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花了数月之久,今日终于把易中天的《中国的男人和女人》看完。
这本书也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所以总是看看停停,想起来了就看几页。想不起来就束之高阁。
到最后,干脆放到厕所去,光临那地方的时候才去光临这书。
想必这书就是闲书了。而我则是闲人了。
看到最后发现几段话能和走廊的活动应景。故记之,为活动贴。
“性,不仅是一种“让人去做的事情”,也是一种“让人来说的东西”。外国人说,中国人也说;做的人说,不做的人也说;做过的人说,没做过的人也说;做不成的人说,做得成的人也说;甚至刚做过而且已经得到满足的人,也说,而且说得还多,还厉害。这就不能把“说”归结为性压抑的宣泄,而只能归结为“性原本就是一种必需转换为话语的东西””
“事实上,性一直就是一个“做”与“说”的交替过程:做了说,说了做;越说越想做,越做越想说。所以,世界各民族,差不多都既有性行为(做),也有性艺术,性文学,性科学和性教育(说)。如果说性科学和性教育主要是为了“做”,那么,性文学和性艺术,则应该说主要是为了“说”。许多性文学和性艺术作品,根本就没有科学研究和道德教育的内容,或者只是把它们作为幌子,真正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说’”。
看到此,我开始有些明白为什么有人对性话题百般禁忌了。难道不是欲盖弥彰吗?
做,是人的本能;说,不也是每个人的本能吗?
当然,说要看场合和对象。可能是说的时间地点不对,难免会让人反感,让人反感所在难免。但让人深恶痛绝就有些费解了。
其实你不用以痛斥这种方式来证明你有多厌恶性这回事。看见动物交配,你不也是一笑而过了吗?为何看见别人晒晒快感反就愤怒不已呢?
易中天还提到“男女关系是一个现实问题,原本就回避不了,正所谓‘纸里包不住火’。既然纸报不住火,那就不如让这张纸,去做一只灯笼,既能看见一点火又看不真切,还不会烧着手,岂不十分合适?”
如果看见有人在性话题上玩火自焚,你也不必义愤填膺地去说这有违常理。火焰是别人的,灰烬也是别人的,连记忆也是别人的。 放心,这火势必烧不到你的屋子来。
有空,说说你自己,做一个灯会上最美的灯笼给大家欣赏给大家喝彩给大家眼红给大家见识。
我想看看你做的灯笼。给你叫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