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 Chris Junyi
原来写东西,也可以是一种瘾。喜欢敲击键盘的声音,如同一首没有旋律但却有调调的乐。想起麦兜里喜剧性的镜头,苦恼的上班族趁人不备,疯狂地敲击着键盘,利用主机箱散发出的热量煎熟了荷包蛋偷吃早餐。搞笑中却也不乏讽刺,荷包蛋 + 键盘 +Qpon, 这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上班族的生活了。
母亲说,工作了,就没有读书时的幸福。父亲说,工作久了,人也就没有了棱角。年年岁岁,人成长的一个代价就是隐藏起自己的性格。少年时的愤愤不平与盛气凌人,在日久夜长之后,也就成了习以为常的忍让。时间久了,连自己都分不清究竟是生活改变了自己,还是自己改变了生活。去年回上海,老友们说我变得沉默了,少了原来的豪爽,多了点犹豫。事实上我并不喜欢让自己变得犹豫,只是身处险要的社会,为他人打工,豪迈与不羁,始终不是生存之道。
常和母亲抱怨工作的累,处事的难。好像每讲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在脑瓜里转了几许。也许是做过投行的职业病,转来做律师已有半年,依然背负重重的压力。尽管老板早已肯定了我的努力,但自己仍旧在意其他 Associate 的眼光。好似从来都没有要求过自己做到最好的自己现在却对自己越来越苛刻。我和老板说,感谢你给我的机会,给我最好的 deal, 我会用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回报你的赏识。想不到这样的话语却让老板感动不已。原来即使在香港这样一个跳槽如换季,人情如废纸的城市,依然会有所谓的感动。
初来香港工作时,常常会为国人的不受尊重而苦恼万分。尤其是在我们这个让香港人完全主导了的地方,语言也好,文化也罢,我们的加入总好像是个不和谐的音符。每每听着那些小 Trainee 们用尖刻的语言叫我们"大陆妹"的时候,心中的愤慨油然而生。我不明白这些个靠着中国市场来吃饭的香港人,不会说普通话,不会打中国字也不知道中国国情的香港人到底在拽些什么?是身份优势?地域优势?还只是他们的民族偏见?于是我彻底明白出国打工的留学生的痛,这个世界,即使在中国和香港早已成为一块土地培育一样的儿女的时候,依然存在着所谓的"区别",而我们,也依然是他人眼中的另类。
而我不得不承认,比起香港人,中国人并非一个团结的民族。国人更多时候是一个个体而非群体。香港人爱钱,讲究钱,但不至于为钱而斗个你死我活。他们知道他们的土地,他们的市场正在被勤奋刻苦的国人吞噬着,所以他们会连成一片出来应战。或许因为如此,身处他们中的我感到了更多孤独的无奈。因为中国人即使身在异乡为异客,依然是坚持着自我自私的本性,依然是做着让人不可理解的小动作,继承着站在他人的肩膀上成就个人的成功的"光荣传统"。中国人不善于说不,更不善于 speak out! ,在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沉默,选择暗斗而不是坦白。中国人顾虑地更多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自己的权利,即使知道自己身受不公但都愿意忍受,愿意十年以后见分晓。中国人在发火的时候最擅长说:咱们等着瞧。而事实上,等着瞧就是等着不瞧,因为这只是人不愿意扯破脸断自己后路时的一种缓兵之计。而我常常觉得,这个社会,尤其是他人的社会,不会天生为中国人铺好一张地毯,这并非全是国情导致,就如一个新媳妇进了婆家,你怎么能要求别人给与你和自己家完全一样的待遇?我们有实力,所以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的实力,也学会让别人认识我们的实力。
朋友们常嘲笑我幻想着用微薄的力量改变中国人在国外的待遇,好像为全世界的华人争取权利一般,如此愤青又有何用。而我却感到,如果中国人都没有了理想,都不会 Speak out, 那么也许我们就永远只是其他人眼中的小卒子,一个不属于他们的团体。想起父亲曾经说过,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学会少抱怨,多适应,多融入。去北京前,父亲让我学会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于是不过三个月,我的舌头自然地卷起来,学会了在上班路上和出租车司机狂砍大山。来到香港,我依然强迫自己在三个月内学会了广东话,并坚持和同事客户用广东话沟通,坚持每天看香港的报纸,看无线的节目,裹脚布也好,没深度也罢,这就是我所生活和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生活。我常常觉得,自己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我们这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常常听人抱怨现在内地的女孩子现实,内地的男孩子虚假,在国外做坏了牌子,但我还是坚信,还是有和我一样的人,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奋斗,在努力改变着中国人在外的形象,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只是我们需要更清楚,在什么样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去 speak out ,既为自己赢取了利益,又不失分寸。此等也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语言的魅力了。
絮絮叨叨之后,发现通篇居然都在抒发自己的爱国情调,好像给自己戴上了高帽。惭愧,惭愧。鼠年的脚步又近了,中国人往往爱在这个时候忆往事,展未来。在中国都在高谈阔论着 08 奥运的时候,我也不禁想着自己的 08 年该是如何般光景。 9 月的那场司法考,紧系着我的前途和命运, 3 年的 IPO 生活,送了超过 10 家公司走过马拉松的上市之路,我深知自己所缺的,仅是那一纸,却也是遥遥不及的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最近目睹了好些个 Trainee 在高等法院宣誓就职律师时的快乐,尽管知道自己的 Qualify, 也不过只是国家发个小小的本本给自己,但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关。
我想起父亲 30 年前在日记中留下的一首来自普希金的小诗,放在这里给自己做新年的勉励,也以此祝福远方的父亲,相信心灵相通,重逢就在眼前!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