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女坛看到看到一位关于母亲与十六岁儿子的冲突的文章。我家也有个十七岁的 青春少年 ,也有很多快乐和烦恼 。
我的体会之一是:持久如一的爱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个家长不爱孩子,但中国家长往往是内敛的,而且对孩子要求严格,年幼/年少的孩子有时不能体会到家长心之深处的爱。爱就要说出来。我是个没有 “ 威信 ” 的家长,不好之处是孩子和我没大没小;好处是我们可以像同辈一样交心和分享。我从来不掩饰我对他的爱、对他即将离家上大学的不舍,我平时生活里对他的关爱和照料,孩子也有所体会。有爱作为纽带,我们的相处一直很温馨。
体会之二是: 适当的宠爱未尝不可。我的父母一直很宠我们。我对孩子也是以快乐为本,让他体会每个年龄段的乐趣。我是支持儿子的正当消费的,而且总是安排时间带他去旅行度假、看演出 、 看博物馆、品尝美食等,也全力支持他自己的社交活动和社会活动 。 他一到年龄就考了驾照开车。他常常感叹:生活中真的有太多乐趣,时间不够用啊!我很高兴看到他怀抱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的关爱 , 这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我有时也会说,希望你努力,以后有比爸爸妈妈更好的前途,至少能让你的孩子们享受到我们现在提供给你的乐趣。
体会之三是:正面唠叨还是有用的。 我时常和儿子唠叨一些我的人生体会啊、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啊。青春少年不可能总是点头称是的,他有时也会说 “ 你好烦啊 ” ,但实际上他还是记住我的话的 。 比如说,五年前他刚来不会英文 , 我就时常说: “ Attitude is everything ” ,鼓励 他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后来他在学校很活跃,高年级时成了学生会的干部,我在参加学校活动时看到他忙忙碌碌、侃侃而谈,真的很欣慰。他是外向的性格,但leadership方面和美国孩子比也不见得突出。我说:你行啊!他笑笑说:Attitude is everything - it works。看来唠叨大道理还是有用。
体会之四是: 负面的 指责 不要冲口而出。我和儿子不可能没有矛盾。比如说现在是申请大学的关键时候 , 但他不是忙球队的比赛 、 学校的活动,就是party不归,这学期更是谈上了女朋友。我有时也焦虑生气地难以入眠,很想去指责他 。 但想想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 还是强忍了下来。心平气和的时候也和他谈过,他说有自己的计划和时间表,让我相信他。我想,我还是不断地善意提醒他合理安排时间,而不要去指责他吧。
最后说给自己听的一句话是: 坚信儿孙自有儿孙福。 家长的责任是做孩子永远的守护神和向导 , 而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前两天儿子学校让家长填个调查表,为了让老师写推荐信时对孩子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我写到了儿子刚来时不懂英文、学校里几乎没有亚裔同学,他面对困难但始终乐观的精神 ; 写到他每年在父母两边的来来往往、独自旅行;写到了他对艺术的喜爱、对生活 的激情, 他得奖时我的激动和自豪。我把表给儿子时,我说我真的为你五年来的进步而非常非常骄傲,我说我知道你在学业上可以做得更好,但你不想这样,你要把有限的时间去做更多元化的事,我尊重你的选择。他说:我知道,一切都在我自己手里。
我有时也想,如果他今后不是一切顺利,我 会不会 后悔过早地把选择的权利放到他自己手里,会不会自责为了让他充分享受青春和爱情而过于放任他?我想,我会一直不悔、无论怎样都以他为傲。
与大家共勉。愿我们都有幸福的parenthood.
(Oct 28,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