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的日子(18)- 大有作为

爱神爱人,有喜乐,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过的是精彩人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9月13日
       
       我这一圈逛完回到和林,马上投入嫁接大战,马家爸爸和我调动了全县的果树技术员到三道营公社,边教边干,他们都是四五十岁很好学的老农,对新技术很渴望。虽然过去我们教了他们芽接技术,那不能用在这些大树的改造上,这次是用劈接的方法, 他们都没学过。我们需要选定合适的主枝,把它们锯断在从中间劈开,把要接上去的枝子下面削成契形,插在那劈开的枝子里,要把韧皮部对正,让后在外边用塑料条缠好绑紧。为了授粉,也接了些内蒙的沙梨。这可是个大工程,17 年的大树,树头都有5,6 米高,宽,全部要换过头,用了几天时间,大家学的不错,干得也好,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那时没有现在的风气,也没有那么多钱,但是每个人都很快乐。这些梨树第二年就结了又大又漂亮的苹果梨,个头很大,但是颜色从绿变成了黄色,还有红脸蛋,可能是内蒙的气候和延边不一样了,太阳好,雨水少的缘故,果实含糖量也高了,很甜,我们大家都很高兴。
 
        我们还教给农民学会了芽接技术,叫他们开始生产果树苗子。帮他们去兴城买山丁子,杜梨等那是苹果和梨树的砧木种子。这些技术员不但给生产队种,还给老乡们去嫁接,一个芽接就收人家25分钱,那时一天才挣几分钱呀。就这样,生产队和个人有了更多的收入,到哪儿去我们也很受欢迎。
 
        这些技术员就成了我们在和林发展果树事业的骨干。 我们每年都开培训班,教他们种各种果树,从种子处理,育苗,嫁接,浇水,施肥,修剪,越冬管理,防虫治病,样样都教。平时就骑着车子,或走着下去,检查有什么问题。 过去那里只有海棠,后来我们就引了沙果等中型的苹果,大苹果在那里长不了太冷,果树在大力发展中。
 
        我记得领导让我们写工作总结, 我还不能理直气壮地写怎样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怎样让老乡增加收入, 因为江青不让呀,我们这是在育资本主义的苗呀。我也转借别人描述的当时的境况给大家看看:[“宁长社会主义草,不长资本主义苗”最初由江青提出,是流行于文革时代的一句著名的“豪言壮语”,类似的口号,在铁路有“宁要社会主义的晚点,也不要资本主义的正点”,在厂矿有“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也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它们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不仅是不兼容的,而且是绝对的、全方面的对立。因此,一切带有商品经济色彩的行为都被严格打击和制止,把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描绘成邪恶的、人吃人的魔鬼社会。]
 
        当时连养几只鸡,种几棵树都有规定。何况我们大力发展哪?所以我写总结就搬出来毛主席的话:毛主席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做了如下的工作......, 因为我们做了实事,领导十分赞赏, 还夸我的总结写的好。内蒙人的人情味重,这是我喜欢的地方,否则我们什么也做不成。
 
        为了生产更多的苗木,马家爸爸每年夏天都要到东北去打结穗,到了76年的那年他带上了我们林业站的工人二满子去,他没出过家门,第一次去心里那个高兴别提啦。谁知道在延边时,唐山地震,火车不通,回不来了,一个大小伙子哇哇大哭,等了好几天才通车,他们到了北京就睡在火车站的广场上,胡同里危险呀。马晋辉干脆把我母亲,马大,马二,两个侄子都接到了内蒙。二满子终于有了笑脸,幸好还赶上了芽接的季节。
 
        主席死了,四人帮倒台啦,我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大展身手了,盟里农业厅也开始了建百亩果园的计划,叫我们大力发展果树事业,我们的这些技术员们在我们的指导下开始建起了大型正规化的果园。我们每天带着测量仪,规划土地,哪里种防风林,哪里栽树,哪里建水渠,我们那几年培育的树苗都用上了,共建了24个果园。这些果树到我们走时都结了果。等我们走的时候,每年我们县可以生产20多万果苗了,不但够自己用还可以卖到了我们周围许多旗县。这些果树在当时为老乡增加了可观的收入。后来马家爸爸都在农业部工作了,乌盟管果树的领导还来给他送了份奖励证书,是奖励当时参加百亩果园项目的参与者的。
 
        可惜后来承包后,当官的让自己的不懂技术的亲信承包,使很多果园受损,果树死了。90 年我来美国之前回和林一个晚上,我听说,孙朴在县城开了饭馆,老张生跟着儿子到县城住了。那些果园基本没有了。
mxhy 发表评论于
谢谢您对内蒙的贡献. 可惜果园现在也很少, 还多在包头附近. 乌盟好像还只有小红果 (乒乓球大小, 红黄色, 有点酸).
加州花坊 发表评论于
虔谦:是这个周六7 点,我唱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请继续祷告。
晓枫:真高兴你吃过我们种的梨。
虔谦 发表评论于
继续顶!
花姐,福音音乐会怎么样?一定很棒吧?
Ydmom 发表评论于
苹果梨是您开始种的啊,我好像就是那时第一次吃到的。三十年后才知道栽树人,感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