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神童”和“美国白痴”的相似之处 中华第一才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为什么中国多“天才”美国多大师?

  中美两国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异。很多人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扎实,美国一些教育学者也在呼吁向亚洲包括中国学习基础教育。笔者就此做一点剖析。

  “数学神童”与“数学白痴”

  先看中国人怎样教育小孩。很多人认为,小孩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

  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多让幼童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逻辑思维。中国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3+4=7,将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但那只是鹦鹉学舌。

  也许有人要问,小孩在玩中能学到什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观察他10个月大的儿子时,发现孩子老是把面包撕成碎片往地上扔,并且非常专注地观察面包的落点,小孩丢东西的行为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可很多父母在拣起这些东西时,会告诉小孩你不可以再乱扔东西,却很少去想小孩扔东西的动机。皮亚杰发现那可能是小孩在探索和学习万有引力的过程。为什么面包会落下去?气球会浮起来?牛奶会流出去?小孩都在认识、体会这个世界。

  在美国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可能会上演这种情景:当老师发问“7+8等于多少?”时,中国小孩马上可不加思索地回答“15”,天才啊!而美国小孩可能手指不够数,还要把鞋子脱掉,手脚并用,简直笨得一塌糊涂!美国学生数学成绩差出了名,似乎中国教育培养的是“数学神童”;而美国教育培养的是“数学白痴”。

  然而那些“中国神童”长大后都到哪去了?纵观近代世界科学史,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造就大批顶级科学家。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学习到底是为分数,还是为应用和创新?

  当然,今天在北美的华人第二代,虽然多少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但也不不亚于老美,工程师、博士后及专业人才比比皆是。

  强调结果与重视过程

  还有人认为美式教育注重广博,中式教育窄而深。笔者觉得这种评价不够准确。没有深度的学习,美国人怎么能包揽大多数诺贝尔奖?

  美国教育重视阅读而不要求背诵,因为广泛阅读可增加宽广的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想象力;而背诵可能被前人思维所束缚而难有创新。

  美式教育让学生做课题,通过探究性学习,对某个主题做较深入的学习。当学生对一个课题深入研究时,他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做实验,写论文,应对质疑和答辩。回过头来,不但经过阅读、写作等综合训练,而且所学的知识大大超出教科书范围。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对所有主题都做深入探究,重要的是通过探究,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有广博的知识,又有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博大精深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教育是全社会都要支持的事业,美国高中生进入英特尔科学奖竞赛决赛者的很多实验都在大学实验室里完成,指导老师多是大学教授,成果有一定分量,不是小儿科,而这些获奖者的考试成绩同样也很优秀。美国还把很多大学基础课程下放到高中,给有能力的学生选修,成绩可以被大学承认。

  但美国基础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水准也参差不齐,在快乐童年观念主导下,小孩没学习压力,过度放任而导致很多学生不刻苦用功,这对教育资源是极大浪费。有的在小学四五年级还记不住九九乘法表,高中毕业还离不开计算器,如此种种与素质教育差很远。

  中式教育多以应试为目的,强调背诵和记忆,仅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但是否真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探讨。把高中的最后一年作为复习迎考的冲刺,是有效率的学习?那或许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学生学习是在练兵,结果不应该看得过分重要。如果不注重了解过程,很难对所学知识应用自如,更难有所创新。美国学校讲综合评价学生,高考状元被名校拒绝,并非新鲜事。想想今天世界顶尖的大学,美国占了多少?他们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美国高中生。一流的大学如果全是二三流的学生,一流能维持多久?

  相信权威与追求真理

  这几年笔者回中国多次,许多亲朋好友的小孩都天资聪明。但从他们父母眼神中透出的期望,从学校里的分数所折射出的残酷,也使小孩的心灵充满忧伤。这些孩子的好奇心在流失,自信心在减退,创造力没有得到培养。被动的学习和主动的探索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前者在寻找标准答案,后者在追求真理。

  我的女儿现在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但她在中学时所掌握的某些学科的知识没有中国国内的学生深入和熟练。今天的世界不是以你记忆多少知识论英雄,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顶尖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生并非都智力超群,大学不仅是在选拔聪明学生,更重要的是寻找卓越的年轻人。

  我女儿的一篇论文质疑普林斯顿大学一位教授的论点,她的思路就是想证明那位教授的假想不成立。她在期末把论文交给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大师史蒂芬·品克,品克很感兴趣,给了她A的成绩。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教会了学生相信权威,揣测领导。像我女儿那篇论文是黄毛丫头挑战名校教授,岂不是不知天高地厚?而美国的教育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去探索追求真理。

  中国人常说老师是一根蜡烛,燃烧自已照亮别人,而教育更重要的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种。有人说近代科学家以爱因斯坦为代表,近代发明家以爱迪生为代表,近代艺术家以毕加索为代表,有意思的是,他们小时候都不是老师喜欢的学生。不管这些大师是因他们的思维早已飞出学校的框框,还是因后天努力,他们都做出伟大成就。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被埋没多少,又有谁知晓?

  东方和西方,中国和美国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多了解,多借鉴,多思考,才有益于发展。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