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人到中年

  近来看了几篇讨论中年问题的文章,言语间,似乎人到中年不是什么好事。按花看半开、酒喝微醺的标准,中年就该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所谓昨日黄花落尽,明朝阴晴不晓。

  但好的一面是你可以随意定义中年。比如,定量学派说30、40是中年,50、60也是中年;定性学派则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只要心态好82也是28。反正各取所需,按自己的标准随口叫帅哥靓妹。

  其实,是不是已经人到中年,自己最清楚。

  我就一直觉得中年是一个模糊、动态的概念。比如,一段时间里,你可能壮志凌云如读三国之拔剑长啸;另一段时间,你则可能缠绵悱恻如读红楼之万转千回。

  境由心生,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必须要定一个衡量的标准,就不妨从定量定性两个方面考虑。

  定量的定义可以按睡觉的时间:中年以前睡不醒,中年以后睡不着。如果再具体一点,可用落枕到睡着的时间作标准,超过10分钟的算中年。

  定性的定义则可按发愁的程度:“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意思就是经过了半世沉浮,遍尝了人间百味。灯火斓珊,夜深人静,如何面对那“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一怀愁绪。

  定量法简单,容易实行,但失于偏颇。象我这上床三分钟梦周公,没心没肺的人,按此标准,革命者就永远是年轻了。当然,那些真正年纪轻轻就需要数羊才能睡着的,把他们归入中年也不委曲。

  再看定性法,应该比较周到,但不太可行。因为,凡事定性模糊化后,就比较麻烦。

  比如,烦恼发愁人皆有,烦恼大小都不同。按这标准如何了断?

  我的秘诀是:自己作陪审团,自己判断。

  想起一个故事。

  前几天跟朋友A聊天,偶尔说起来一件往事。那是大概几年前,我们朋友圈里的B和C卷入了一场感情纠葛。本来男欢女爱,两情相悦,无关旁人闲事。但事情麻烦在一个罗敷有夫,一个使君有妇,事关两个家庭的聚合解析,不是加减法那么简单。

  当时B和C从年龄上看,30多岁,当属年轻的中年。但在我的眼里看来,他们已经到了老房子着火的地步,而且还是三层楼烧着了两层半。

  朋友A古道热肠,劝人合不劝人离,自愿当起了调解人。在他一番“百年修得同船渡”的大原则下,苦口婆心,轻重缓急。几经周折,最终B和C慧剑断情丝,洒泪浇灭房上火,挥手决别。

  好几年过去,朋友A说起那段情缘官司,似乎隐约有所悔。按他的说法是命中注定的东西,比如劫数,是逃不过的。因为,最近得知,B和C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为这一天,他们实在付出太多。

  A在电话里说,他当时以为两位当事人都是人到中年,平时“滑如春冰密如茧”的人,应该是百毒莫侵,懂得情为何物了。可实际上,现在想来B和C还是一如年轻人的多情、缠绵、脆弱。仿佛风化的岩石,外面看嶙峋坚实,其实里面早就千疮百孔,一点微小的情嗉,一入心怀便难以割舍。自然,堡垒就崩溃得一塌糊涂了。

  我是旁观者,乘A唏嘘感叹之机,向他灌输了一番我的定量定性理论。而且告诉他,裁判还得当事人自己当,旁观者是很容易判断错的。

  回到如何判断中年的问题,其实客观地说,是不是人到中年,或者是不是常怀中年心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进入中年的事实,以及如何处理中年可能遇到的危机,特别是感情危机。

  记得数年前曾到川中古刹灵泉寺烧香,虔诚地求了一偈:心系一处,无忧无怖。回成都后请人写出来,裱好后挂在书房里。后来出国后四处漂泊,渐渐也就忘了这八个字。

  世事浮云,沧海桑田。年轻时不能做到心系一处,使我凭地多担了许多忧愁,也错过了许多好人好事。现在入眠时间渐长,间或三更也梦中惊醒。

  茫然四顾,扪心自问:我心系一处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