广面积达60万亩,以后又引进“大新雪”等粳稻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均受农民欢迎。
他主持的水稻育种工作,经过10多年的辛勤培育,育成了“东农4号”、“东农3069”、“东农3074”、“东农3077”、“东农3113”等一批适于高寒地带栽培的粳稻品种。并与青年教师李兆方合作编著一套适于寒地条件的《水稻栽培学》教材,完成由东北农学院统一组织编写出版的《作物育种学》巨著的“水稻育种”部分。
后人称赞他的是:在他被迫退休时,主动把手头保存并经多次补充修改的讲稿及搜集积累的有关文献资料全部完整无私地留给青年教师。
东北农学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几经搬迁磨难,原有校址、校舍和设施都被其他单位占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建校并扩大规模,现在稻作专业的规模和教学水平已成为强项,后来成长起来的一批教授、副教授一致认为东北农学院稻作科学的基础是和当年莫定森开创性的工作分不开的。还特别提到莫在东北提倡推广直播稻的大垅栽培和水稻抛秧栽培等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时他满腔热情进行宣传、讲解、举办培训班,亲自去水稻产区进行技术指导和示范,得到各个生产单位领导和稻农的赞扬。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不顾年老体衰,一直兴致勃勃地走在青年人前面,并亲自参加整地、播种、插秧、去雄、授粉、田间调查、室内考种等作业。
水稻试验区设在哈尔滨市郊的香坊农场,距离学校有10多公里,校党委规定他来去均可出车接送,但他很少要车,和青年教师一样来去乘公共汽车,到站后再步行2—3公里,哪怕体力差中间要休息2—3次,也从不松懈。
他每年春秋都坚持要到生产第一线去检查指导,总结群众经验,尚志、海林等县是他长期关心联系的稻区,每次去总是要亲自下田,有时体力不支在田间摔倒,也无所畏惧,农民很受感动,赞扬他是共产党教育出来的优秀教师,是农民的贴心人。
1970年7月“文化大革命”进入斗、批、改阶段,片面认为农业院校不能办在城里,一律搬到农村去,工、军宣队借此机会逼他退休。
莫定森有一个儿子在北京矿业学院任教,以“户口不能进北京”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只得迁到他老伴原籍浙江绍兴农村落户。
他住在农村,更深刻地了解到人口不断增加,粮食更趋紧张,江南农村推行“麦稻稻”、“油稻稻”一年三熟的耕作制。
由于小麦熟期晚,又易罹赤霉病,大部分种的都是大麦,不仅产量低,又没有食用习惯,成为粮食增产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了适应江南广大地区发展“麦稻稻”三熟制的需要,莫定森决心着手培育一种熟期早,能抗(耐)赤霉病的小麦新品种。
多方向友人征集育种材料,采取冬春小麦品种间杂交等方法,并用自己退休金,在所住的华舍村租用社员的自留地进行育种工作。
一切因陋就简,没有解剖器,就用指甲剪和眉毛钳代替,没有种子袋,就用旧信封装盛,没有纸牌,自己找硬纸制做,并捡拾鸡粪作肥料等等,7年中五易试验场地,遇到种种误解,解释不通,也只得忍受下来,矢志不移地坚持了7年,
终于在老伴的帮助下育成了熟期接近大麦的华麦1号、华麦3号、华麦4号、华麦6号等小麦新品种,为当地柯桥人民公社和县农业部门采用,并作为珍贵的种质资源,于1980年送交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永久保存。
1978年12月18日,莫定森在他78岁寿辰时曾赋诗述怀,从“为民增粮食,水稻行三改”开头,到“老来不平凡,育种娱晚年”作结尾。的确,他一生关心民食,关心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论处于顺境逆境始终如一,矢志不移,从不消沉,都能为人民做出切实的贡献,这是他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刘河洲)
简历
1900年12月18日 出生于四川省广汉县。
1919年 毕业于广汉县立中学。
1919—1920年 在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和上海震旦大学学习。
1920年 秋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在法国南部一中学补习法语3个月,后在克莱梭铁工厂和巴黎一印刷厂做工2年。
1922年 春在蒙城学习蚕桑半年,毕业后转入蒙伯里高等农业专门学校学习两年,得农业技师学位。
1926年 毕业于里昂大学得理科硕士学位,又继续向Beauyle教授学植物学7个月,并准备博士论文。
1927年3月 回国,在广西梧州广西实业研究院任技师。
1927年10月—1932年7月 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兼麦作学技师,其中1929年至1930年兼任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麦作学教授。
1932年9月—1937年 终任浙江省稻麦改良场场长,其中1936年8月至1937年2月任浙江省农林改良总场副场长。
1938年1月—1949年5月 任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所长,其中1938年8月至1942年7月兼任抗战大学农学院院长(后改为英士大学农学院)。
1949年11月—1953年9月 任中央农业部粮食生产司副司长,其中951年参加中国农学会和中国科协筹会,1952年3月调回浙江受“三反”审时,任浙江省农林厅工程师兼农业处处长。
1953年9月—1958年12月 任中央农业部农业生产总局副总技师兼作处处长。
1959年1月—1970年7月 任东北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
1970年7月21日 退休。
1980年5月21日 在杭州逝世。
浙大求是新闻网 : http://www.zju.edu.cn/zdxw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Copyright 2003-2004 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