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童年 (3)

一块孺子和牛共同耕耘的处女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从小姨,七姨,小舅他们的谈论中感到,其他学校的情况也差不多,大学和中学都已全面停课,叫作‘停课闹革命’。过了一阵子,又传来了初中,高中三年级应届毕业生不毕业,大学五年级学生不分配,‘留校闹革命’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小姨高兴地要跳起来,她不用为考高中而复习功课了。 

            继大辩论之后,大字报便应运而生。所谓‘大字报’就是把自己的意见写在一张大纸上,贴到一个公共场所,就象一封公开信一样,使大家都能看到。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物资也不是很丰富,所以通常人们把大字报写在旧报纸上。用毛笔,而且字要足够大。 

            大字报还有一特点就是极少署真实名字,一般都是署‘革命群众’。(有了‘红卫兵’的名词之后,大部分就署名红卫兵了)。这一特征对于运动初期的发动群众是很有利的。毕竟,敢于公开站出来,申诉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的人数有限,但自己琢磨清楚了,在家里是先写好了,(悄悄地)张贴出来就容易得多了。 

我不知道第一张大字报是何时出现在学校校园的,只记得当我们小孩听说校园里有大字报,去看热闹的时候,大字报已经铺天盖地到处都是了。 

开始时,大字报是规规矩矩地贴在学校主干道两边的布告栏上的,后来便到处都是了:建筑物墙上、教学楼走廊内、围墙上、甚至家属宿舍院里。 

大字报内容也是变化很大的。开始的大字报比较含蓄,不提名字,只是说一些事情,多半都是与政治和学校政策有关的事。后来就具体化了。大字报越来越多,内容也五花八门,有些是长篇大论讲述政治观点的,很像一篇论文,既有思想性又有文学性,有些则是揭露一些私事,象XXX多吃多占了;XXX搞破鞋了等等。还有一些是公报私仇,泄愤的。大字报涉及的人也越来越广,常常有些人去看热闹,结果在大字报中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悄悄地面红而去。有个别的人发现了自己的大字报后不甘心,白天不敢仔细看,晚上夜深人静时溜出去,仔细研究其内容和措词,揣摩是谁写的,有可能的话,连夜写大字报反击,或揭露对方的问题。当然,敢于这样作的都是自认为自身问题不大的。 

随着大字报的增多,拣废纸的人多了起来。大字报一批又一批,新的来,旧的去,或被风撕坏、刮走,常常是碎纸满街。于是那些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人便让家里的老人或小孩出去拣这些废纸卖钱,以贴补家用。拣着拣着,就有人找起窍门来了:半夜起来去到大字报多的地方撕大字报,于是学生们就组织起来,轮流值班,看守‘大字报’,并抓撕大字报的人,抓住了以‘破坏运动’论处。好在去拣大字报,特别是去撕大字报的人大都是出身好的,即使被抓住了,也就被喝斥一顿,倒没听说有人为此闹出大事。 

我上中学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语文课文,题目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那是毛主席的大字报,是在196685日写的。当然,与其说那是一张大字报,不如说是一个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这场运动就这样开展了起来,这时候它有了名字,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化大革命’。至于把它称为‘文革’那时运动结束以后的事情了。在运动中是没有人这样称呼的,这似乎有些不恭敬的意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