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把这次休假的目的地告诉同事时,他们总是睁大眼睛,很严肃地问“are you serious?” 他们不理解,象我这样纯脆中国血统又无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为什么要到那个战火动乱的是非之地冒险。只有远在加州,我二十年前的英文老师,极为欣赏这个计划。因为她的儿子在以色列居住,太座向她了解情况,并询问是否危险。她说,看你怎么说危险了。在以色列,死与车祸的人,远远多于死于恐怖袭击的人,哈!
我们预订的饭店就在耶路撒冷的城中心,离遍布历史和宗教遗迹、真正的“耶路撒冷” old city,有十多分钟的走路距离。本来我预订的饭店在老城中,是一所有四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太座可能是惧怕那超越三千年的神灵和鬼魂在夜半时的游荡,坚决要我把“家”安在城外,硬说是“敬鬼神而远之”。开始我不同意,觉得少了“思古”的幽情。但我们进了老城之后,才感到没在老城住是对的。简单一个字,天黑后,那老城里,有点“渗”。
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走路。手里老城的地图不起作用,一是比例尺太大,只标几条主要街道;二是根本就找不到街名牌子钉在哪里。只好一边安慰太座,一边凭直觉瞎走。一会儿我们拐进了一条干净宽阔的街,也看到了几个游客。第二天我们才知道,这就是耶酥罹难前,身负十字架走过的最后道路,大名鼎鼎的 Via Dolorosa。街边是几个规模不大的教堂,几个希腊东正教的神职进进出出。至少,我们感到安全了许多。再往前走不远,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西墙入口”。
从西墙的广场上,抬头向东望去,就在西墙的正上方,可见在当年圣殿山的遗址上,建造的金顶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 那是耶路撒冷被穆斯林统治时,回教徒为纪念他们的圣人穆哈默德升天而建的。对犹太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吞咽的苦果,也是不可改变的历史和现实。而对全人类来说,它却是历史和文明的又一瑰宝。下一节,讲我们在清真寺的见闻。
进了大门后,迫不及待,走向主建筑。Dome of the Rock真是美极了。鎏金圆顶,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辉,金光灿烂。天兰色的琉璃围墙,在白色图案及经文的衬托下,亮丽端庄。忍不住欢喜的激动,连续照了几张像,并对太座说,回去一定要在走廊贴出来,让大家都来欣赏。太座揶喻道,就象是带了任务来玩的!我真是被它多彩多姿的色调和玲珑奇特的外形迷住了,不夸张地说,它应该是耶路撒冷老城中最漂亮的建筑
相映成趣
到了Dome of the Rock 的门口,看见前面的人脱下鞋子,想起了这是穆斯林的教规,咱也必须遵守,急忙脱了鞋,放在架子上。刚要迈步入殿,一个男人用胳膊拦住了我,
进不去了,就在外边看吧。这是一个宏大的建筑群,围绕著 Rock of Dome ,有经楼,讲经台,拱门,石台。引起我兴趣的是几个圆形的洗脚台。几十个石凳围成一个大圆圈,每个石凳前是水龙头,几个男人坐在石凳上慢慢地洗脚。我猜想他们一定是回教徒了。在进圣殿前,把脚先洗干净,是穆斯林的传统,是对真主先知的崇敬。宗教的约束力,有时候,我真的不能理解。就在胡思乱想宗教的狭隘和局限时,发生了一件几乎是亵渎伊斯兰教规的“严重”事件。
这次出游,因为孩子们不在身边,我和太座很少有机会照张合影。看到两个男游客和我们一样,进不了Dome of the Rock,在外边游荡,就和他们聊了几句,并请他们给我们照个合影。
在第一天,迷失在迷宫般石街石巷中时,我们曾经走过耶稣最后背负十字架所走过的路,也路过基督教圣地____圣墓大教堂。只是那个入口的门太小,太不起眼,我们甚至没有想过那不到三尺宽的门后,就是全世界基督徒梦想有生之年能去朝圣一次的圣墓大教堂 (Basilica of the Holy Sepulchre) !待第二天又到门前时,才知道自己也是个大“俗人”,竟与圣地失之交臂。也难怪,谁教我们的佛教寺庙大门,一个个都建造得气宇轩昂,和宫殿差不多呢。
在耶路撒冷,从耶稣被逮捕到钉上十字架,再到从墓中复活,根据圣经,列出十四个景点,称为十字架的十四个stations (Fourteen Stations of the Cross)。其中前十个,都在去圣墓教堂的路上,就是那条著名的 Via Dolorosa 街。而后面的四个,也就是基督教最惊心动魄的时刻,都在圣墓教堂中。了解基督教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耶稣是死于荒野,下葬在离十字架不远的石洞中,那这个连耶稣墓地都包括在内的大教堂,是从哪来的呢?
教堂的中心,是在巨型穹拱下的圣墓。它气势雄伟,庄严阴森。它不是原始的墓穴,是按两墓室的原型仿造的。我们第二次去圣墓时,正值它开放。从很矮小的石门进去,前厅是天使室。圣经上讲星期天早晨,一个妇女进耶稣墓穴为他的尸体涂抹香精时,看到的天使,就坐在这里,所以起名为天使室(Chapel of the Angel)。里面的一间更小,是耶稣的墓穴,也是十字架苦路的最后一站。因为排队的人很多,进去的人,多是跪一下,转身就出来。我不会为他下跪,用手摸摸白色大理石装饰的墓穴和石棺,也算是对殉道者致以敬意了。
这是在当年耶稣基督降生的马槽旧址上,建造的教堂,被称为圣生大教堂 (Basilica of the Nativity),还是那个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下令建造的。以后的几百年又拆拆建建,现在的主结构,还是公元7世纪的样子。教堂的进口极古怪,高只比一米多一点,宽不过两尺,只容一个人低头弯腰进去。当初是为了保护教堂,人为地用石头堵成这个样子。后来,干脆不拆了,保持了三百多年,并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 Gate of humility。 还没见到圣迹,就逼着你先矮了一头,要不怎么能叫谦卑呢。
空无一人的圣生教堂。可见1500年前的壁画和地面。
教堂大厅显得极为破旧,大石柱子风化得斑斑驳驳。地面上开着一个大洞,洞里是四世纪时的原始地面。墙上有几大块发了黑的墙皮,据说是当年的马赛克装饰壁画。在大堂的尽头,主祭台的侧面,沿着几节向下的石阶,穿过一个矮小的大理石拱门,就会进入教堂的核心,当年马槽的遗址,主耶稣基督降生之地。现在人们称为Chapel of the Nativity。
在橄榄山客西马尼的时候,查理告诉我们,建造在这里的教堂,“The church of all nations”是基督最后一次为信徒,为人类祷告上帝的地方;也是叛徒犹大出卖他后带兵捕捉他的地方。在教堂的外面,有一片橄榄园,其中的几棵,寿命已经超过千年,也有附会说是耶稣在世时的树。这些古树,目睹了历史的变迁,文化的承传。想想看,基督教从当年耶稣和他十二个门徒四处奔命,惨遭屠戮,到今日拥有近十亿信徒的世界第一大教,2000年的人类历史,是和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我们要去的地方,离耶路撒冷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叫 En Gedi,是死海边的度假村。和其它度假村相同,有交通到海边(千万别想从任何一处走到海边,一定会陷入泥沼中的),有泥浴的设施,有温泉浴池,有商店饭馆。想奢侈一下,还有马杀鸡。特别吸引游客的,是它独一无二的地理特点:全世界陆地的最低点,低于海平面41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