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宝训」系列之五 -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

主啊!让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赐我以你的眼光把他们看待, 让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诸于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宽深的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马太福音五章7节

原讲日期:1980年4月20日
原讲者 :张熙和牧师

我们继续查考主耶稣的八福,我们来到第五个福,马太福音五章7节:“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主耶稣短短一句话蕴涵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当中的丰富真是取之不尽。正因如此,面对那些解经书,我倍感困惑:它们给出的解释不是空洞无物,便是云山雾罩、不知所云,这实在令人失望。故此,我极少看解经书,对这类书我没有什么兴趣。主的话语何等宝贵,涵义何等深远,然而读这类解经书只会让人产生更多困惑。

怜恤人的人得着救恩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或者,我们先从后半部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着手。“蒙怜恤”是什么意思?从所有有关怜恤的经文出处可以看到,“蒙怜恤”就是指得救。换言之,主耶稣是在谈论救恩。什么样的人会得救?主的回答是:怜恤人的人!这样的人必然会蒙神的怜恤,他们将会得救。

我要再次强调这点,甚至不厌其烦的强调它,就是在主耶稣的教导中,救恩既不是靠口里宣称的信心,也不是靠行为。救恩是赐给某一类特殊的人,这里描述为怜恤人的人。如果你渴望得救,你必须成为主所说的这一类人。这使我们意识到,除非靠神的恩典,否则我们无法成为这一类的人。只有借着神的恩典,更具体说,借着神改变人的恩典,我们才能成为这一类人。我们不是单单因信得救,也不是靠行为得救,我们得救是靠着神的恩典改变我们,成为怜恤人的人。

真正的信心就是完全委身给神
按着天性,我们没有怜恤人的心。一个把自己和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的人,在其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不可能去怜恤他人。这就是我们每日的生活体会,从挤公车的经历就可略见一斑。为了能够挤上车,一场肉搏战打响了,那时所体现的就是谁有本事谁上。一次我在沙田排队等公交车,当时我在想:“看来香港人变化很大,与我上次所看到的很不一样,大家都很有次序的排队。”然后,公交车到了,我以为我们会按着队列往前走……突然间,队列后面的人冲到前面,而前面的人(包括一些年纪大的),用胳膊肘守护住自己的位置,此时,队列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怜恤人?不!这是“适者生存”!你不要小看那些年纪大的,他们在香港生活了这么多年,有着极为丰富的挤车经验,知道如何用胳膊肘保护自己。来到生存问题时,若是还未学会生存技能就称不上是长者了,还是免谈怜恤人吧。按本性我们是不会怜恤人的,然而整个救恩的关键就是:借着信心,神改变我们,使我们成为怜恤人的人。

“信心”这个词已经普遍被滥用,以致我不敢使用它。什么是信心呢?信心意味着委身,就如病人把自己交在医生手中一样。信心不只是相信这个医生很好,相信他能解决你的问题,信心也是一个考验。你要把自己完全交在医生的手中,接受他的治疗,这才是真正的信心。同样,信心就是把自己完全交托在神的手中,完全委身给神,让神在属灵上医治你,改变你。缺乏了这一种委身,信心就成了空洞(即便你宣称自己有信心),不能带来任何医治。就等于你声称相信医生能救你,能医治你,然而这种相信毫无用处,直到你完全把自己交在医生手中。在你动手术前,院方会让你签字,这意味着即使手术失败,你也不能起诉他们,院方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当然他们会尽全力(希望他们如此),然而若是手术失败,你不能起诉他们。所以,信心就意味着一种完全委身,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在神的手中。

我再次强调,圣经所教导的救恩,既不是靠口里宣称的信心,也不是靠行为,而是把自己完全交托在神的手中,让神在你生命中成就祂的工作。我本没有怜恤人的心,然而神能够改变我,使我成为怜恤人的人。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

神的恩典使我们成为怜恤人的人
马丁·劳埃德·琼斯(Martin Lloyd-Jones)是我多年前教会的牧师,我极其敬重他(我提及劳埃德·琼斯,因为他的著作谈到登山宝训这段经文,或许你会读到它。为免混淆,在此我对劳埃德·琼斯对这段经文的解释作出评论)。他这样讲到:“如果这是真的(如果怜恤人是得救的条件),那么无人能够得救。”坦白说,我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当然,无人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得救,然而什么是恩典呢?恩典就是神改变人的大能,使我们得以成就靠自己力量所不能成就的事。

劳埃德·琼斯说,如果怜恤人是得救的条件,那么无人能够得救。此话本身可对可错,取决于这样讲的确切意思。如果救恩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怜恤人的人,按我们的本性,这当然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已经看到,按本性我们根本做不到。但是,劳埃德·琼斯想要表达的并非仅此而已,他想说,无论何种情形下我们都无法成为怜恤人的人。

虽然我极其敬重他,我不得不悲叹地说,这是否定了神恩典的功效。神的恩典是有功效的,能够使一个没有怜恤的人满有怜恤,不能饶恕的人甘心饶恕,毫无良善的人充满良善。如果神的恩典不能改变人,它的意义何在?我们又如何能够成为新人?劳埃德·琼斯的话否定了神恩典的功效,因为它根本不能改变任何人。这样看来,我也没有什么福音可宣讲了。

劳埃德·琼斯要说的是:神的恩典仅仅是饶恕我们,不能改变我们。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理解为圣经的教导,因为我在圣经中找不到这样的教导。我确信神恩典的功效,因为它能够改变你和我。我因福音倍感欣喜,引以为荣,因为神能够改变一个人,祂甚至能把一个非常堕落的人改变过来。我曾看过、听过匪徒和罪犯的见证,他们怎样被神的恩典彻底改变过来。我以神的恩典为荣,因为它不仅是饶恕人,它能改变人。如果神的恩典只能饶恕人,不能救人脱离罪的生活,不能给人改变的盼望,这根本不是恩典。真正的恩典能够改变人,这才是福音的内涵。

劳埃德·琼斯对恩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饶恕的层面,没有更深的内涵。这点使我倍感失望。我对恩典的理解(深信是以神的话语为根据)是超越了饶恕,它具有饶恕和改变双重涵义,这样,你不会重复地犯同样的罪。如果福音给予你的仅仅是饶恕,那么,你只能经历永无止息的挫败,因为你永远都在犯同样的罪,之后就对神说:“对不起,我说过不再犯这个罪了,然而我又犯了。”这是什么样的福音?我为什么需要圣灵?圣灵的作用是什么?祂毫无所为吗?如果圣灵住在我里面,祂在做什么呢?若我只是不停地请求饶恕,祂根本不必住在我里面,我根本不需要圣灵,我只需每一天来到神面前祷告说:“神啊,对不起,我又犯了罪。”

圣灵的工作就是使祂的果子在我里面成长。根据加拉太书五章22节,圣灵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等一连串的素质。如果圣灵能够使一个没有爱的人充满爱心,没有怜悯的人满有怜悯,这就是改变。我们怎能说:如果怜恤人是得救的条件,那么无人能够得救?我们能够得救,因为我已看到了救恩的能力!劳埃德·琼斯有关登山宝训的信息既不可理喻又一反常态(我说“一反常态”,是因劳埃德·琼斯是一个非常敏锐的人),在隔了两段之后,他却自相矛盾的说:“如果我们已被神饶恕,那么,我们一定要、必须要,饶恕那些得罪我们的人。”如果我们“必须要”饶恕他人,那么“必须要”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能够饶恕还是不能够饶恕?如果我们能够饶恕,那么,我们已经履行了圣经的教导。

我再次强调,圣经中的救恩,是神的恩典有果效地把罪人改变为圣徒。主耶稣的教导是能够实行出来的,因为祂已给予我们能力。若是没有能力,这个教导就遥不可及。“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可是我们却不能怜恤人,那么一切就成了空谈。这样,谁会得着祝福呢?劳埃德·琼斯认为,无人能够怜恤人,因而无人能够得着祝福,这也意味着主的话是不着边际的。劳埃德·琼斯完全错失了当中的要旨,我们能够做到,因为神的能力能够成就一切,神的恩典足够我们用。这就是哥林多后书十二章9节主对保罗所说的话:“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这就是福音的荣耀。

圣经中“怜恤”的涵义
倪柝声也解释过这段经文。然而他的解释令人云山雾罩,大失所望(我也极其敬重倪柝声)。关于怜恤人,他这样说道:“此处说怜恤,即人所不该得的也给他。”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百思不得其解,一些释经比经文本身更难理解。什么是“人所不该得的也给他”?你给予对方“他所不该得的”是什么呢?是良善吗?是爱吗?这似乎包含了一系列的东西,不仅仅是怜恤。他接着说道:基督徒今日在地上不当占上风,我们蒙怜恤,只在审判台前。这又是什么意思?这与怜恤有什么关系,我不太明白。“不当占上风”是指什么呢?我希望人们解经时,应确切知道自己在讲什么,一定要解释得清楚明了,绝不可以含糊其词。

正如你们深有体会,读解经书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读完后,你会比以前更混乱。我有一个英国朋友,他喜欢阅读解经书。然而,读了大量解经书后,他更加混淆了,对此他经常抱怨。难怪今天的教会如此软弱。这表明了一个事实:我们并不明白神的话,而圣经教师也不能给予我们帮助,他们的解释,只会令我们陷入更深的混乱。

主耶稣在路加福音六章36节说:“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慈悲”的希腊文就是怜恤)。为了遵从这项命令,我必须明白“慈悲”(或怜恤)的涵义。如果我不明白它的涵义,我怎样能遵从这项命令呢?你告诉我怜恤人就是“人所不该得的也给他”,我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具体来讲,什么是他所不该得的?我给予他的又是什么呢?我祈求神,你传讲福音时,务必传讲得清楚明白。教会领导这样含糊其词,我怀疑他们未必真的明白主的话,这正是问题的根。若教会领导自己都不知所云,那么,我们怎样顺从神的话呢?下面,我们要力求清楚明白主对我们所说的这句话。

“怜恤”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不要旁敲侧击,也不要含糊其词,让我们根据圣经来明白怜恤的涵义。你要知道,查考圣经的方式,不只是翻开词典去查看“怜恤” 这个词,这没有什么用。查考圣经中某个词语的含义,是要透过观察这个词在圣经中的用法。这样,你就体会到圣经汇编的价值了。汇编的用处不只是帮你找出你所忘记的经文,虽然这也是汇编的用处之一,然而,汇编还有更重要的用途。

我讲到这点,因为我不只是要向你解释这节经文,而且要教你怎样去查考圣经。我不只是给你一条鱼,而且要教你怎样钓鱼,好让你懂得喂养自己。汇编的用处很大,你可以用它查考某个词的所有经文出处和用法,通过查考这个词的用法,你可以得出它的定义。在这方面,汇编给出的定义比任何字典都清楚准确。神学词典的功用无非如此,其作者所做的,无非是从汇编中查看某个词在圣经中的所有出处,然后作出总结。这点你自己也可以做到。然而如果你懒得自己做或是没有时间做,你可以花时间读神学词典,这就是神学词典的用途。

当我们查考“怜恤”这个词在新约的用法时,我们留意到怜恤总是出现在与犯罪后果相关的经文中。“怜恤”是神用来对付罪的解药。在新约,神处理罪的方式是透过怜恤。例如,马太二十章记载了两个瞎子向主耶稣呼求:“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他们在乞求医治,然而,主耶稣却向他们表达怜悯,因为任何一种身体的疾病都是罪的后果。假如这个世上没有罪,也不会有疾病,所有的医生都会失业。正因为有罪的存在,就有疾病的存在。

然而,我们不要犯这种错误,认为病与罪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为一个人生病是因他犯了罪,这种结论是错误的!难怪在约翰福音九章23节,门徒就瞎子的事问主:“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问题不在于因为他犯了罪,还是因为他父母犯了罪,他眼瞎是因这世上充满了罪。因为这世上有疾病的存在,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必定会因疾病而受苦。例如,现在正在传播流感,如果你患上流感,你不是要问:“为什么我会患上流感?我犯了什么罪?”因此,摆脱流感的最快方法是快快跪下悔改,而在你起来的那一刻,流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事情并非如此!

你患上流感与你是否犯罪并无直接关联,而是因为这世上有流感,有人在你身旁打喷嚏,把细菌散播到空气中,你把它吸进去,所以染上了流感。这是最快的感染方式,与你是否犯罪并无直接关联。如果有这样直接的关联,我们应当格外高兴,因为所有的匪徒都会被最可怕的病毒袭击而死。而我们这些犯罪较少的人,所遭受的袭击应该是很轻的。遗憾的是,匪徒们驾驶着豪华轿车四处周游,而那些好人却周身病患。事实并非如此,疾病和罪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只有着间接关联。就是因为罪的缘故,世上出现各种疾病,如果没有罪,也不会有疾病。我必须解释这点,因为在基督徒当中有一种愚昧的观点,那是,有人生病时,人们会问:“他犯了什么罪?”这真是太荒谬了!这也是五旬节派的弟兄姐妹们大量强调属灵医治的原因。你绝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怜恤能够消除罪的后果
作了以上的解释后,我们开始认识到,神是用怜恤来解除罪的毒性。所以,当主耶稣对瞎子表示怜恤时,祂从这人身上除去了罪的后果。不是这人犯了罪,而是因为这是罪的后果。瞎眼,疾病,所有这一切都是罪的后果。所以,主耶稣向施洗约翰解释祂的使命时,祂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太十一45)透过基督拯救的大能,罪的后果正在被消除。

让我更具体一点地解释。在新约,怜恤通常是指罪得饶恕。关于这点,例子实在很多,难以详尽引述。例如,在提摩太前书一章13节和16节,保罗说他从前亵渎神、逼迫基督徒,把一些人处死,然而他蒙了神的怜悯,因他是出于无知而作的。很明显,这里的怜恤就是指饶恕,他蒙了怜恤就是指他被饶恕。他逼迫基督徒是出于无知,他不知道耶稣就是基督。他知道后,即刻悔改了。

从路加福音一章7778节能够看到怜恤与饶恕的关系。77节讲到罪得赦免,与78节的怜悯是平行的关系。所以,我们能够从中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同样,在罗马书十一章3132节,保罗说外邦人也蒙了怜恤,是指他们也蒙了拯救,即他们也被饶恕。在以弗所书二章4节,保罗讲到我们是因着神丰富的怜悯得救。还有,提多书三章5节说:“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神出于怜悯饶恕了我们的罪,并拯救了我们。

透过这样子的查考,我们就能够明白“怜恤”的具体意思。我们不需要用模糊和难明的方式来解释“怜恤”(如“人所不该得的也给他”)。我们为圣经感谢神,因为它非常明确,怜恤就是饶恕,成为怜恤人的人就是要饶恕人!“怜恤人的人(即饶恕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他们必蒙神的饶恕)。涵义如此清晰易懂,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用模糊难明的方式来解释它?莫非我们自己也不明白?

主耶稣这教导十分重要:我们必须饶恕人,神才会饶恕我们,如果我们不肯饶恕人,神也不会饶恕我们。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六章12节很明确地讲到这点:“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14节祂这样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这是最明确不过的解释,如同黑白一般鲜明,绝不像教会的领导,喜欢用一些模糊难明的方式来阐释(假设他们明白自己在说什么)。

主耶稣非常明确地说,如果你不饶恕人,你也不会被饶恕,这与劳埃德·琼斯的话完全相反。神是否饶恕我,取决于我是否饶恕人。我是否饶恕人,取决于我是否被改变。因为若我没有被神改变,你不要期望我会饶恕你。按照我的本性,我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如果你欠我什么,你必须还清每一分钱。然而,因为神已经改变了我,我不再坚持要你还清每一分钱,或许你所欠我的根本不必偿还。正如神白白地饶恕了我,我也白白地饶恕你。是神改变人的恩典使这教导成为可能,我们绝不能降低这个教导的要求。我们没有权利把这教导冲淡,但神能改变我们。

怜恤人就是饶恕仇敌
让我告诉你杨弟兄的故事,他的经历使我很受触动。杨弟兄来自新加坡,是美国Westinghouse核燃料工程师。杨弟兄从小就没有父亲,因为在二战时,其父在新加坡被日本人杀害。当年,日本人用远程大炮从马来西亚往新加坡方向轰炸,造成极大伤亡。当时,杨弟兄的父亲是红十字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在各处救助伤者,把他们送往医院,力图挽救这些生命。众所周知,日本人不理会任何国际公约,对红十字会或是其它国际机构没有任何尊重。当时,杨弟兄的父亲驾驶着救护车在外疾弛(车上有着显眼的红十字会标记)。日本人跨越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边境后,四处随意开枪射杀老百姓。就这样,他被日本人杀害了。他的父亲自参加慈善团后,没有再回来,连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也被剥夺了。所以,杨弟兄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因为当时他只是个婴孩。如果日本人如此残酷地对待你的父亲,你会有什么感受?

我在伦敦时,有一天杨弟兄来拜访我。那时一位日本朋友正在我家中作客,他是一个基督徒。我想:“我事前不知道杨弟兄要来,如果告诉他有一个日本人正在我家,不知他会有什么反应。”所以,在杨弟兄到达后,在上楼梯的当儿,我走过去对他说:“杨弟兄,有一个日本人在我家中作客,不过,他是一个基督徒。我知道日本人对你家人做了许多恶事(他叔叔也曾遭日本人迫害,诸如此类的事)……”他略微顿了一下说:“不要紧,我不会在意的。”在我们进屋后,杨弟兄与这位日本朋友握手并问候他。过了一会儿,杨弟兄对他说:“对不起,我应该告诉你实情,我的父亲是被日本人杀害的。”我想:“真糟糕!这种谈话继续下去不知会有什么结果?”这位日本弟兄看上去颇为尴尬,然后杨弟兄接着说:“然而,请放心,基督的爱已改变了我的心,我一样地爱你。”这就是神改变人的恩典!

按着人的本性,他可以对此人恨之入骨,然而他说:“因基督的名,我爱你,所有一切都过去了。”他怜恤那些按本性他应当仇恨的人。这就是改变人的恩典!因此,除非你饶恕人,否则你不会被饶恕。为什么劳埃德·琼斯说,若救恩取决于我们是否饶恕人,那么我们都不能得救?多么可悲,他何等低估了神的恩典!对神来讲,凡事都能,祂能够改变我们去饶恕人。坦白说,我也不能忍受日本人,在经历了二战的痛苦后,有多少中国人能忍受日本人?我受了很多苦,我的家破碎了,我几乎认不出我的父亲了。父亲深入内陆决心与日本人抗战到底,他立下心志:倘若不能取胜,永远不再见我们。当时,我留在日本占领区,我们失去了一切。然而我学习饶恕,因为神改变了我的心。今天,我爱日本人,我能诚实地说我爱他们,不仅仅是饶恕,而是真心爱他们!这是基督的爱,连我自己也难以理解,为什么我会爱他们,但我的确爱他们。

怜恤人就是爱仇敌
爱仇敌——这就是怜恤的涵义!任何攻击你、冒犯你的人(不在乎时间长短),实际上他已成为你的仇敌。倘若你的妻子或是你的丈夫冒犯你,在那一刻,甚至她(或他)也成为你的敌人,是吗?所以,你需要饶恕你的妻子(或丈夫),或是任何冒犯你的朋友。他们因冒犯你,已经成为你的敌人。

甚至门徒也会成为主的敌人,记得彼得做了什么吗?当主耶稣告诉门徒祂将要被钉十字架时,彼得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他要阻挡主走十字架的路。主耶稣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撒但”这个词的意思是敌人、敌手。主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面去吧!”因为在那一刻彼得已成为撒但,成为耶稣的敌人。怜恤人意味着爱你的敌人,你要饶恕冒犯你的人,这就是“怜恤”的涵义。如果他没有冒犯你,就不会成为你的敌人,你也不用饶恕他。然而,正因为他冒犯了你,所以你要饶恕他,而神会给我们恩典去饶恕所有伤害我们的人。那些在言语上冒犯你的人,你能饶恕吗?我们必须饶恕!如果我们想蒙怜恤,我们必须饶恕,正如神完全饶恕了我们。

不饶恕人的恶仆的比喻
这一点非常重要,主耶稣讲了一个比喻来阐述这一点。这个比喻是在马太福音十八章2335节,就是不饶恕人的恶仆的比喻。在这个比喻中,“怜恤”这个词在33节出现。整个比喻是在阐述主在马太福音六章1415节的教导:如果你不饶恕人,你也不会被饶恕。比喻的信息极为清晰,我不打算详细解释。下面,我简要地作一个概括。

比喻中讲到,一位政府官员欠了他的主人(他的王)几百万。因为无法偿还这笔巨款,主人下令把他及家人卖为奴隶。在当时,这是很平常的事,一些身兼要职者若是失职,会遭到这种惩罚(或许我们也当如此处理那些失职的高官)。这人来到王面前请求饶恕,他说:“主人,我无法偿还,请可怜我,可怜我的家人。”于是,王说:“好吧,我饶恕你,既然你悔改了,我白白地饶恕你。”我想你们都知道这个比喻的其余部分,这人出去遇到一个同伴,那人欠他二十块钱,他揪住同伴的衣领说:“你欠我的二十块钱呢?把钱还我!”那人拿不出这二十块钱,于是,他把同伴下在监里。消息传到王的耳中时,王召来这个官员,对他说:“我怜恤你,饶恕了你,你不也当饶恕他人吗?既然你不饶恕你的同伴,你所得的饶恕也被撤消。你不饶恕人,也不会被饶恕。”

你要留心,这个比喻对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教义极为不利。我们从这个比喻中看到,尽管这个人已被饶恕,但最后却被撤消,被王下在监里。这个比喻讲到,“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所欠的债。”这意味着他永远都还不清了,因为在监牢中他不可能赚到钱,他根本不可能偿还。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他彻底完了。因为他不饶恕人,所以他也不会被饶恕!尽管他已被主人饶恕,但最后却被撤消了,因为他不配得着饶恕。主耶稣的教导何等清晰明了,绝不模棱两可,你无法曲解或蒙混过关。

总括来说,怜恤的涵义就是饶恕。如果你不饶恕人,你也不会被饶恕。如果你怜恤人,你也会蒙怜恤。然而,我们怎样成为这样的人呢?只有靠神改变人的恩典,才能成为满有怜恤的人!

每一天都需要神的怜恤
当我们查考“怜恤”在圣经中的用法时,就会看到这个词是用于两方面的。第一点讲到神饶恕我们的罪,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一次怜恤(在悔改受洗的那一刻),之后就不再需要了。如果你这么想,就犯了严重的错误,遗漏了“怜恤”另一面极为宝贵的涵义。“怜恤”这个词的另一个用法,在新约出现了许多次,例如:保罗在提摩太前书一章2节对提摩太说:“……愿恩惠、怜悯、平安,从父神和我们主基督耶稣归与你。”这意味着我们仍然需要恩典、怜悯和平安。在约翰二书3节,我们看到了同样的组合:“恩惠、怜悯、平安……”。加拉太书六章16节也讲到:“……愿平安、怜悯加给他们和神的以色列民。”我引述这些例子,是让你看到怜恤并不只是过去(就是你悔改受洗时)才需要的,我们今天依旧需要神的怜恤。

为什么我们依旧需要神的怜恤呢?记得我说,“怜恤”是神用来对付罪的解药,因为我们仍在与罪争斗,我们需要神的怜恤来扶持我们。例如,在希伯来书四章16节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不只是过去,我们现在依旧可以得怜恤。

为什么我们要来到施恩宝座前?为什么我们要向神祷告呢?因为我们可以得怜恤!它的上文下理是什么呢?第15节告诉我们,因为我们软弱,被罪试探,我们需要神的怜恤每天托着我们。怜恤是神对罪、对我们属灵软弱的奇妙解决方法,神借着它来托着我们,扶持我们。所以,怜恤是神恩典的具体体现,为的是帮助我们胜过罪。这一点在圣经中非常清晰明确,没有丝毫含糊之处。

怜恤与审判形成了对比。雅各书二章13节讲到:“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要牢记这一点:对无怜悯的人,审判也是无怜悯的。这是主耶稣教导的消极方面,同样的教导,然而以负面的方式表达出来,而积极方面是:“怜悯是向审判夸胜”,它表明神的怜悯胜过审判。神的怜悯,神的恩典,把我们从审判中拯救出来,因此怜悯是向审判夸胜。但是,倘若你对人没有怜悯,你会受到无怜悯的审判。神呼召我们成为怜恤人的人,他要求我们对人有怜恤之心。要得救,你必须成为怜恤人的人,这不是可有可无的,是我们得救的依据!我们必须让神的能力在生命中发挥作用!

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
我想让你看到神恒久不变的怜恤是何等美丽,这也是神呼召我们去效法的。主耶稣两次引述何西阿书六章6节的奇妙话语,第一次是在马太福音九章13节,第二次在马太福音十二章7节。它两次被引述,表明其重要性。这节经文讲到:“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是什么意思呢?祭祀是宗教的外在表现,你杀一只羊或一头小公牛作为祭物献给神,无论你献上的是什么,这些都是外在的宗教形式。主耶稣说:“我喜爱的不是这些外在的宗教形式,而是怜恤之心,我渴望看见的是,你成为一个全新的人。”

世上有许多罪犯、假冒为善和糟糕透顶的人都是宗教狂热分子,这些人令人感到厌烦。他们到处表现其宗教,他们认为在祭坛上献祭,摇动着香,大声嘟囔着宗教术语,句句带着“哈利路亚”、“赞美主”等,就显得自己非常虔诚。然而,主耶稣说:“我看重的不是宗教的外在表现和你所献的祭,我要看的是你有没有怜恤人之心。”

我们已经看到,首先,这意味着如果我有怜恤人之心,我必须饶恕人。我要靠神的恩典去饶恕,靠自己我无法做到。其次,这也意味着神恒久不变的恩典透过我显明出来,这是什么意思呢?

以怜悯的气氛建立一支队伍
你们当中有没有人当过教练?我年轻的时候曾训练过一支棒球队。当时,我想组建一支棒球队,于是,从街上拉来一群人,他们当中大多数连棒球都未见过。我对他们说:“我们组建一支棒球队,如何?”他们回答说:“先让我们看看这个运动是怎样的,我们愿意尝试。”就这样,我有了这群从街上拉来的新手,开始集训他们。两个月后,我想:“现在,该考考这些小伙子了。”我有一个朋友,是上海一所叫圣弗朗西斯·泽维尔(St. Francis Xavier)学校的棒球队员。他们是一支非常出色的棒球队,无论是能力、组织性还是技能,样样出色,而我们则是一群没有经验的新手。

不久,我们组织了一场与圣弗朗西斯·泽维尔队的比赛。事实上,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我们连招架之力都没有,更不用说反攻了。结果,我们被打得体无完肤,比分到达一个非常可笑的地步,已经无须记录了。进入362时,对我们而言已是天文数字。比赛结束后,这群沮丧的小伙子把手套和球棒扔在一边,垂头丧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对他们说:“你们这帮人真没用,只配扫垃圾。你们太让我失望了,简直在浪费我的时间。最好给我滚得远远的,我不想再见到你们!”如果你这样做,你训练他们的意义何在?你讲出这番话后,你的队伍将不复存在。

什么是怜恤呢?就是在人们表现得很差劲,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后,你对他们说:“我们表现得很糟糕,理当被扫地出门。然而不要泄气,要振作起来,检讨错误,一齐努力改进。以后,我们还会有重赛的机会,现在开始着手正事,分析一切错误,逐一改善。”可想而知,分析错误需要很多时间,因为我们犯了所有的错误。于是,我们一起详细研究,逐步检讨,然后,设定一个时间表,借此审慎改进每一项。

第二年,我们对圣弗朗西斯·泽维尔队说:“我们再举行一场比赛,如何?”他们回答说:“不!我们不跟这群人比赛,这些小伙子真可笑!简直在浪费我们时间。”我们说:“好吧!好吧!只是再给我们一次机会与你们玩一场。”他们答应了。看着是朋友的面子,因友谊的缘故愿意再浪费几小时。那一天,我们狠狠地教训了他们!最后,他们以812败北。我们并非轻易取胜,但我们打败了他们。十二个月后,我们能够回来打败他们,这令他们惊奇不已。下一年,我们向全上海最好的棒球队挑战,我们进入上海棒球甲组联队参赛,而圣弗朗西斯·泽维尔队则努力向乙组进军。

应用在属灵领域,怜恤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就是怜恤人所能成就的。我们可以判定这些小伙子毫无用处,然而,因为当中有怜恤的气氛,我们说:“不要紧,虽然我们彻底失败了,然而我们会从中吸取教训,我们将会做得更好。”应用在属灵层面,就如一个人犯了罪,如果你给他施加压力:“你是基督徒,却作出这样的事!真令人厌恶!”于是,这个人想:“我羞辱了神,羞辱了教会,羞辱了每一个人,或许我不应再称自己是基督徒,不应该再去教会。”

他失败了,你用严厉批评把他压碎,于是他选择离开了教会,你怎样帮助他呢?然而,你可以用怜恤的态度对他说:“你犯罪了,情况非常槽糕(你要直言不讳),然而,神的恩典足够我们用,不要放弃!我们继续努力,靠神的恩典你必定会成功的!”透过怜恤你给他有盼望,而批评、定罪的态度则会打碎他所有的希望。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经受不起别人的批评而自杀,人的拒绝和批评使他们觉得活下去毫无意义。神的恩典是显明在祂对人的怜恤。大卫犯罪,神可以对他说:“我要弃绝你,你这废物,只会玷污我的名!”然而,神怜恤他。大卫悔改了,他说:“神啊,我犯了罪,做了可怕的事!你可以随意待我。”神审判了他,然而没有除灭他(因为神怜恤他)。之后大卫又一次犯罪,他悔改后,神再次怜悯他。这就是神恒久不变的怜恤!

怜恤人与定罪的态度恰好相反。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七章12节(这是怜恤的相反)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因为我们期望很高,我们常常会严厉地批评基督徒。我要坦白承认,有时我对基督徒的态度也相当严厉,因为我有很高的期望。对基督徒的失败,我会很失望,有时会很苦恼,感到厌倦和生气。然而,如果他们在神面前真诚悔改,我们必须怜恤。我们要以这种方式彼此鼓励,若整个教会这样运作,我们定能建立一支得胜的属灵队伍。

对这群从未见过棒球的人,他们所能做的令我吃惊。只是经过十二个月的集训,他们达到的水准令人称奇。再经过十二个月的训练,他们能向最好的球队挑战,这令人难以置信,这是因为我们不断地鼓励他们。非常有意思,当时上海许多棒球队分裂了,原因是内部不团结、彼此指责、相互毁谤等。我们的队伍却在怜恤的气氛下,团结一致,因为我们从零开始,我们犯过许多错,我们要学习彼此饶恕,一起成长,一同前行,直到进入最好的棒球队行列。

学习怜恤软弱的人是非常宝贵的属灵功课。圣经教导我们要怜恤失败、软弱的人,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不要只是批评、责备他们(这是毫无益处的)。我发现许多夫妻关系破裂,是因其中一方变得非常不愿饶恕,最后说:“我对你已感到厌倦,这个错你已经犯了无数次了,算了吧,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是没有什么前景的。”从最初的相爱关系慢慢演变成极度指责的态度,结果就是婚姻的破裂。在婚姻的关系里,只有双方像一个团队般运作,婚姻才能保持完整。对方犯错时,你能够说: “你把一切都搞糟了,但是不要紧,我们可以重新开始。不要失望,我们一同努力来赢取这场胜利。”这就是基督徒生命的美丽之处。

结束前让我做一个总结:我们查考了怜恤的涵义。怜恤意味着饶恕,它也意味着继续扶持软弱的人,帮助他们,直到他们能够胜过罪。这就是主耶稣的教导的美丽之处。若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生活,饶恕我们的敌人,饶恕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并帮助他们赢取属灵的胜利,我确信,在那一天,我们必会得着神的怜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