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p)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谎言 谎言没有终止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p)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谎言  谎言没有终止


大跃进时期亩产万斤等谎言,加上自然灾害,大食堂,多征购,据绝外援,确实饿死了很多无辜的百姓。

 

但是,谎言没有终止。关于饿死多少人的问题,国内主张民主的精英学者,还有海外反华势力,把这个数字大肆夸张了,有的说4000万,有的说3000万,其中3千万几乎成了公认的。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见附文。中国谎言不断,百姓不幸,也是国家灾难。大跃进的谎言,没有加速国家建设进程,反而导致一些人饿死;后来过度丑化大跃进的人,没有达到反毛的目的,相反,因为大量社会常识可以揭穿3千万的谎言,于是,网上反而出现了毛泽东热,催生了中国的新左派。

 

 

 

 

 

 

 

 

 

 

 

 

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三年自然灾害

一。三年自然灾害是存在的
1。特点是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
2。特点之二是受灾面积与历年比并不高,比例30.8%。于是李锐等玩平均什么的数字游戏,就说没有三年自然灾害,这是不应该的。中国面积大,但主要产粮区也就占30%左右,三年自然灾害正好是在这些主要产粮区,所以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二。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造成饿死人时间事件,里面有人为因素,比如办大食堂,上交粮食过多而导致有的农民没有足够的口粮。但这不能否认三年自然灾害的存在。
这里提一下,在中央下令停止办大食堂后,有的地方违反命令,继续办大食堂,详细的参见文章:麦苗青麦苗青黄。

三。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造成饿死人,除了上面的天灾人祸外,还有美国等的封锁因素。伊拉克曾经是那么富裕的国家,但在美国封锁后饿死了那么多孩子,就可以想象西方封锁的危害之大。

四。饿死总人数:国内外学者都是以所谓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等推测的,数据本身就不准确,所以得出的三千万或者两千万都是不准确的。而唯一可信的是当时人均寿命57岁,这个是真的。以人均寿命57岁进行数学计算,最多死亡人数是400万,这只是推测。

五。中国历史上人口大量丢失的例子有唐朝的安史之乱,加上后续的史思明叛变,一共9年,死亡才3000万以上;太平天国共13年,死亡2000万以上。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死亡2000万以上。而三年自然灾害只有三年,加上大家都挨饿,救灾的粮食支援比过去及时多了,怎么可能会死亡才3000万以上?而上述例子不但有灾荒还有杀戮,持续时间长,中央指挥失灵,才造成那么大的死亡的。因此,从历史来推测,所谓的3000万是个谎言。

---------------------------------------
算命 -- 兼为秋实先生延寿
作者:delphi

这好不容易又到周末了。这个帖要和各位商榷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就是“人命”还有人命怎么算的问题。想谈四层意思。一.右派不关心人命,二.人命指标好,三.好在什么地方的证明,四.应用。需要说明“人命”一词在本帖中有特定的含义,指“人均寿命”或曰“期望寿命”,主要从统计的角度。

一. 右派不关心人命

在野右派们自称“为民请命”,虽一盘散沙,也大旗舞得猎猎的。新观察堪称“为民请命”之旗手吧,不谓不光荣。但是偶要说的是,右派其实并不关心人命。偶的证据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在新观察的镇坛之宝《大饥荒档案》里面,竟然找不到一篇文章或是一个数据涉及到人命这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指数。第二个证据是,右派对于左派或中间派人士一直提倡的用科学和客观的态度来研究大饥荒死人问题的呼吁,一贯采取极不严肃的态度,皮里阳秋。

这不是右派和右派人口学家的光荣,而是他们的耻辱。

左派或中间派人士是不相信右派“饿死三千万人”的鬼话的。左派或中间派人士提倡要用科学的客观的态度来进行研究。在本坛,黑旋风先生、SUN先生、Lian先生等等都是着过先鞭的。在强国论坛,日前有数学先生又起呼吁。数学先生的重点在于证明大饥荒期间饿死人是美帝苏修的责任,而不是灾荒和中共的责任,所言偶部分赞同。他对于搞局部的调查验证则较少热心。在本坛,日前亦有elder先生建言呼吁对大饥荒中的饿死人数展开抽样调查,希望能以科学的精神,而不是以先入为主、凭政治倾向来探讨包括人命变化在内的几个关键问题。elder先生所言本人无不赞同。

响应elder先生的呼吁,本人在日前往本坛投过一帖,是针对人命指标历来在人口统计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谈了谈有关问题,并且利用推出的公式算出: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均寿命达到57岁的状态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饿死”人口数不会超出447万。好象很触动了一下右派的神经。当然啦,这个结果在给出严格证明之前是不会有人相信的。既然偶们要提倡科学精神,就不能象右派那样,仅仅靠列数字、充大个、说硬话、抛天马行空式的文字来活命。在本帖子里偶会给出推导的(很简单)。不过在做此事之前,偶必须使用大量的篇幅来论述人命指标的重要性,偶不愿意看到如此重要的一个指标竟然会被有意或是无意地疏忽掉。
偶不能说右派一定就有意疏忽,偶也不怀疑他们做“学问”的功底。路人皆知,在野右派们说关心的,不过是在人命以外的其它东西。

所以偶说,右派并不关心人命。

二. 人命指标好

右派人口学家如秋实先生即使在其十分清醒的时候,也不会懂得人均寿命这个指标的重要意义。这不是贬低他,事实就是,偶没有能从他抛出的大量的天马行空大文和五花八门的数字术语中看到任何的蛛丝马迹。就讲前两天抛出来的《营山县志》吧,被指出毛病之后,慌慌忙忙补进去一大堆数据。可是从那当中偶还是没有能够找出有关人均寿命的数字。秋先生是很会抛数字、充大个说硬话的专家。这位专家不太会做分析综合。堂堂秋专家,旷日持久大论争,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当然,如果要求这样的“专家”去致力所谓的科学精神,恐怕还不如去求肩客豁出他的本钱来去做赔本买卖(当然啦,偶并不认为秋肩客是毫无本钱的,呵呵)。

右派人口学家一定会辩解说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人均寿命的统计数据。看来国统局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没有意识到该指标的重要性。但是偶认为国统局一定掌有人均寿命的统计表格,它不在网上公布,是否那局子里的人认为人均寿命只是一个导出量,不能作为基本数据来发布呢?假如国统局的人是这认识,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对人均寿命本身从来就没有做过深入定量的分析呢?偶想应该不会的,要么有什么原因。人命指标值就是把迄至某一时点的某个时期内所有的死亡人口的年龄加起来,再除以死亡人口总数得到一个平均值。事实上它既是导出量又是基本量。人命指标值里使用了死亡人口数做基数,所以是导出量;但另一方面它又包含有独立于死亡人口数的年龄信息,因此更是一个基本量。不难理解,这个内外功夫俱全的东东一定会来得比死亡人口值来得值,来得好、来得更可信。

下一节要从数学上证明,人均寿命指标是“良态的”和”稳定的“。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跳过所有的数学表述,直接看文字和结论就可。偶也是没办法。数学能人多得很,私心不过为引起一个讨论。所谓良态(well-conditioned)是说指标值不太受数据误差的影响,有时还有抑制观测误差的功能。稳定(robust)则是说指标值不怎么受初值和中间突发误差的影响,具稳定性。运用良态的和稳定的指标来推求其它新指标,得到的结果自然要比利用病态和不稳定的数据可靠得多。

顺便说明,有一些基本量(比如死亡人口总数等等)通常具有误差或不定性。利用这样的数据来作差值运算,是一个典型的“病态问题”(ill-posed problem),运算结果可能会带上比原有误差大得多的新误差。要说明这一点很简单的,比如一个时域观测或统计f(t) 染上了频率为◠的正弦误差,

   f(t) = fo(t) + A·¤sin(ωØt),

A是误差幅度,可能很小很小。fo(t)是真实信号。现在求f(t)的微分,也就是求f(t)随时间t的增加或减少的速率,得到

   f(t) = fo (t) + A·ωへ·¤cos(ωØt),

偶们看到在变化率f(t)里,误差项幅度被“放大”了◜倍,成A·ωへ了。误差通常变化很快很快,所以◡远大于1。病态问题是Hilbert总结的十大数学难题之一,通常须配以使用正则(regularization)滤波来求解。偶在《局部不信,全般皆疑》一文中提到的天文的例子,在对射电天文数据处理时通常施加Strack高斯微分滤波,就是一种正则的法子。

通过上面的分析,偶们明白了使用人口总数之类来计算诸如增加率呀减少率呀,潜在危险该有多么的大!!!人口数字竟然如此不可靠,可是呀可是,偶们的人口专家如秋实先生居然还在那里大嚼吐沫,津津乐道于他的什么增加率呀减少率呀,一会儿又是什么插值呀AR回归的,拿着病态MM当令箭,显他学问高。偶告诉秋先生,如果模型建立和计算过程不当,约束(参照)数据选择和使用不当,又不加正则,那么您那插值啦AR回归啦什么的依然是病态,最好别再用,好吧。在自然科学领域,会点插值、回归予测什么的也太小儿科。
三. 好在什么地方的证明

为了表明严肃和科学,偶在下面稍稍认真地作一点考察,分析一下在对死亡人口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有象秋实先生一言以蔽之“大量可观”的漏报和多报的情况下,人口数字的误差与人均寿命的误差之间会存在怎样的关系。秋专家不怎么会做分析,对人命也不关心,所以往下偶就不去理他了。各位对数学不感冒的朋友也别理会出现的数学表述,竟直跳过去看文字和结论。需要讲明,这里的东东不需要什么人口学知识,象偶知道的也就一点点常识,皮毛。

数学推导也太长太枯燥了,相信没人喜欢看,所以偶就只给出误差式子在下面,然后给出解释。

(1)  δ(L) ≤ δ(N) -│N-·L- - N+·L+│/(Nt·Lt).

其中 δ(L)=│L - Lt│/Lt 是人均寿命的相对误差
   δ(N)=│N - Nt│/Nt 是死亡人口的相对误差
   N,L 分别统计死亡人口与统计死亡人口集合上的人均寿命
   Nt,Lt 分别真实死亡人口与真实死亡人口集合上的人均寿命
   N-,L- 分别为漏报人口与滤报人口集合上的人均寿命
   N+,L+ 分别为多报人口与多报人口集合上的人均寿命
   Nt = N + N- - N+.

式(1)说出来一些非常非常有趣的事儿。

第一,人均寿命值的误差更小,用这个比用人口数字让人放心。

δ(L)不会大于δ(N),可以证明第2项 ≤ δ(N)。

第二,根据人均寿命值,甚至可以找出死亡人口统计值中的差错。

比如漏报和多报人口差不多,即有N- ≈ N+,那么死亡人口不存在误差,δ(N) ≈ 0,问题被掩盖过去的。但是人算不如命算,这时的误差δ(L)是

(2)   δ(L) ≤ 2N+/Nt, 对N- ≈ N+

通过核对本年与上年的结果,如果N正常,但δ(L)有一定值的变动,而本年内又不存在重大环境变异的因素,则能够断定这个N是不真实的,也就是说存在着近似等量的漏报人口和多报人口,并且可以根据(2)式反算出漏报(和多报)人口的概值。

第三,即使死亡人口的统计数值不准确,在一定条件下,人均寿命值很可能是准确的。

这太有趣了!在大样本下,漏报集合,多报集合,真正的死亡人口这三个集合的一阶统计量(如人均寿命)很有可能非常接近。设有L- ≈ L+ ≈ L,将这个条件代入式(1),有

   δ(L) ≤ δ(N) - │N- - N+│/Nt =δ(N) - δ(N)= 0.

注意│N- - N+│=│N - Nt│。

这太有用了。比如实死3000万,漏报100万,多报200万,都是大数,各自平均后的结果,各各的人均寿命非常接近。偶猜一定时期内只要没有特异事件的发生,这种人均寿命非常接近的情形应该是经常出现的。这下偶们不用怕了,也不用去管死亡人口数N是真还是假,偶有人均寿命的数字,它压抑来自N中可能存在的差错!

第四,指导意义。譬如与上年相比,人均寿命出现了不合情理的变化,比方说误差比死亡人口N的误差来得还大,那是告诉偶不做复查不行了。于是偶就去做复查,复差减少直至消灭漏报和多报,使L-和L+走向零。那么在复查之后,要是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善,人均寿命中仍然存在着比死亡人口N大的多的误差,这个事像指示,在死亡人口中一定有大量非正常死亡人口的存在。再下去,就是拿寿命值的正负和大小变化来判断非正常死亡的可能原因了。

不消多说了,反正人命就是比死亡人口数值好。简单想一想也明白的,象在前头提到过,人命是一个基本量,在它里面不仅包含了死亡人口的信息,还包含了死亡人口之外的年龄信息。如要进一步问:这好究竟好到啥地方?界在哪里?这偶就太累了,别为难偶了,需要用到漏报和多报集团的二阶以上的分布。

这个必需由秋实先生那样的大家来做。偶想这个课题是不是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秋先生去做啊?他一定会高兴的,他看了这个帖子也一定会合不拢嘴地冷笑,这一笑,就有利于秋先生的延长寿命了(点题)。

4)应用

既然人均寿命指标这么好,那么应用它来算一算实际情况一定十分的精彩。是的,上次偶就算过一个了,在这一节还想举几个例子。不过太费时,也累了,先让偶写到这里吧。
BTW 偶写这个可不是为去统计局谋啥职事,偶只是为了捍卫毛主席。其实能进统计局也很幸福呀,不就是统计人的生、死,对了还有结婚三种状态吗?太简单了。比如有一幅彩色视像呢,光颜色就256x256x256=?种状态的,那人除了统计局还不活了的是吧,哈哈。

 


续算命——应用之一:三年期间的饿死人数


偶写了8000多个拜特的《算命》,为的就一句话:“人命”即人均寿命这个指标是良态的和稳定的,而通常使用的人口总数这个指标是病态和不确定的。只要您同意偶这句话,偶那8000多拜特算偶白写也成,有了共识偶们才好接着往下说。

既然人均寿命指标这么好,应用它来算一些实际情况一定十分精彩吧。是的,偶现在就把上次算过的那个加上推导,放在下面。再强调一次,人命指的是人均寿命。

4)应用之一:三年期间的饿死人数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有饿死的,人数记做Ne;有非饿死的,人数记做Nf,合起来总死亡人口就是N,N=Ne + Nf。“饿死”是个什么概念想大家都清楚的,偶就不再特别加以说明。现在考虑把所有N个死者死时的年龄加起来,有

(3)    死亡全员的年龄之和 = 饿死者年龄之和 + 非饿鬼者年龄之和

象以前一样,分别记Le、Lf、和L 为饿死人口、非饿死人口、死亡全员的人均寿命。对(3)式求集合平均,得

(4)    NL = NeLe +NfLf.

接下来偶们定义饿死人数Ne在死亡全员N中的比例为x = Ne/N,使用条件N=Ne+Nf,经过简单的演算后就得到

(5.1)   x = (Lf-L)/(Lf-Le)
显然
(5.2)       0 <x < 1。

用文字来表达,就是上次给出的那个形式了。(May 10, 2001 64.23.9.82/xgc/messages/66201.html)

(5.3)  饿死者占全部死者的比例(%)
  非饿死者人命值 - 全死亡者人命值 
= —————————————————— *100
  非饿死者人命值 - 饿死者人命值

先来讨论两个极端情形。

(A)假定饿死者的人命Le接近于非饿死者的人命Lf(说是正常死亡者人命也不失一般性),即Le ≈ Lf。由于x须满足式(5.2),不可能是无穷大,此时必有Lf=L,也就是讲正常死亡者的人命就等于死亡全员的人命。换句和讲,不存在饿死者。

这就自相矛盾了。这个矛盾表明饿死者的人命Le不可能等于正常死亡者的人命Lf,且按常识有Le<Lf,饿死的人命总比正常死亡的人命低,且一般低很多。

(B)假定正常死亡者的人命Lf比饿死者的人命L大很多,即 Lf >> Le。由(5.1)得

    x ≈ 1-(L/Lf)

因为饿死者数x*N不可能超过总的死亡人数N,式(5.2)必须满足,于是知L<Lf。

也就是讲,正常死亡者的人命Lf肯定比全员死亡者人命L来得高。不然x就是负数了。正常死亡者人命Lf就是如果什么也不发生情况下的全员人命L。

接下来基本上就是具体数值计算。偶现在不知道正常死亡者的人命值Lf和饿死者人命值Le,要是知道就能很快算出饿死的人数。哪位知道的请告诉偶。

也没有关系,偶们来估计不利的情况。已知三年自然灾害那时的全员人命已达55~60岁,就算L=57岁(顺便,民国时期平均35岁)。按照(B)的讨论,正常死亡者人命Lf不低于全员人命L。如果什么也不发生,那么Lf就等于L。比如现在咱们国家没啥特殊情况,根据人口白皮书上说的现在的Lf ≈ L在68岁~70岁之间。而在60年代初期Lf当然没这么高,就算61年吧偶想Lf=61岁比较符合实际。代入式(5.1),得

  x =(1 -L/Lf)/(1 -Le/Lf)=0.06557/(1 -Le/Lf)

又,根据(A)的推论,有理由相信Lf比饿死者人命Le大得多,象丁抒形容的那样,大批大批的儿童饿死了,使得饿死者集团的人命大大降低,偶们就算Lf/Le= 2.5倍吧。又,查三年(1959年到1961年)的死亡总数N=970+1693+939=3602万人。代入上式得饿死人口的上限为

  x* N =0.06557 * 1.6667 * 3602 =394万人
当然上面只是个概数,上限值,且3602万的准确性有待证明。尽管如此。偶们根据人命即人均寿命这个不太会豁边的指标算出了上述的结果,概算就是400万吧。要是有具体的数字,也不用着偶这等劳累了,在(5.1)式那里一步就能得出结果。关键,全员的人均寿命已经有57岁之高,在那里摆着呢。三千万饿死的鬼话可以休矣。

 

 

 

 

 

从现有的统计资料看,1959~1961年我国直接人口损失一千多万,农业产出仅1959年就下降了15%。有关非正常死亡人口,国内外学者Ansley1981年估计的结果是1650万,John1982年和Peng1987年估计为2300万,Ashton1984年估计为2950万,Banister1987年估计为3000万。这场灾难的起因至今也莫衷一是。1984年的Bernstein 指出由于政府的征购率过高导致农民剩余粮食减少并最终导致饥荒;1996年杨大利指出饥荒是由于非理性消费(irrational consumption)造成的,公共食堂是公共财产,最终导致公地悲剧,造成过量消费,形成饥荒。

上述说法成立么?

 

本文认为,真正的主要原因是天灾,而且,非正常死亡人数远远低于海外人士的研究结果。  


 

以下数据资料摘自《中国统计年鉴》


54年总产量3390亿斤,征购1018亿斤(包括出口34亿斤),……征购不低,没饿死人
……
57年总产量3898亿斤,征购 921亿斤(出口40亿斤),……征购适中,没饿死人
58年总产量4000亿斤,征购1035亿斤(出口54亿斤),增产部分全征购了,征购量高了,没饿死人
59年总产量3400亿斤,征购1282亿斤(出口83亿斤),征购没有明显增高,饿死人
60年总产量2870亿斤,征购 930亿斤(出口53亿斤),征购下降到57年水平,饿死人

61年总产量2950亿斤,征购 730亿斤(进口89亿斤),征购进一步下降,饿死人

 
58年基本没自然灾害,59年初怎会饿死人呢?粮食出口是增加了,农民每人摊到5斤2两!!!怎么会跟饿死人有关呢?

审视粮食总产量,征购数量,有无饿死人,得出结论:粮食产量下降,才是“罪魁祸首”。

“欠收”:

58年增产2.6%!

59年欠收600亿斤!

60年欠收1130亿斤!

61年欠收1050亿斤。

 

59年~61年三年间粮食欠收的数量加起来,相当于60年那一年的粮食总产量!

粮食欠收自59年,气象水文记录:59年~61年全国70%、72.5%、76.7%以上的耕地遭到了严重自然灾害。等重新回到58年的粮食总产量水平(过4千亿斤)时,已是66年,可那一年需要养活的人口数量,已经比58年高出一亿多!“65年、66年那会子,各地东西都很便宜,农副产品相当丰富,……过日子算是不错”。解放后第一个欠收发生在59年,61年后再次歉收,已是90年代、十多亿人口的时候了。

发生粮食产量大面积、大范围下降、尤其是连续地欠收,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民为主、农民以“勤劳忍耐”著称、又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唯有天灾、战争能做到,GCD政府即使“想”这样做,都做不到,其难度不会比“亩产万斤”小。

饿死人问题,建议思考一下:今年夏收(主要口粮来源,占全年70%左右)时,明年形式严峻已知道,还指望着秋粮(占30%)?在口粮不足的时候(甚至8个月不到),是看菜吃饭、细水长流,还是照常吃?中国农民大多数是采用细水长流的,不是那么容易发生饿死人的。所以,“外推法算出非线性死亡人口”的方法在数学上站不住。

 

关于大锅饭,55年就开始吃,1955年11月底的统计,全国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经达到4,940多万户,比1954年的229.7万户增加了21倍多,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0%以上。 56年已经99%完成合作化,56年、57年、58年都吃,没见到欠收,年年增收。结果是吃到80年代,一直吃着,既没见到前面饥荒、也见到后面饥荒,饥荒跟大锅饭政策没有因果关系。 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爆发,原因是连续三年70%以上耕地遭受到的严重自然灾害。

 

总之,1959~1961年中国大饥荒的人口损失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现在发表的数字普遍偏高,而灾难的起因主要是天灾,政府的征购率过高和公共食堂不是主要原因。

 

 

 

 

 

 

文革大揭密,兼谈中国落后的根源

孔子要克己复礼,大公无私,舍身取义.  这个造就了毛泽东,袁崇焕这类英雄人物.  孔子说的人性本善使中国有和谐的社会,  孔子让个人修心养性有助于个人的发展.  以上这些大家都清楚的.

也许不是孔子的本意, 但孔子的理论却被中国人接受两千年. 现在的今天大有抬头之势.

我认为中国因为儒家思想的“保守”“怀古”而落后, 历史上的变法很多是因为这种思想的限制而失败.  儒教期待和平是儒教泛滥之后的和平, 四书五经横行, 科技被斥为奇迹淫巧, 百姓被儒教的牧民之术所欺骗, 主战派的武将被以和为贵的状元宰相所害死, 结果得到的是中国人受辱的和平.

汉武帝起初也是征战四方, 后来也许是因为人老了,人变了.  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借此机会宣传儒教,  汉武帝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朝的独尊儒术在当代是有他的进步意义.  但是, 我认为, 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残酷的文字狱就是汉朝的独尊儒术.  自此以后, 中国再也没有伟大的思想家出现喽.  一个伟大的思想要借鉴其他思想,要和其他思想碰撞才会产生的.

汉朝之后的唐朝,因为离汉朝比较近,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还没那么厉害.  而之后的各个朝代就惨喽, 中国不断受到外族的侵略, 版图越来越小, 最明显的例子的是“送”朝.  宋朝当时的经济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 而结果大家也之知道了. 造成“送”朝灭亡的原因, 我认为“独尊儒术”的功劳大大的.关于岳飞之死,有的说主要责任是皇上保皇位,有的认为是秦烩.   我要说,害死岳飞的还有儒家的重文轻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也许是儒家为了抬高自己讲的不负责任的话,  加上隋唐的科举制度
更是限制了读书人的方向, 如此的种种限制也难怪中国科技落后喽.  而清代晚期废除了科举,  派人出国学习, 这本来是值得赞美的. 但实质上堵了一些所谓“知识分子”的升官的路, 因此清代被诬蔑也就多了一个理由喽.

正是毛泽东力挫儒教,  强国御辱,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让中国再次站立起来喽.

提到毛,不能不说点文革.  文革不止日本, 英国,法国等等都有类似的活动. 文革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百姓对权威的挑战, 是割除限制中国人思维的儒家思想.  其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所以, 毛因此而成为伟人.  历史上通常是百姓造反推翻政府, 而毛却让人民批判他和他的政府, 多大的气魄哦!这才是真民主!  是属于人民的民主! 伟大啊!  有人把文革和"辛亥革命"比, 我认为是对文革的侮辱.

关于文革 ,期间的经济和科技也是有发展的 , 和通常人们的想法不一样哦.  比如,文革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个是经常看到的说法.  真的是这样么?请看: 从1967年至1976年,  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6.8%。 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7.1% ; 国民收入(净产值)年平均增长4.9%。  这些数字来自武力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关于文革失败的原因, 我认为文革的失败是多个原因造成的.  除了当时没有建立健全好政治法律, 还有毛当时的解释不够, 比如什么资产阶级法权, 这个名词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我不是自夸,
但我的水平应该在一般水平以上的了, 但我都不明白呢.  另一个原因是, 历史的环境限制.  比如当时的“走资派”有几个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 现在看来, 毛的预见和当时的判断是准确的.

最后,我认为文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文革触动了上层阶级的利益. 很难想象一个运动或者革命在得罪干部和知识分子阶层会成功的.  毛最后也妥协了,这说明了问题.   所以文革在毛绝对权威下失败了,也不可能再来了.  因为哪个搞政治的想自杀啊? 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和自杀无疑.

毛的一切是为民族利益出发的,不是为了他自己.但这样的人物在政治界太少喽,就是有也没毛的权威.如果真的再搞类似文革的运动,不等他发动就被搞下台了. 因此 ,我认为提高全民教育慢慢消除封建思想的影响是唯一的出路 .但我们现在的教育。。。。。。。。。。

当今的腐败没几个人喜欢的 ,都知道要整治腐败 ,但为什么成效差? 因为这涉及到上层的利益 .腐败都控制不住 ,还想玩更大的文革? 不可能的 .

有人说,毛主席是伟大的军事家,不消多说。治国上他老人家却是犯了很多错误。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建国后老人家急流勇退,那他简直就完美了!至于建国后老人家所犯的错误,后果是严重的,但把责任推给他是不公平的。制度的缺陷乃是根结。7分功劳,3分过失,功过不相抵!这个评价很恰当

这个说法表面上正确,但我认为实质是错误的.毛如果建国后就让位,毛就算不上伟人了,因为他不过是让中国再次统一,而且台湾现在还没解决,毛更没有括大中国的领土.所以,毛在建国后让位,毛不过是个普通角色.而毛的伟大是体现在建国后,毛的武功表现在朝鲜战争和对越战争,毛的文治表现在文革等等被依然误解的运动.这里说文革好,除了上面提到的文革期间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更主要的是毛是第一个始终坚定为民的领袖.  有人说毛迫害了刘,林等等,这是错误的. 是毛的这些同志改变了建国前的初衷,看看刘的太子写他爹的书,看看林的571 工程纪要,在看看d 的所谓社会主义特色后的今天,他们都是走资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毛的判断. 毛的系列运动是有代价,但功劳是主要的,功劳不只是体现在思想上,更体现在实际中.  老百姓要的是什么?一是公平,二是公平,三还是公平。 国不患贫,而患不均。毛时代的社会几乎就达到了“国不患贫”这样的一个境界。 而现在的中国社会正在向“国不患贫,而患不均”靠拢。中国的贫富分化的吉呢斯系数已经超过危险界限的4.0 .如果毛早早让位,中国很可能早于苏联而解体。





这个图是文革时期的部份科技发展. 改革30年了, 有什么可以和哪个时代相比的科技发明么?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