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

人在海外的日子,时不时的会有感觉孤独与寂寞的时候。取这个博客主页名称,完全因为它的一语双关,我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仅管我已经迈向30岁了;目前,我和老公也热切的期盼老天爷能赐予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宝贝,我们也一定会很爱很爱他/她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目前我在一所国际学校工作,成天和一批又一批的国际学生打交道。不得不说,我们中国学生的家长真的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只要孩子想读、能读,就算自费读到硕士、博士,都愿意无条件的负担。

 

说到这,我也是深有体会的。我妈常说,他们那代人是被文革耽误的一代,正是青春好年华,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一下子没有书可读了,悠悠荡荡了几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好点的就直接去了工厂,那时我妈才刚刚1718岁,一向来成绩很好的她,就进工厂上班了。我爸的情况和我妈基本相似,反正就是在该读书的时候,没读成,让他们懊悔一辈子,可那是整个大时代的问题,耽误的也不只他们两个,而是整整几十届的学生。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世界的学校都知道中国父母最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钱花精力,因为当年他们自己无法如愿,走了很多弯路,就不想孩子也被耽误。

 

咳,太久没写东西了,怎么老是跑题啊!我是70末的第一、二代读生子女,当改革开放的春风飘过神州大地的时候,我也已经有点记忆了,那时候的上海,多少人争当洋插队啊?多到快要把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给挤坍掉了,尤其若干年后,当头几批洋插队揣着大把大把的日元回国,从以前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的时候,诱惑了更多的男男女女跃跃欲试。。。妈妈说,要不是当时已经有了我,她也想出去博一博。妈妈是对的,有多少夫妻因为当时的一方出国做了洋插队,到最后是以离婚收场的,最苦的还是孩子。这其中的很多事情,最后都被搬上了电视。

 

同样是出国,我们这代人和父母那一代完全不同,他们当时出去的目的就是要挣钱,挣很多钱,他们也许连一句日文或英文都不会讲,但却敢敢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他们没日没夜,忍受寂寞和煎熬,做着最最下等的工作。而我们呢,我们中的优秀份子,拿着外国名牌大学的高额奖学金,昂首挺胸踏上洋人的地盘;我们中读书不怎么灵光的,只要家里条件允许,父母也是早早准备,用大把的钞票把我们送上了他们曾经想踏上却始终没有机会踏上的国家。

 

随便乱写了一通,只是有感而发,看到我们许多181920出头的年轻学生不好好读书,身在国外只是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父母的金钱,真觉得可惜啊!可能自己是过来人,真有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