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相当经典: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辽沈战役”

辽沈之战是国共之争的分水岭,可以说是整个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战役。我想对此战谈谈一些个人看法。当然都是纸上谈兵,贻笑大方。

  先看我军方面,毛在48年9月7日,给林一个电报,“我们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这是具有可能性的。只要我们每年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一百个旅左右,五年歼敌五百个旅左右,就能达到此项目的。过去两年我军共歼敌正规军一百九十一个旅,平均每年九十五个半旅,每月八个旅弱。今后三年要求我军歼敌正规军三百个旅以上。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我们希望能歼敌正规军一百十五个旅左右。此数分配于各野战军和各兵团。要求华东野战军担负歼灭四十个旅左右(他们七月歼灭的七个旅在内),并攻占济南和苏北、豫东、皖北若干大中小城市。要求中原野战军担负歼灭十四个旅左右(七月已歼两个旅在内),并攻占鄂豫皖三省若干城市。要求西北野战军担负歼灭十二个旅左右(八月已歼一个半旅在内)。要求华北徐向前、周士第兵团歼灭阎锡山十四个旅左右(七月已歼八个旅在内),并攻占太原。要求你们配合罗瑞卿、杨成武两兵团担负歼灭卫立煌、傅作义两军三十五个旅左右(七月杨成武已歼一个旅在内),并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各线除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以外的一切城市。欲达此目的,战役部署指挥的适当,作战休息调节的适当,是决定性关键。你们如果能在九十两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就可以达到歼敌十八个旅左右之目的。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因为锦、榆、唐三点及其附近之敌互相孤立,攻歼取胜比较确实可靠,攻锦打援亦较有希望。如果你们以主力位于新民及其以北地区准备打长、沈出来之敌,则该敌因受你们威胁太大,可能不敢出来。一方面长、沈之敌可能不出来,另一方面锦、榆、唐诸点及其附近之敌(十八个旅)则因你们去的兵力过小,可能收缩于锦、唐两点,变为不甚好打而又不得不打,费时费力,这样就有可能使自己陷入被动地位。不如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为适宜。再则,今年九月至明年六月的十个月内,你们要准备进行三次大战役,每次准备费去两个月左右时间,共费去六个月左右时间,余四个月作为休息时间。如果在你们进行锦、榆、唐战役(第一个大战役)期间,长、沈之敌倾巢援锦(因为你们主力不是位于新民而是位于锦州附近,卫立煌才敢于来援),则你们便可以不离开锦、榆、唐线连续大举歼灭援敌,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于此,你们应当注意:(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三)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粮食、弹药、新兵等)和处理俘虏事宜。以上意见望考虑电复。”而9月12日,辽沈战役即打响。从这个电报看,我军发起的不是后来看到的辽沈决战(解放全东北,全歼东北敌军)。之所以打成辽沈决战,则是随战事发展而临时打成的。毛的战略是通过三次战役一举奠定东北华北之优势。所以打下锦州后,按照毛的电文,毛设想下一步战略是继续南下,打到华北,将东北和华北连成一片。将东北华北之敌封闭集中在沈阳,北平,天津几个孤立据点。类似于决战前的东北(敌人集中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据点)。所以35个旅的任务就是在上述战略考虑上提出的要求。这个战略气势恢弘,可以一举奠定我军在东北华北的优势,但风险比较大(主要指挥权和兵力分配的问题)。

  林的战略决策过程相对而言则复杂的多。最初由于南下打锦州的风险太大,这里有后勤补给,部队的攻坚能力,沈阳和华北部队的夹击等诸多问题。一旦打不好,东北优势局面则不在,最坏的可能甚至是敌人一战定东北。东北的战略地位位居五大战略区之首,只能胜不能败。有的人认为辽沈很简单,因为我军人多。可要知道打仗可不是光看人多的,不然去台湾就不是蒋了,美国也不敢到处招摇了。再说东北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大体相当,林有70万部队,东北敌人有55万,都是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还有海空优势。所以有台湾学者在评价此战时,并不认为我军军事占优势,相反认为国军军力战优。此外我军要面对的情况很多,比如长春的部队突围,沈阳的部队去援长春,沈阳部队直接走营口甚至直接进攻哈尔滨等这些情况战时虽然没有发生,但必须要准备兵力考虑到。此外我军是攻坚战,这个可不比野战,另外华北出援的部队有多少,数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是否跟得上等等,战争可不是游戏。所以林最初的战略是先打长春,如果能吸引沈阳守军来援,就可以围点打援。沈阳守军不援,则打下长春。且打长春的补给线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就算一时打不下,风险也不大。其实这个战略并不差,有人担心这个战略可能会让东北敌人跑掉,但其实可能不大。为什么呢?因为沈阳敌人想跑也不是那么简单就敢跑的,从试打长春时沈阳敌人一直按兵不动可以证明。毕竟从沈阳撤退到锦州,长途跋涉,我军又最擅长野战,这个风险比较大。而在技术上,锦州敌人能跑,但也是不可能跑的,想想锦州敌人跑了,东北成什么样了。所以这个战略从毛到朱都是同意的。但林试打长春后这个战略就出现问题了。原因是长春并不好打,要打长春必然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此时敌人或走或战的主动权就把握在卫的手里了。所以林开始考虑南下作战,另外提一下,试打长春虽然没打好,但为之后的南下做了很多的铺垫,部队期间扩充了兵力,进行大练兵,攻坚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可以说试打长春的挫折对之后的锦州,塔山,黑山作战帮助很大。如果一开始不打长春而直接南下,从打长春的结果看,南下作战恐怕不让人乐观。当然不好这么简单比较,但有一点要明确的是辽沈的胜利是建立在秋季南下的事实上,春季南下结果怎么样历史没有给其证明的机会。

  但林南下的目标一开始似乎也不是锦州,而是沈阳援兵,这点从一开始林平分兵力可以看到。从这点看,卫担忧林南下是围点打援不无道理。如果廖走的快,先送命的可能就是廖了。但沈阳方面迟迟不动,大军这么摆在沈阳和锦州之间也不是办法,说句玩笑话,数十万人光每天的吃饭就够呛了。林此时才真正决心打锦州,但林也未必是严格按照毛的战略去打的,林一直在关注着沈阳援兵,到后来,毛来电建议林调一个纵队去营口,两个纵队放在沈阳和营口之间,就是为了防止廖走营口。但林就没有那么做,林用三个纵队监视廖,这个姿态不是为了防止廖走营口,而是为了消灭廖。

  所以辽沈开始的并非决战,而是锦,榆,唐战役。战役的目标是攻占锦州,榆关,唐山,封闭卫集团于东北,切断东北和华北敌人的连接。这个战略很是符合毛的风格(气魄大,一举奠定东北华北优势。如果换作是我,哪怕廖不出来,也不会南下,我选择先封死敌出东北之路,等解决了东北后再南下更保险,毕竟毛的那个战略要同时面对敌东北华北两大集团,是由林统一指挥还是林只负责东北?把东北之敌集中封闭在沈阳需要多少兵力?把华北之敌集中封闭在北平和天津需要多少兵力?即动用多少兵力打华北的问题,兵少了可能打不到目的,兵多了则使东北空虚)。但战场的形势千变万化,长春有望迅速解决,这样就没了后顾之忧。廖又待在新立屯迟迟不动,此时林认为有全歼廖军团之把握,于是电告毛,决定回头吃掉廖军团。毛立刻就同意了,这样一战解决了东北。所以辽沈之所以能演变成决战是随着战局的变化打成的,不是事前设想好的。虽然如果坚决执行毛的战略是无法决战的,但不能因此说毛战略眼光差,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能根据战场之变化而选择正确的战略才是最重要的。

  再看国民党方面的反映。蒋想决战,林部补给线漫长,锦州有15万大军固守,攻锦必然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沈阳方面的30万大军,包括极精锐的廖兵团和华北援锦兵团夹击,一战可定东北。即使战果没那么辉煌,至少也可以重创林部,延缓林部入关;卫则固守原来战略,以守待变。当初卫入主东北,奉行战略即是重兵固守重要据点,拖住林彪,等待时机(包括国际方面的形势)。虽说卫入主东北是众说客之力,但我想卫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很自信的,相信守东北(准确的说是沈阳)没有问题,只要固守沈阳,必然可以拖住林彪,这对于全国战场的支援极大。蒋先前提出将精锐撤到关内,卫不同意。卫除了不愿担负丢失东北的责任以及担心撤退的风险(30万人从沈阳撤退到锦州,在路上全军覆没的可能很大)外,拖住林部,不让林入关是让蒋极为动心的原因。另外在得知林攻锦后,卫可能认为林攻锦是个幌子,目的在于吸引其沈阳主力援锦,林最擅长围点打援,出援必遭伏击。一旦沈阳主力溃败,则守东北无望。所以卫不主张援锦与林决战,即使林破锦州,30 万大军固守沈阳,林想独占东北也不是那么容易。何况在华北部队的支援下,林彪未必打得下锦州。如果蒋不同意固守,则将主力撤到营口,虽然等于将东北拱手相让,但总好过将精锐损失在东北;廖希望沈阳主力撤到营口,撤出东北。当然,廖主要是从军事上考虑,希望保住东北的精锐部队。关于廖的战时决策会在后面讨论,但廖绝对不是一般人想的那么无能。相反,廖的能力很强。廖选择了当时最稳妥的做法,可惜选错了对手。

  我想,其实还有个更庞大的战略,就是东北华北一体,傅以部分兵力阻击我华北部队入关,集中精锐主力入东北参战,不计较华北土地之得失,先消灭东北林彪,这样国共之战有望改写。当然,这个战略也是有很大风险的,以林彪之才辅以东北地利,未必能消灭林。但如果能和沈阳主力合兵一处,则救东北精锐出东北的成算很大。不过以国军的组织结构和人事系统,进行如此大的战略失败的可能倒是很大。

  在战争初期,就初时的形势判断,卫的主张倒非常稳妥,出击极有可能遭到林的伏击。撤退则在战争未打之前就认输,将东北拱手相让。可惜蒋是领袖,没办法,只好组织廖兵团出击。当然,如果廖兵团一开始就全力出击,先死的可能很大,但如果先解决廖军团,则锦州和侯兵团压力必然大减,战事会如何发展也很难说了。如果时机选择在林全力攻锦时,可能效果不一样。这对林的压力,锦州部队的士气,华北部队的士气可能都有影响。不过这个时机很难把握,毕竟林打锦州的时间太短。稳妥的做法就是廖那样,切断林的补给,看林的行动决定自己的行动。如果林长时间无法克锦,阻援又不力,此时全力援锦一战可定,最不济也能解锦州之围,变东北被动为主动。所以锦州战役的成败取决于锦州能守多久。但锦州战役的重心则是塔山,锦州能守多久,很大程度取决于塔山能守多久。
  
  战争打响后,侯军团全力攻击塔山。锦州则固守待援,廖军团不是西进援锦而是北上占领彰武而。后人在评价此役时,多指责廖的无能。其实如果换个角度,站在廖的立场看,廖的决定是符合战场形势的。廖的想法是在尚未清楚林的真实意图前,不能冒进。因为围锦打援是林的拿手好戏,贸然出击极有可能中林圈套。卫就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打赌说廖军团出辽西必定全军覆没。廖北上不是消极避战,而是待机而动。占领彰武,切断林的补给线,这个对林的打击的确很大,要不是后来我军组织了一列火车及时运送了1700吨军火到锦州,战事还很难说(象塔山那边就说了,我不要人,我只要手榴弹)。然后廖开始静观林打锦州的情况,一旦林久攻不克,或付出极大代价克锦,就立即挥师和侯军团夹击林,重演四平之战。万一林克锦,则率部退向沈阳或营口。廖对自己率部撤退的能力极有自信,在缅甸就曾大放光彩。可以说这个决策就战时来看,无疑是非常稳妥的,可以说是相当完备。这些都反映了廖的军事才能是相当优秀的。也不能指责廖撤退的时机太晚,这个不是廖的过错。廖无论是继续西进还是回沈阳或者走营口都是关系到东北问题的战略大事,回沈阳意味着固守东北,走营口意味着放弃东北,继续西进是送死,这种战略决策不是廖这个兵团司令能决定的(19日蒋在北平召集卫,傅,杜开会讨论)。15号锦州城破,到20号晚上廖接到命令,花了5天时间,但这5天就判了他死刑。打完锦州战役,毛在打锦葫不宜太迟的情况下还建议林休整15天。但林休整了5天,19号就提出了歼灭廖的作战设想。另外说一下,我觉得长途奔袭去围歼廖,风险同样很大,一旦廖缩回沈阳,则可能前功尽弃。单凭四纵未必能挡住侯军团收复锦州,而我主力在新力屯附近,打沈阳准备不够,打锦州则士气,补给都未必好,且部队疲惫。廖他不知道毛的战略,也不知道林的想法,但他在黑山受阻后,毅然决定撤退而不是死打黑山(凭廖军团的战力,多打几天没什么问题,如果不是我军改打锦葫芦为他的话,他是有足够的时间行动的),不能不说其有相当的才华。可惜他遇到的对手太强。当然,从战后看,换个头脑单纯点的能够坚决执行任务的人去指挥援锦也许效果更好。

   31小时攻克锦州,这无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克锦之后,蒋认为林部消耗极大,已经撤退了,于是命令廖军团和葫芦岛各军南北夹击,收复锦州(蒋任命杜聿明指挥葫芦岛、锦西部队向锦州攻击。杜赴东北,结果其徐州攻略被刘等改得面目全非,等他从东北回来,中原战场也已经岌岌可危了,东北一仗可谓损失惨重)。卫依然主张固守沈阳,这在当时是很明智的。走营口是有很大风险的,走营口的时间以及国军的海运能力未必够廖撤退,而廖身边还有3个纵队在监视着他,林的主力正在兼程疾进准备消灭他。但如果退沈阳的话,一来和沈阳距离近,二来有沈阳方面的接应,此时我军将不得不开始第一次战役,将继续南下,打榆关和唐山,而这个战略前面说了,是有一定风险的。

  战术方面,31小时下锦州(四野的攻城战术尤其是四野的炮步协同作战能力值得总结,这点朱瑞功不可没),10月15日破锦,只休整了5天就开始了围歼廖的战役。廖有10万精兵,尤其是新一,新六是精锐中的精锐。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来准备,实在是太可怕了。当然,林对大规模围歼战极有心得,即使是之前不擅长的攻坚战如今也今非昔比(攻锦,塔山,黑山阻击),可见部队的战力有了如何的提高,所以今天看来比较行险的战略在林看来可能倒是极有把握的。另外林在指挥围歼廖军团时所采用的战术值得后世研究,可能有人认为完全是廖军团自己的溃败。我个人认为,可能不是那样。廖经历过缅甸之战,率部撤退极有心得。廖的新一,新六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都经历过缅甸之战,败未必乱,且廖当时是主动撤退而非战败。另外,围歼廖军团后,有部分国军将领不服,说林打仗偷偷摸摸的,有本事双方摆开架势好好打一场。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林指挥的精妙,决非廖军团自己的溃败那么简单。

   综合辽沈战役,我军以伤亡6.7万人的代价歼国军47.2万,解放全东北,战果可谓极其辉煌。其中2天全歼廖军团,用兵堪称经典。

登录后才可评论.