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东: 汉字与智商
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的贫穷落后,使很多人对汉字的合理性都产生疑问和争论,我们还会不时地看到一些诸如废除汉字,主张汉字拼音化之类的观点和文章出现。这也说明我们对古老汉字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理解和研究的水平还不够扎实,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着手去深入探讨和研究。譬如,汉字与智商有没有什么关联,如果大家有心去留意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一些零星的资料。笔者在这方面收集了一些相关的实验结果,并想结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疑问,来和大家探讨和共享。
先从一项关于各国智商的研究成果说开去。
英国阿尔斯特大学的理查德•林恩教授经过近30年和对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得到了不同地区人群智商的排名。调查测试的结果显示,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为105。其次是分布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人群,平均智商为100;南亚、西亚、北非和大部分拉美国家的平均智商是85;而平均智商最低的地区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和加勒比地区,平均智商为70。
无独有偶, Herrnstein和Murray等人对美国的各族群的智商研究结果显示,最高的族群为德裔犹太人,平均智商达到113,其次是东亚人(106),白人(100),然后才是东亚以外的亚洲人,西班牙裔,和黑人。由于是在美国这个种族大熔炉进行的比较研究,各族群有着相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背景,因而美国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德裔犹太人。这个在二战中遭遇了人类历史上最悲惨命运的民族,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作出了最伟大贡献的民族。德裔犹太人虽然只占人类总人口的0.25%,她却占了诺贝尔奖得主的28%!象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这些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居然都是德裔犹太人!如果再算上耶稣这样的宗教家对世界的重大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民族犹太人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和命运。而关于智商的研究成果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族群的优秀。由于德裔犹太人只占以色列总人口的不到一半,所以以色列的平均智商只有94。德裔犹太人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不跑题太远,让我们继续回到正题。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人群智商会有如此的差异呢?林恩教授认为,造成人种智商差异的原因是生存环境和基因。他赞同加州大学研究脑量进化的专家杰里森的观点: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物种的智力进化受到了环境的重要影响。他认为,寒冷地区的人类必须学会如何御寒,在寸草不生,动物也很少出没的冬季,寻找食物努力生存下去使得这些地区的人类获得越来越高的智商,得到了更大的脑容量。比如东亚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416cc,欧洲人的脑容量为1367cc, 而撒哈拉地区的非洲人脑容量为1282cc。既然东亚人的智商最高,为什么西方人的发明创造更胜东方人?他认为这是由于东亚人在性格上比欧洲人更循规蹈矩,所以在发明创造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实际上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的科学技术大大领先于世界。那么为什么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爱斯基摩人(平均智商91)却没有最高的智商呢?林恩教授说,在早期非洲直立人向世界各地移民进化的过程中,他们带着能够进化出高智商和低智商的基因。而这种基因在人口发展快、人口多的地区得到进化的机会就更多。由于爱斯基摩人的人口稀少,控制智商的基因突变成高智商的概率也就小于欧亚人。
我觉得林恩教授的观点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东亚的生存环境并不见得比欧洲恶劣,纬度也不比欧洲高,但为什么东亚地区平均智商要高一些?生存在极地地区的动物是否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动物的智商要高,也是很有疑问的问题。另外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由于营养不良,教育落后等因素而使测试结果被低估。譬如说,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黑人平均智商只有70,而美国黑人的平均智商却达到85,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再比如说,印度的平均智商仅有81,也有偏低的嫌疑。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即按人种的智商从高到低来排序,基本上是东亚人-〉白种人-〉其他有色人种-〉黑种人这样一种结果。1981年公布的美国各种族智商测定的正态分布图也是同样的结果。
这种看起来似乎有一些种族歧视味道的结果,或许会让一部分人愤愤不平。但科学不能因为发现人群之间的差异而停滞。笔者的一个猜想就是,十几万年前现代人类走出非洲之前,大家的智商都是差不太多的。没准留在非洲不走的人类祖先还要聪明一些也说不定,而现代欧洲人和亚洲人的祖先则是迫于生存竞争的压力而远走他乡。正是由于通过长途跋涉,和艰险恶劣环境作斗争获得的生存经验,而使今天欧洲和亚洲地区的人类获得了较高的智商。十几万后,如果人类还存在,我想各人种之间即使不互相通婚,也会达到智商相近的零和状态吧。所以,我们不必要因为有这样的研究成果而沾沾自喜,或妄自菲薄。
但这样的研究成果确实又说明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不是黄种人-〉白种人 -〉其他有色人种-〉黑种人这样一个顺序呢?为什么同为黄种人,却只有东亚人一枝独秀呢?看看东亚地区,平均智商达到105,其中香港更达到107,高居全球首位。东南亚国家中只有华人国家新加坡超过100,其他如泰国为91,马拉西亚为92,越南为96,剩下的东南亚国家都在90以下。中亚国家也在90 左右或以下。按人均GDP来看,中国甚至还低于这些地区的很多国家呢。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这些高居全球智商首位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全部都位于汉字文化圈内。而具有东南亚国家中除新加坡外最高智商的越南是原汉字圈国家。越南废除汉字也就最近几十年的事,并且据说又要全面恢复汉字。至于马来西亚由于总人口超过3成为华人,而稍胜于邻近的印度尼西亚。如果说的再远一些,实际上爱斯基摩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平均智商为89)都是远古由亚洲迁徙过去的黄种人。
难道说全球智商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位于汉字圈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还是其有必然的因素在呢?为什么所谓高智商的东亚国家全在汉字圈内,而人种、体格、肤色和汉字圈东亚人几乎完全一样的蒙古、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不包括在其中呢?这些国家中蒙古的推定值最高,为98,准确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仍然低于汉字圈国家平均值很多。花了这么多篇幅来介绍和分析上述研究成果,我们是不是可以归纳得出这样的结论:汉字与智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学习和使用汉字有利于提高智商。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使用汉字,才是使全部汉字圈国家都能排到全球智商排行榜的最前列的根本原因!不信吗?似乎确实有点难以置信。笔者旅居日本多年,正好就把日本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介绍给大家,来做更深入的探讨。
近些年来,世界关于大脑的研究取得许多突破性成就,日本在这一方面也是富有成果。前几天刚看了NHK的一个专题片,片名就叫“向老化挑战,你的大脑重返年轻”。其中介绍到一位已经 102岁的老人,由于大脑核磁共振的图象显示她的脑年龄只有六七十岁左右,科研小组就去研究她的日常生活起居情况。科研人员给她戴上特制的有很多电极的帽子,然后通过屏幕观察大脑皮层的活动情况。当老人看电视时,几乎观察不到大脑皮层的活动。然后老人开始学外语,开始是学习拼音文字语言,这时观察到大脑皮层有了轻微的活动。再后来老人开始学汉语,这时的屏幕显示老人的大脑皮层有非常强烈的活动信号。同样是学外语,学方块字的汉语对大脑来说居然会有这样显著的效果,实是耐人寻味。
我们再看看一个曾经引起了美国各界广泛关注的用学汉语的方法治病的例子。传统的看法认为,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左半球。根据这样的观点,任何人只要是位于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受损,就可能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然而事实却表明,在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科学家们注意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循着这条线索,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确实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要更加精细,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日本患失读症者少的原因所在。
根据汉字跟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来看能否用学汉语汉字的方法来纠正失读症。首先是教一位美国失读症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开始实验:在一张纸上,上面一行写英语句子,下面一行写同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这位患失读症的少年居然毫不费力便把英语句子念出来了,实验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实验在法国等国家也进行过,都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汉字正是由于其独特音,形,意特征,对大脑构成了要比拼音文字更多的刺激。应该就是这些有益的刺激,促进了汉字圈国家人群的大脑发育,从而提高了智商水平。通过对汉语汉字的学习使用,可以使人更充分、更均衡地同时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著名汉字学家安子介先生对汉字作了很多深入的研究,也注意到了这些研究成果。在实践方面,东西方都有人实验用学习汉字的方法来提高儿童的智力,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日本的石井勲博士就是其中一位。
石井勲对汉字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现场,在实践的过程中开发出了革命性的石井式汉字教育方法。他还创办了日本汉字教育振兴会,并写出了《汉字兴国论》、《石井勲的漢字教室全9巻》、《0岁开始脑内开发》、《汉字让幼儿成为天才》、《石井式汉字教育革命-连婴幼儿都可以自然掌握的轻松学习法》等等一大批汉字教育书籍,在汉字教育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汉字字形虽然看起来很复杂,可是每一个字都有有根据的字形。人们吸收知识时,眼睛要占到80%以上。用眼睛去看汉字,就是丰富知识的最快方法。
石井勲认识到婴幼儿期才是汉字学习的最适龄期,他的汉字教学法正是针对这种现象开发出来的革命性汉字教学方法。在汉字教学方面,一般人总以为笔画数少的字会比较容易学,其实不然,笔画少的字往往由于比较抽象,对于几乎只有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反而理解不了。倒是那些笔画多的汉字,由于有具体的含义,小孩子却会觉得容易掌握。他做的一个实验是,把“九”、 “鸟”、“鸠”三个字让幼儿来记忆,看哪一个最容易记住。结果是,幼儿们最容易记住的是 “鸠”,其次是“鸟”,最后才是“九”。至于拼音文字,由于字母本来就抽象,字母组合起来的词汇更是高度抽象,对于抽象思维还没有发育好的小孩子来说,会觉得很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还不如汉字来的形象直观,易于学会。
我们知道婴幼儿期是大脑神经网络成形的最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婴幼儿实施汉字教育,无疑将对婴幼儿大脑发育产生直接、积极的影响,而取得比其他方法要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石井式汉字教育的幼儿教室里,对着1岁半至4岁的幼儿,教师也不用画册或者漫画来吸引孩子的眼球,而是写上汉字单字的牌子挂在黑板上,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看多了,就自然而然记住了字形。然后是玩各种汉字游戏、以及背诵中国古代诗词。这样的教学景象恐怕在中国都难得见到。经过他的汉字教育的婴幼儿,在集中力、思考力、语言力、理解力和感性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长。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迅速,学习效果达到普通教育的六倍以上。在石井勲这里,汉字已经超脱了文字的范围,成了益智的有力工具了。作为发明汉字的中国人,我们难道不应该从他身上得到一些启发吗?真的希望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能借鉴石井博士的汉字教育方法,摸索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汉字教学法来,并把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让我们再回到林恩教授的研究成果,想想汉字圈国家的高智商,是否得益于这些国家童年期所受到的汉字教育呢?人种学的研究也表明东亚人种稍微占有一些优势,这种优势里有没有汉字的功劳呢?如果能进行一系列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就更好了。比如说象越南和朝鲜这样一些废除了汉字的原汉字圈国家,智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我们同属蒙古人种的蒙古儿童和我们的儿童,在智商上有没有差异,学习了汉字之后的中国儿童有没有变得智商要更高一些?诸如此类,都是很有意思的课题。再反过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也废除汉字,而改采用拼音文字,我们的智商是不是会落后于欧美人,或是降到与现在的越南相当的水平,甚至是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的水平呢?
智商不是绝对的东西,但它确实能说明问题也是事实。无论是德裔犹太人在文化科学上的成就,还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奇迹,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大概都不是偶然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爆发性的经济成长,这种摆脱了过去种种束缚后而呈现的高速发展势头,其后蕴藏的是中国人让世人惊慕的智慧和能力。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林恩教授的研究成果。
汉字圈国家的高智力水平,甚至所有汉字圈国家社会经济都在或已经全面腾飞的不争事实,是不是都和汉字有着撇不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读写汉字文章让人同时运用到大脑左半球和右半球,的确是让人感到振奋的发现。现代脑科学证明,大脑是越用越发达。汉字的这种对大脑的刺激能多大程度改善大脑的结构呢?对脑桥、大脑白质和大脑灰质的发育成长到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呢?我们知道人类对自身大脑的运用不过是区区的10%,绝大部分的大脑潜能终生都得不到开发。如果汉字能促进对大脑潜能的开发和表达即使只有一个百分点,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奇迹。为什么中国人能够观察到人体经络系统这种精微至极的东西?为什么能开发出气功、太极拳这样的健康运动?为什么能提出周易这样深奥辩证的思想?这是不是都和中国人的大脑结构有关联?而汉字恰恰起到了开发促进这种大脑结构的功用呢?
问号实在是太多。仅仅根据本文的这些研究成果和例子或许还不足以下定论。
但我们至少也认识到,学习和使用汉字对提高智商水平是大有帮助的。多读写汉字也是锻炼大脑,防止大脑老化的良好方法。另外,对于一些因为汉字的所谓“难写难读”而对汉字持否定态度的人们,是不是可以转变一下对汉字的看法呢?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一些关于智商的有利研究成果而沾沾自喜,但我们完全可以因为我们拥有汉字这样的文字而自豪。
我们期待着更多深入细致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早日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