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aobing.com/zwjs/tu/sunyi-4.jpg)
猛子爹领猛子见孙毅将军时,猛子正在上大学呢,猛子爹问老将:“您老要是想在市里转一转就请来个电话指示一下好了。”孙毅那老爷子什么人啊,马上说:“我这么大岁数了,就不麻烦地方上的同志了。”其实,老爷子连出版部那些人也没有麻烦过。能自己做的都不麻烦别人。杨得志将军给孙毅的三句评语是:不争功、不揽权、不恋栈。孙毅孙胡子这一生基本做到了这三不。 我曾经好奇的问过老爷子,说听说您老和罗瑞卿同志有仇?猛子这人就喜欢打听小道消息,老爷子一听,说,没错,确实有仇,不过不是私仇,而是公仇。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在孙毅当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外训练部副部长时,公安部截获台湾的某个情报,说是在内陆安排了一个特务组织已经打入人民解放军内部,他们的头子就是经过策反过来的孙毅。孙老爷子当时自己并不知道这件事啊,国庆上观礼台时本来给孙老爷子安排在毛主席右下手那里站着,他说,我本来特别高兴,可以多次看到主席了。可是,临开始时,通知我改地方了,我上去一看,只能看到主席的侧面了,主席的身边就站着罗部长(罗瑞卿:公安部部长)。 老爷子接着说:我一开始没感觉罗部长在紧紧的盯着我,一共九次,我一看主席,罗部长就瞪我一眼,我看了九次主席,罗部长瞪了我九次。我这才觉得不对劲,罗部长瞪我不是什么好事。直到庐山会议之后,罗部长到了总参做总长以后才和我说起这件事 的由来。案子后来破了,是他们那些东西冒了老子的名,想浑水摸鱼,他奶奶的,将军说到这里不仅没有丝毫责怪罗瑞卿的意思反而爽朗的笑了。 为这件事被明升暗降,一直悬着不予重用,直到1963年之后才安排出任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管理内勤事务,是军训部当时排名第六的副部长,也就是倒数第二名。我请他评价一下罗瑞卿,他说:历史已经有结论了吗?还说啥?罗总长那人也不容易啊,有人误会他,他也是身不由己啊。就这么一句话。 罗瑞卿后来还派人专门的查了孙毅在以前单位的档案,孙毅是宁都起义后参加革命的,所以上边也就是罗瑞卿就觉得这件事和孙毅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查了半天没查到。直到后来案子破了,才把有关人员调回来,不再查了。 八十年代初,军委动员老同志退下来给年轻的让位,谁愿意啊?好不容易十年动乱结束刚刚走上来才工作几年啊就退?都不吭声,那时候,大家眼睛都看总参呢,司政后嘛,总参是头儿啊。杨得志老总长就犯难了,劝谁啊?谁也爱听啊,一说到退,都火。人家孙老爷子不这么想,他自己亲自主动的写报告,当时就有人说他傻,老爷子说我一辈子都当革命的傻子,再当一次也无妨。 孙毅老爷子就这么上了一本,那还不批?弄得挺多人都对老爷子不满意。 在总参举办的欢送会上,总长杨得志上将,那时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啊,就那么当着大家的面郑重其式的给孙毅老爷子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说出了那番著名的“三不”的评语。 孙老爷子平生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从这个对联里面就能看出老爷子一生的背影。 |
======================================================================
1.孙毅(1904-2003)
河北省大城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宁都起义。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四军谍报科科长,第四十一师参谋长,红军学校教员,粤赣军区第二十二师参谋长,军委教导师参谋长,红军学校作战科科长,国家政治保卫团参谋长,红三军团教导大队大队长、教育科科长、侦察科科长、作战科科长,红一军团教育科科长、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冀中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校长兼晋察冀军区训练部部长和教育训练委员会副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晋察冀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央军委军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外训部副部长,军委出版部部长,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总参谋部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曾荣获一级八一、一级独立自由、一级解放勋章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7月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