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鬼话08年2月19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看邵燕祥写的短文《只剩下一种态度》。
70年前,朱光潜先生谈美,提出: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他举例说:一个木材商看一棵古松,想的是做什么用,值多少钱,架屋还是制器,怎么买它、砍它、运它;若是植物学家,就会注意它的枝叶花果,生态特征,以便分类;画家不管这些,只欣赏它的颜色线条、气慨神韵。
70年后,如果又来到一棵古松前,国有木材企业、经营木材的私商不用说了,恐怕连造林部门,护林人员,当地有关部门的官员眼睛盯着这棵松树,想的也都是怎么把它卖出高价,最怕的是环保部门也是这个态度。
画家呢,不敢说是清一色,但总有一部分人,拿着画笔,盘算着画出来能够标多少价码。
植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在这棵古松前,做某项鉴定,如果有几位能不屈从于长官意志,也不屈从于红包,坚持科学态度,就值得我们举手敬礼了。
一棵古松,只是临时取来打个比方,它可以读作一片原始林,一片湖泊、一个城市的贫民区、或是古城郊的一片废墟(例如圆明园)……现在通称为资源,但在人们眼里,不是科学研究的资源,也不是审美感受的资源,而成了各种人借以“创收”的“财源”,要变着法儿涸泽而鱼,把子孙几代的那一份也抢先拿来透支了。
不知从几时起,三种态度并作了一种眼光,就是能卖多少钱,总之是透过钱眼看世界。……
科学的,美感的,都被金钱取代,人人都成“财迷”。社会怎么变成这样?莫非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